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刊理由:
當眾多的商人以“盈利”為根本目來經營企業時,有這樣一個企業如狂風般平地而起,數年內固定資產躍升十余倍,卻仍能在箭步中深情回眸。這個企業在做得最好的時候,依然沒有忘記補橋修路,回報家鄉,造福社會——這就是昆明州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11年6月21日下午兩點整,隨著鞭炮鳴響、禮花綻放、彩旗飛揚,在一片歡歌笑語中,昭通市巧家縣馬樹鎮“馬書大道”開工典禮隆重拉開序幕。中共巧家縣委、縣政府對“馬書大道”的開工寄予厚望:“馬書大道”的開工不僅意味著馬樹鎮建設邁出了更新更重要的一步;也意味著馬樹文化將被發揚光大,走向世界,走向輝煌;更體現出了投資建設方昆明州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云南“兩強一堡”建設發展中抓住了極佳的機遇。
激流間謀發展
2009年是昆明州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之年,當時的固定資產就已達兩億多。來自于昆明東川的董事長鄭州榮告訴記者他是以修路起家的,在州榮集團成立后,該集團便開始采用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專業從事地產開發,礦產開發采選,承建公路橋梁等基礎工程,也從事養殖、餐飲、旅游等產業的經營開發。
在州榮集團還未成立之前,該集團的名稱是“昆明心愿工貿有限公司”,前身是國營東川拖拉機修配廠,鄭州榮是在2004年4月由中共東川區委企業工作委員會任命為廠長,當時的公司以生產拖拉機掛車、配件、化工容器、建材等為主,但在鄭州榮的科學經營下,公司開始迅猛發展壯大,隨后還兼并了東川建材廠,其氣勢如洪水般向四周揮發,讓昆明心愿工貿有限公司成為了東川一個神速崛起的新生企業,而鄭州榮也成為了東川最早創業致富的人。
不滿足僅僅只是做建材等產業的鄭州榮,開始放眼于更多的行業:2005該集團開始涉足生態養殖,總投資近800多萬元建立了養殖場,廠房設施占地60余畝,山地達600多畝,還有大片的林場、草場等基地。主要以野生動物生態養殖為主,養殖場內有肥壯的野豬、野雞、野鴨、野兔、山雞、白鳳等野生動物。隨著市場競爭的嚴峻化,為取得更高的利潤,生活消費品逐漸偏離“綠色”標準,嚴重影響人類身體健康,在這個時候,“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等成了人們在食品安全上的共同追求,而州榮集團的野生生態養殖正好了契合市場消費的現狀,從長遠看,其發展前途不可限量。
在2007年3月該集團又投資600多萬元建設了采石場,占地四十一畝,成為了東川采石業的“大佬”,號稱“東川第一破”。東川的公路、橋梁、城市基礎設施等建筑所需材料均來自這里,這樣一來,從橋梁、道路建設到采石廠、建材廠,銜接起來就形成了流水線原料供應體系。作為“東川第一破”的州榮集團名下的采石場為東川建設提供的便利可想而知,其打造的供應體系在城市化建設中不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還切實而根本地解決了打造基礎設施材料所需問題,單從這一點看,州榮集團的目光就不可謂不敏銳。
就這樣從2005年以來,在東川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州榮集團發展高潮不斷,諸多項目相繼開發,數年之間固定資產已躍升了十余倍,州榮集團正以強勢風頭迎向一個個發展高潮。
細微處顯大愛
州榮集團還有一個最為人稱道的是對公益事業的熱衷和支持。當然,這和鄭州榮本身的個人魅力和愛心是分不開的。
1995年鄭州榮到普洱市磨黑鎮施工,發現當地一條河流阻隔了兩岸村民的往來,因此孩子們要到對岸上學就不得不淌水過河,眼見孩子們過河的情景鄭州榮心中酸楚萬分。于是他心里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建橋,于是在工程竣工后一座橋便連通了兩岸。從此,兩岸的村民不必再隔岸相望,孩子們上學也不用在深水中掙扎,當地居民萬分感激鄭州榮和他的企業,還特意為他立了牌坊。
一件好事易做,一生好事又有幾人能做到?然而,鄭州榮告訴記者,只要有愛的信念,一切都有可能,于是鄭州榮的足跡開始從東川輻射開來,像一束沖向天空的煙花,砰然炸開,黑夜瞬間被點亮,色彩繽紛的焰火激動人心,暖了每一個人的心田。
2005年,州榮集團項目涉及地四川梁山彝族自治州鹽縣平川鎮海子村,由于海子河擋住了村民的出路,村民常年飽受河水之苦,當地孩子上學都需要教師淌水接送。發洪水期間,學校長時間停課,學生課程被耽誤,河水上漲村民無法渡河,生活大受影響。然而鄭州榮和其企業的到來,給村民帶來了驚喜和希望。不久后,海子河上也臥了一座橋,從此后海子村的孩子們不必心驚膽戰淌水過河,村民們也不必焦急懇盼雨水消停。
州榮集團的愛心是從細微的舉動中顯出的大愛,與出手闊綽的企業相比,雖更顯含蓄卻毫不遜色。
州榮集團歷經風雨,能在激流中穩步發展,企業精神、企業發展理念是不可輕看的要素。有州榮集團足跡的地方,都有對鄭州榮、對集團企業的贊譽之聲。
鄭州榮的光彩事業正蒸蒸日上,企業的風向標也直指陽光的彼岸,奮勇前進,必將成就似錦前程。
溫暖里念家鄉
事業有成,名利雙收,對鄭州榮來說生活已然美滿幸福,但是鄭州榮卻在溫暖里思量著別人的生活是否幸福。
第十九屆昆交會昭通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暨簽約儀式上,“馬書大道”投資方州榮集團董事長鄭州榮參加了儀式,并簽下了這個牽動著馬樹數萬人心的項目。“馬書大道”項目的開工是云南省巧家縣集鎮建設中的一件大事,在為馬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樹立了巧家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的又一塊里程碑。
2011年6月21日,由州榮集團投資的項目“馬書大道”在這一天舉行開工典禮儀式,這標志著一個嶄新的、成為馬樹名片的生態小鎮將在這里誕生。記者采訪鄭州榮時了解到,州榮集團的目標是打造一座彰顯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為主旨的新型生態集鎮。該建筑的風格整體以當地民居為參照物,局部按現代功能和需要來打造,再加入諸多彰顯現代當地民居建筑特色的元素,這種明快的處理手法能造就出大方而不失親和力的居住環境。規劃中的商住樓、步行街、移民安置居住區采用當地居民建筑風格,從傳統文化尋求回歸。建筑的精髓在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是巧奪天工的庭院,精妙絕倫的雕飾,還是虛實相生、層次錯落的空間顯現,無一不是中華人文精神的體現。
因為生態小鎮在建,設施并不完全,趕來的媒體記者在開工典禮謝幕后對此舉深表不解。談到州榮集團的投資動機,鄭州榮告訴記者:“這里是我的家鄉。我出生在東川,1969年的時候父親在文革時期入獄,母親便回到了老家巧家。我曾翻山越嶺往返于馬樹與東川,渴的時候就捧路上的水喝,餓了就刨土豆,吃蕎巴。我17歲的時候來馬樹,因為馬樹沒有我們的房,所以就住草樓(農村里的一些建筑用以圈養牲畜,下層圈養動物,上層堆放草料,俗稱草樓)。這里的水土養育了我,我回來投資只想為家鄉貢獻一點力量。曾經我喝過這里流淌的水,現在我要一股清泉流進馬樹,讓它源遠流長。”
另外在記者和鄭州榮的交流中他也道出了自己的心聲:“無論這個工程有多大的產業價值,無論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取得利潤,總之我搞了這個工程,就是要通過這個項目把這里的文化帶出去,走向世界,走向輝煌。”
觀瞻“馬書大道”項目建設,勢必帶動巧家縣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集鎮發展步伐,為整個巧家縣城鎮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也將為馬樹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
這是一個標榜馬樹經濟發展的項目,是一個代表馬樹文化的項目,更是一個代表馬樹在巧家、在昭通、在云南乃至中國形象的項目。有了這個項目,有了這個生態小鎮,馬樹便有了一張更華麗的名片。馬樹的歷史文化,人文精神,民族文化,豐富的自然資源便不會“靜默無聲”,這些精髓將不會被時間所磨滅,反之會走出馬樹,走出巧家,走出昭通,走出云南,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最終千古流芳。
展望中看“馬樹”
“馬書大道”地處兩市、兩縣,五個鄉鎮結合部,緊連昭巧二級路,是一個融商貿、休閑、旅游、人居為一體的,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生活方便、富含人文精神的居住區和有規模、有檔次、功能齊備的商業區。州榮集團投資打造這個旅游生態小鎮投資累積將達8000萬元,按照“發展新區一片,敞開沿河兩邊,保持老街特色,規范公路沿線”的思路,以“一縱三橫”的格局進行規劃建設,主要包括商住樓、大型牌坊、廣場、街心花園、步行街、河濱公園、綠化帶、路燈、人行道板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之后,展示在人們視野內的將是一個暢通、整潔、亮麗、繁榮、規模化、設施配套化的新型集鎮。項目遵循“一心、兩軸、四片”規劃,即以堂瑯彝族文化廣場為核心,將馬樹驛站、戲臺、商住樓連接起來。承接馬樹歷史文化的同時,還能豐富城市空間,樹立了馬樹市井文化載體;軸線一條以現有移民安置點到古戲臺廣場為軸心,即商業文化軸。另一條鏈接戲臺與馬樹驛站之間的休閑娛樂文化軸,一片是老街緊挨的移民安置住宅區,為保證移民更好的經濟收入,以餐飲、娛樂為主要功能,以六米寬的道路為輔,將流動客戶引入,促進移民區的經濟收入;一片由水系相互連接的高檔商業步行街區域,結合水景、綠化,充分發揮商業人文氣息;一片以馬樹驛站為中心,驛站特色尊崇當地居民建筑布局特色,圍合成為四合院,以體現傳統建筑文化精髓。一片規劃于南面的商樓住宅區。
建筑主體遵從傳統建筑風格,局部以現代化需求建設基礎設施。形成規模化的建筑體貌,內部整合馬樹深厚的歷史文化,例如斑銅、紅氈等標榜馬樹歷史文化的事物將會得以全面、系統、多層面體現。
旅游度假小鎮主要依傍馬樹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
在鄭州榮侃侃而談對這個項目的展望時,他一臉從容地說,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向他宣傳的時候他已有所動容,經過考察確實發現馬樹確實是可開發的寶地,隨后請相關技術部門評估,相關技術部門卻告訴他:“沒有投資價值。”然而現在這個項目已經開展了,不禁讓記者備感疑惑。鄭州榮向記者道出了緣由:“因為他們根本沒見過這里的精靈。這些精靈便是人們心目中神圣的大鳥,世界上惟一一種高原鶴類——黑頸鶴。”
黑頸鶴是世界上惟一一種高原鶴類,每年在青藏高原繁殖,冬季遷至南方過冬,每年4月份遷至可可西里,在高寒草甸沼澤地或湖泊河流沼澤地中活動,并選擇適應的地區進行繁殖育幼。據有關部門統計,西藏擁有中國亦是世界最大的黑頸鶴種群,估計達4000只,目前已經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易危級,一級保護動物。而每年到馬樹濕地越冬的就有數百只。這些精靈選擇馬樹為棲息地,不僅因為馬樹擁有近萬畝濕地資源,更因為黑頸鶴是人們心中神圣的大鳥,是人們的精神信仰,人們保護意識極強。
當第一群黑頸鶴發現馬樹的濕地而選擇馬樹越冬時,村民的驚喜和榮幸不言而喻,為留下這靈動之美,村民們呼吁保護不遠萬里的來客,即便這些精靈啄食村民種下的種子,村民們寧愿翻種也不去叨擾這些精靈。為保護當地自然資源,昭通市、昭陽區一直注重黑頸鶴的科學研究和棲息地保護,以此作為黑頸鶴的天然食物園。
鄭州榮給記者講述了一個他看過的感人故事:一群黑頸鶴南遷途中一只幼鳥不幸受傷而掉了隊,這時雌雄黑頸鶴便停了下來守護在幼鳥身邊不離不棄,每一天日起日落,都試圖用翅膀攙扶起受傷的幼鳥,然后飛向天空趕到南方。但是幼鳥始終沒有站起來,這時雌黑頸鶴緊緊守護在幼鳥身邊,而雄黑頸鶴卻飛走了,但很快雄黑頸鶴又飛了回來,原來它是去找食物喂妻子和孩子的,就這樣過了三天,三天后風雪從天而降,這“一家子”也生生凍死在了雪地里,鑄就了人們心中永恒的豐碑。
鄭州榮說,黑頸鶴具有這樣的精神在集體中得以體現,說明團結的力量才是勝利的武器,所以馬樹的建設他僅僅貢獻了一份力量,要謀求更大更有力的發展還需要馬樹全民的力量。鄭州榮相信,這個旅游生態小鎮的建設勢必會取得圓滿成功。
馬樹不僅占盡有利的地理位置、優越的氣候條件、寬廣的耕地,還擁有大片濕地、紅土地、林場、萬畝杜鵑、黑頸鶴、萬畝高原草場等豐富的自然資源。
在馬樹,人們可臨湖垂釣,可采食漫山杜鵑花,可集體野炊,可盡情采摘楊梅,可在端午唱起山歌跳起舞,總之一切美的所在你都可以在這里暢享,一切塵怨將在這里被洗滌。
而這一切令馬樹人引以為傲的資源、文化等美的所在,也因為州榮集團項目的開發而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將來會被更多的人所關注、傾慕。
如今,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現有的消費品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所以在資源供給上的開發利用是促進、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一大課題。這個項目將整合馬樹豐富的資源,將馬樹的文化精髓以全新集中的形式來推出和宣傳馬樹,從而奔向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并迎向輝煌。旅游生態小鎮的建設將全方位、立體化、多層面反映、體現馬樹在地理環境、資源、文化方面的優勢;在帶動馬樹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開闊馬樹人民的視野,讓先進的技術、科學文化、文明精神涌入馬樹;以促進馬樹與外界的文明交流,用“強身健體”譜寫“十二五”華麗篇章。
責任編輯:李 爽
相關鏈接
鄭州榮簡歷
鄭州榮,1955年出生于東川,大專學歷,工程師。現任昆明光彩事業理事,東川工商聯會員,法制與社會副理事長,昆明州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昆明州榮投資集團旗下有昆明心愿工貿有限公司、東川公路橋梁第一工程處、建材廠、石場、選礦廠、礦山、養殖場、房地廠開發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