我算來算去,當偉人比當平民劃算。但怎樣才能成為偉人呢?有大后臺當然好辦,但不是誰都有后臺的,用什么辦法呢?暫不從理論上去探索,先看史實和先例。
劉備是蜀漢的開國皇帝,算上一個偉人。可這小子原來是個靠編席子販鞋子為生的窮漢,結果他能由最下等人變成最上等人。《三國志·先主傳》云:“先主(劉備)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他和他母親販草鞋織草席,聊以糊口,什么后臺也沒有。他如果這樣老老實實地“販履織席為業”,他一輩子很難娶到老婆。但他姓劉,他就說自己是皇帝的后代,而且活靈活現地說自己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的后代。中山靖王的墓于“文革”前后在河北省滿城發掘,劉備家涿縣距滿城還有很遠,但都在河北境內一個大地區,也還靠點譜。如果劉備生在徐州地區,他肯定會說是劉邦的后代。如果生在西安,就更好說了。如果生在延安,他會說,從長安遷過來的。聰明人編一個謊言是很容易的。他這么一說,三算兩算,皇帝還是他侄子,他成為皇叔。如果在天下太平時期,他這么胡說,肯定要被殺頭。但當時天下大亂,有人明知他在造謠,也跟著他干起來。后來皇帝知道了,也希望他能帶一批人馬保衛自己,也就認了他,喊起“皇叔”了。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何嘗不知道劉備在造謠,所以劉備去請他,他拒而不見。后來想想,與其一輩子在南陽當一個“耕夫”,不如跟他干吧,后來,諸葛亮當上了宰相,劉備當上了皇帝。全是這一謠言而致?!度龂萘x》第三十六回借曹操之口說劉備“沛郡小輩,妄稱皇叔,全無信義,所謂外君子而內小人者也”。
劉備由一個小人成為偉人,全系一謠言。但謠言必須造大,如果小謠言,比如劉備說自己是村長的叔叔,那幾天就被戳破,而身敗名裂。謠言大,野心也必須大,如果劉備只想做一個縣令(縣長),諸葛亮跟他干也只能當個小吏,他也不肯干的,關羽張飛跟他只能當個巡捕,關、張也不干的,而劉備要做皇帝,諸葛、關、張也就愿意跟他干,劉備也就成為偉人。這個本來連老婆都很難找到的混子,后來娶了一大堆老婆,連吳國君主的妹妹也送給他當小老婆。所以說,當偉人比當平民劃算。
如此看來,造大謠言,是成為偉人的一個基礎。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本來是一個老農民的兒子,他非說他母親和神龍交配而懷孕生了他,他就是神的兒子,于是也騙了很多人幫他當上了皇帝。他當上皇帝后就把幫他打天下做皇帝的功臣全殺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父母及祖父等都是貧窮的農民,而且是從江蘇徐州逃荒到了鳳陽的,但朱元璋說他母親睡夢中有一神人授丸讓她吞下懷了孕,而且生朱元璋時,“紅光滿室”,“夜數有光起”。朱元璋當上皇帝后也把幫他打天下當皇帝的功臣全殺了。
中國的開國皇帝大多是流氓,不是流氓很難當上皇帝。而且,當上皇帝后還要“繼續流氓”,否則皇帝也當不長。所以,流氓氣也是成為偉人的一個重要因素。
那么,不是皇帝的偉人也是造謠欺騙得來的嗎?我仍然不從理論上探索,因為那容易被人反駁,弄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地步。事實,還是用事實說明。
溥心畬(名儒)名列《民國偉人傳記》之九,這真是正兒八經的偉人;他是經集體討論,上級批準的偉人。溥心畬出身皇族,是地道的王孫,少時受過良好的教育,能詩、能書、能畫。在一般人心目中,他是標準的正人君子。但一個清朝的王孫,在清朝滅亡后,再想做名人、偉人,那也是十分困難的。
舊王孫的資本,他不再用,他知道新時代需要留學歐美的經歷,需要洋博士頭銜。他就說自己曾留學德國,而且留學兩次,并獲得生物學和天文學兩個博士學位。他不但在任職填表時填寫,在《自敘》《自傳》《自述》中寫,排印發表,手跡發表,而且無數次在講演中講。如《心畬學歷自述》中云:“年十八,實為遜位后二年(即癸丑年)……因德國亨利親王之介紹,游歷德國,考入柏林大學,時余年十九歲……三年畢業后,回航至青島……秋八月,再往……乘船至德國,以柏林大學畢業生之資格,入柏林研究院。在研究院三年半,畢業得博士學位……”溥心畬在香港辦個人畫展,再一次認真宣布:“十八歲從大學校門跑出來,再研習一年德文,二十七歲便帶了德國天文學及生物學博士兩個學位回國?!备鱾€媒體爭相報道。溥心畬又發表了他的手寫體自傳(影印,絕不會錯),反復聲明自己留學德國獲兩個博士學位。這就絕不是一時誤報誤傳了。因為當時在大學任教,有留學經歷和博士學位,易于找工作,易于晉升,尤為政府和民間重視。溥心畬以王孫身份獲德國雙博士,一時名聲大振。他的畫并不怎么好,全是東抄西湊,但畫以人傳,后來竟成為民國偉人。但溥心畬獲德國雙博士,卻不見他有論文發表,而且他連一句德語也不會講,連一句簡單的德文也看不懂。這引起一些同僚及晚輩懷疑。經過反復查考,原來他不但沒有留學德國,連德國都沒有去過。不但研究現代美術史的學者查出他從未去過德國,考問他連一個德文字母都不認識,后來德國研究機構及柏林大學也證明中國留學生中絕無溥心畬,溥心畬也沒有去過德國。但是為時已晚,溥心畬已經成為民國偉人,歷史書上已抹不去他的姓名。
如果溥心畬地位再高一些,不準許學者們去柏林調查,不允許發表懷疑他的文章,比如,他說自己在德國留學這幾年,在他的詩文集中卻無一詩記述。而其詩文集中記述的詩文,他這幾年恰恰在中國的青島。又采訪他的親友,都說他絕對沒有留學德國,一直在國內。如果無人懷疑,懷疑了不準講,等到當事人都死了,他的留學德國獲雙博士學位的“歷史”便成為事實。永載史冊。溥心畬造謠自己留學德國的丑聞三十年前已被揭露,在臺灣無人不知,但直至今日,“史學家”寫論文寫書提到他時仍說他留學德國,而且有第一手資料(他自己書寫的經歷)為證,更有他的檔案為證。后來學者們的考查和國外機構的證明都沒有收入檔案。
溥心畬成為民國偉人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他是1949年大陸解放后,從上海乘船偷渡去臺灣的。到了臺灣,他說毛澤東派葉劍英去上海請他出任副部長,他拒絕而逃跑。這更是天方夜譚,跟隨毛澤東南征北戰、功勛卓越的將軍和文化人都很少能當上副部長,溥心畬身無寸功,不過是一個靠賣畫為生的人,毛澤東怎么會請他當副部長,又怎么會派葉劍英去請他?毛和葉都不可能知道有其人。這真是荒唐到極點。但當時國民黨政要人員對這位“留德博士”、王孫、“正人君子”的話深信不疑,譽之為反共義士,英雄,又一次名聲大振,被列為“民國偉人”。
一個王孫,一個受過良好的傳統教育的人,一個正人君子,要成為偉人,尚且需要吹牛、欺騙、造謠,魯迅說:“中國是造謠和欺騙的聯邦國?!?/p>
所有的偉人之所以能成為偉人,皆如此,概莫能外。人的智力、能力固然有區別,但不會相差太大,智力高的人會通過吹牛、欺騙、唆使很多人為他出力、賣命或為他鼓吹,這千萬人把一個人捧起來,這個人便成為偉人。如果這千萬人都把捧他的手放下,這個“偉人”落在地下,那他就比一般人還藐小。因為他吹牛、欺騙,蒙蔽很多人,浪費很多財產,驅使很多人為他服務,甚至驅使很多人為他賣命。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本褪沁@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