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實踐中,山西省長治市農經局從議事、立項到項目完成,總結出“十步走”工作法,確保了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一步,提出擬建村級公益事業項目。籌資籌勞事項可由村委會提出,也可由1/10以上村民或者1/5以上村民代表聯名提出。
第二步,擬定籌資籌勞方案。方案包括所建項目的內容、建設資金的預算、籌資籌勞計劃、項目實施辦法和對資金使用過程監督的具體措施。
第三步,公布所提議的項目,公開征求群眾意見。對提交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審議的事項,會前村民代表逐戶征求群眾意見,并采納合理意見,修改實施方案。
第四步,表決籌資籌勞項目預案。召開村民會議,應有過半數本村18周歲以上的村民參加,或者2/3以上農戶的代表參加。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應當有代表2/3以上農戶的村民代表參加。村委會在召開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前,應做好思想發動和組織動員工作,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民主議事。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表決后形成的籌資籌勞方案,由參加會議的村民或者村民代表簽字后存檔。
第五步,上報審批項目。村委會及時將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的籌資籌勞方案一式三份報鄉(鎮)政府初審,對符合規定的,鄉(鎮)政府報縣級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復審。縣農民負擔審核批復的方案,可在村里實施。批復核準的方案由縣、鄉(鎮)、村各備1份存檔。
第六步,組織籌資籌勞。村委會張榜公布經縣級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審核通過的籌資籌勞方案中的具體事項、籌集標準,并在省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統一監制的農民負擔監督卡上登記。同時,按照登記的籌資籌勞事項、標準、數額收取資金和安排出勞,出資出勞時使用籌資籌勞專用票據。
第七步,申請獎補資金。村委會將收繳的村民籌資全額存到所在鄉(鎮)“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專戶后,向縣級財政部門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提出財政獎補申請。縣級財政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按職責分工對獎補申請審核后,匯總上報市財政和農民負擔監督部門。
第八步,撥付獎補資金。市級以上財政采取預撥付和年終清算的方式,將財政獎補資金按程序逐級撥付到縣級財政部門,由縣級人民政府統一負責管理,在縣級財政部門設立專賬,確保專款專用。財政獎補資金的發放實行集中支付和報賬制。“一事一議”項目竣工后,縣級財政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對驗收合格的項目,出具驗收報告。獎補資金5萬元以上的,經村委會申請,縣級財政部門可以按項目建設進度分期報賬,完工驗收后清算補齊;獎補資金在5萬元以下的,項目完工驗收后,經村委會申請,由縣級財政部門一次性撥付給項目籌資籌勞主體或墊資人。
第九步,跟蹤監督。農民負擔監督部門對財政獎補項目籌資籌勞要進行定期檢查,按照政策及時發現、糾正問題,并建立健全經常性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跟蹤監督制度。
第十步,歸檔管理。縣、鄉(鎮)、村三級要建立“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財政獎補資料檔案。檔案資料要包括會議記錄、村民簽字方案、獎補項目申請、籌資花名冊、以資代勞明細表等原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