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刊理由:
作為“文化”酒,楊林肥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區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吸收而成的。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又有濃厚的地域特色的楊林肥酒,其文化具有純實的風格,富有極強的凝聚力與親和力。
龍潤集團是一個集生物制藥、房地產、食品、醫院、營銷研究院為多板塊運作的跨國公司,其中國區總部位于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醫藥科技園內,占地116畝,建筑面積51000平方米,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全廠通過GMP認證,系云南省高新技術企業。充滿現代化氣息的龍潤智能大廈、國內一流的藥品生產設備、優美的辦公環境、勤奮的員工是龍潤基地的特色。
云南龍潤酒業有限公司是龍潤集團的獨資子公司,其前生是始建于1956年的云南楊林肥酒廠,于2004年10月被龍潤集團收購,是云南省酒類生產著名企業、省誠信單位,連續不間斷生產有131年。
酒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一部分,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底蘊。中國的酒文化則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文化”酒,楊林肥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區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吸收而成的。因此楊林肥酒文化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又有較濃厚的地域特色,一如楊林肥酒的醇厚和香色,楊林肥酒文化具有純實的風格,富有極強的凝聚力與親和力。
龍潤集團在運作“楊林肥酒”之初,就提出了“讓傳統結合現代,把文化融入健康”的楊林肥酒發展理念。這既是對楊林肥酒品質升華、市場拓展和品牌建設的指引,也是對楊林肥酒百年傳統和文化積淀的概括。“一百年品牌不倒”,支撐楊林肥酒發展的,是楊林肥酒作為酒所具有的精神和自生獨有的品質,以及由此形成的楊林肥酒文化和品牌個性。
百年佳釀 屢獲殊榮
1988年,獲得全國營養食品博覽會金獎。
1989年,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獎。
1992年,獲巴黎國際名優酒展評會國際銀獎。
2003年,“楊林”榮獲云南省著名商標,是云南省首屈一指的歷史酒。
2006年12月,“楊林肥酒”在“領袖云南·品牌總評榜”評選中,獲得“領袖云南·十大歷史品牌”稱號。
2006年10月,在第十三屆中國廣告節上,《楊林肥酒品牌重塑和升》獲得中國艾菲(EFFIE)獎。
2007年3月,被評為“云南十佳名酒”。
2008年3月,被評為消費者喜愛的云南食品稱號。
2009年8月,楊林肥酒被評為消費者喜愛的十佳酒。
2009年12月,獲“云南十大功勛品牌”稱號。
2010年1月,“楊林肥酒”成為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的特供酒。
2010年4月,楊林肥酒被評為“2009云南消費者最喜愛的食品品牌”,并在評選中榮獲“最具人氣獎”。
2010年6月,楊林肥酒成為CCTV移動傳媒戰略合作伙伴。
2010年8月,楊林肥酒在首屆野生菌美食節上被授予“云南十大配餐名酒”殊榮。
2011年2月,楊林肥酒系列、白酒露酒系列榮獲由中食聯盟(北京)認證中心頻發“國優酒”認證證書。
2011年5月,楊林肥酒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授予的“中華老字號”稱號,目前是云南省酒企惟一獲得的企業。
悠久的歷史,楊林肥酒文化的基石
云南的釀酒歷史久遠。在中國古籍中,最早出現“酒”字的記載云南資料,是晉代(約348-354年)成書的《華陽國志》。該書第四卷《南中志》中寫到:
“……諸葛亮乃為彝作圖譜,先畫天地、日月、君長、地府;次畫神龍,龍生彝,及牛、馬、羊;后畫部主吏乘馬幡蓋,巡行安撫;又畫夷牽牛負酒,赍金寶詣之之象,以賜彝。……”
這段記述中雖然沒有寫明云南何處產酒和產何酒,但表明云南當時已有酒。此后,在有關史籍和地方志中,也可見到有關酒的文字,在一些文人墨客的詩賦中,也漂散著酒香。如清末詩人王迥在《酒趣》中寫道:
白玉瓶裝綠液漿,好酒應留與人嘗。
幾藏楊林終自飲,猶對空瓶嗅酒香。
這里“白玉瓶”裝的“好酒”,就是楊林肥酒。楊林肥酒產于云南省嵩明縣楊林鎮。嵩明位于滇中,自西漢設縣至今,嵩明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是滇中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嵩明海拔1770.5-2840米,地處牛欄江、南盤江和盤龍江三江源地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4°C,平均降雨量933毫米,全縣水利化程度達77.6%,是滇中著名的“魚米之鄉”,是名副其實的“滇中綠洲”,交通發達便捷,縣城距省會昆明僅43公里。
楊林距嵩明縣城僅十幾公里,自古即為滇中重鎮。早在兩千多年前,秦開“五尺道”、漢拓“朱提道”通云南,就在楊林設置驛站。明清時期的楊林,東面曾有煙波浩渺的嘉麗澤。楊林向為省城東北門戶,是通京大道上的重要驛站和集鎮,也昆明通往黔桂、湖廣、滬的必經之地,驛使往來,商旅匯聚,市井繁華。楊林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山川秀美,物產豐饒,周邊的五龍山、象山不但蒼翠欲滴而且流泉飛瀑到處可見,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藥材之鄉。溫和的氣候,充沛的雨量,甘冽的泉水,充足的糧食,滿街的旅客,使楊林有了良好的釀酒條件,楊林的釀酒業自古即十分興盛,是美酒之鄉。“春來綠酒逐風意,雨過楊林滿城香。”每當秋收之后,但見“百家立灶,千村飄香”,偌大一個楊林,竟成為一個巨大的釀酒廠。
公元1880年(清光緒六年),楊林釀酒業主陳鼎設“裕寶號”釀酒作坊,依據蘭茂《滇南本草》中“水酒十八方”之“綠酒方”,傳承傳統釀酒工藝,釀出了楊林肥酒。從此,楊林肥酒便開始了其生生不息的發展歷程。
深厚的人文積淀,楊林肥酒文化的主體
楊林肥酒自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楊林肥酒的這種文化氣息,源于明朝著名醫學家、藥物學家、語言學家、詩人蘭茂。
蘭茂,字廷秀,號止庵,別號和光道人、玄壺子、洞天風月子等。生于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卒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云南嵩明縣楊林人,他的生活時代大致與七下西洋的鄭和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