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11年2月,遼寧省某市五里河村黨支部書記劉凱與村辦服裝加工廠業務員兼司機阿明一起去外地洽談一筆業務。當天晚上,在與合作方共進晚餐期間,阿明代劉凱喝了大半杯酒。飯后,劉凱家人打來電話,讓他馬上回家。
見夜色陰沉,還起了大霧,阿明便與劉凱商量,能否明天早晨回去。在家人的催促下,劉凱強迫阿明開車回去。當車行至102國道黑山屯村口時,因受迎面而來車輛燈光的影響,加上車速過快、霧大,阿明將路邊一位騎自行車的中年人撞傷,傷者經搶救無效死亡。經交警部門責任事故認定,阿明負完全責任。因為該車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因此保險公司只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相應的費用,余下的損害賠償均由村委會承擔。
按照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標準,阿明構成了交通肇事罪,劉凱構成交通肇事罪共犯。此案經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阿明、劉凱分別被人民法院判處2年、1年有期徒刑,緩期3年、2年執行。
檢察官點評
《刑法》第133條規定,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其立案分為4種情形:一是肇事者負完全責任或主要責任情況下,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30萬元以上并無力賠償的,構成交通肇事罪。二是肇事者負完全責任與主要責任情況下,重傷1人,但具有酒后、吸毒后駕車,無駕駛資格,明知車況不良而駕駛,駕駛無牌證或報廢車輛,嚴重超載,肇事后逃逸等6種情形的,構成交通肇事罪。三是肇事者負同等責任情況下,死亡3人以上,構成交通肇事罪。四是肇事者負次要責任或者無責任情況下,不構成交通肇事犯罪。本案中,阿明是酒后駕車,并致1人死亡,因此構成交通肇事罪。
劉凱非駕駛人員,為何也構成交通肇事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定: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示、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論處。同時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強制性規定禁止酒后駕車。本案中,劉凱無視法律規定,明知阿明飲酒且不想當晚行車的情況下,強令其酒后駕駛,最終導致發生1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因此,除阿明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承擔交通肇事犯罪責任,劉凱的行為同樣構成交通肇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