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3年前,帶著對家鄉土地的熾熱情感,我辭去了鎮工商所的職務,回到家鄉馬鞍村挑起了村委主任的重擔。
剛接手的時候,我們馬鞍村面臨干群關系差、辦公條件差、經濟效益差、村容村貌差等問題,工作難度很大。如今,3年過去了,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嶄新一流的辦公大樓、親如一家的干群關系以及正在規劃的新農村建設事業,讓全體村民看到了希望。馬鞍村也相繼獲得全鎮目標考核第一名、全縣黨組織五個基本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地方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于村兩委成員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父老鄉親的信任與支持。作為村委主任,我覺得只有堅持“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這個宗旨,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目標,把群眾滿意與不滿意作為行為準則,我們就一定能在廣闊的田野中有所作為。
剛任職的3個月時間里,我跑遍了全村6個小組264戶村民的家里。在走訪的過程中,我重點關注兩個群體:一類是老黨員、老干部,他們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值得學習借鑒;另一類是五保戶、低保戶等弱勢群體,他們更需要關心和幫助。3個月的走訪,豐富了我的視野,也摸清了村里的底子,找準了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從而為制訂馬鞍村3年經濟發展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作為村委會主要負責人,我給自己定了兩個原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不搞一言堂,堅持集體協商,實行民主決策,努力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資源發包、資產處置、財務管理都是農村工作的重點和群眾關注的焦點,在這些方面,我堅持一切按政策辦、按制度辦的工作思路。3年來,我沒有在村里報銷過一分錢電話費和摩托車汽油費。本著嚴格的財務管理和厲行節約的精神,我們村建起了新辦公大樓,償還了10多萬元的舊債。
當好一名新時期合格的農村干部,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在工作中,我十分注重學習,堅持學習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培訓,不斷提升自己的政策理論和工作水平。2010年10月24日,我應邀出席了在湖南邵陽舉行的第三屆湖湘三農論壇,向大會提交了《當前農村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論文,并獲得了優秀論文獎。近兩年,我結合農村實際,相繼發表了《地權、股權——農村土地經營新思路》《三個善于在農村工作中的實踐與運用》等文章,有些觀點得到專家學者的較高評價。
有一首歌的歌詞是:“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產黨不朽的源泉。”對于我而言,只有讓馬鞍村的群眾滿意,我才能站在村莊的舞臺上。雖然累點、苦點,但換來的是馬鞍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我覺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