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來,星期戲曲廣播會在堅守戲曲陣地、傳播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見證著眾多戲曲人的成長。一代一代的戲曲名家與星戲會因此有了各式各樣的緣分。
星戲會800期慶典上,李薔華和關棟天這對母子的出現成為當天的高潮。而說起與星戲會的情緣,李薔華說:“星期戲曲廣播會我們一開始就來參加的,從第一期節目開始,到200期的時候舉辦了大的活動,把全國好多藝術家都請來。那次我記得人特別多,都是大師級的,漢劇的陳伯華、京劇張君秋、還有越劇的袁雪芬……那次我們俞老和張君秋演的是《販馬記#8226;寫狀》。一轉眼800期了,我多高興??!節目辦得挺火。今后只要我的精力允許,只要我在上海,一定要爭取多參與,多給上海的戲迷們演唱。”
關棟天是上海極具人氣的京劇老生,從初到上海至今,算來已有26年時間,與星戲會的歷程基本同步?;貞浧鹋c星戲會的情緣,他也頗多感慨:自己從小荷才露尖尖角時起就受到了上海戲迷的關照,才得以成長、成熟?!靶菓驎淖畛跻话倨诘浆F在的八百期我都有幸參加了,希望星戲會越辦越好,使我們專業的演員、業余戲迷朋友們能在這個平臺上進行交流學習。我很希望星戲會900期、1000期時自己還能來參加,能看到更多的名家,并能在這樣的機會下給大家再獻上一段。”
上海本土院團的幾代演員都與星戲會有著不解之緣——現在已經退出舞臺的老藝術家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曾多次登上星戲會的舞臺,甚至以星戲會為平臺舉辦過個人專場。而目前活躍在舞臺上的演員,往往從出道伊始,就在星戲會的各項活動中亮相,無數“小花”成長為“新秀”,又從“新秀”成長為今天各院團的中堅力量與領軍人物。上?;磩F副團長的梁偉平、上海越劇院副院長錢惠麗等,都是星戲會的多年老友,他們不僅時常接受星戲會的邀請粉墨登場,還率領整個劇團鼎立支持“星戲會”的日常演出。本次星戲會800期慶典的舞美、燈光等幕后工作就獲得了上海越劇院的全程支持。
梁偉平每次說起星戲會都是感慨萬千:“星戲會伴隨著我的成長過程。進上海之后,我首次登臺演出就是在星期戲曲廣播會。對詞我記憶猶新,當時劇場爆滿,要進去要出來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那時戲曲非常紅火,我也非常向往那個年代?!?/p>
有關梁偉平在星戲會當天“喜得貴子”的故事,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星戲會200期時,我從醫院匆匆趕回劇場參加直播,那天和筱文艷老師表演《愛情的審判》。在后臺很興奮地告訴她夫人生了八斤六兩的大胖小子,主持人曹可凡正巧聽到,當場將這個消息作為現場花絮,向全市的觀眾聽眾傳達了。觀眾先是愣了一秒鐘,緊接著大笑,笑聲之后就是全場的掌聲?!?/p>
星戲會恢復直播的四年,梁偉平可以說是最好的見證人,他見證了星戲會運作的甘苦和艱辛。尤其是每逢邀請外地劇團進上海,為降低運輸成本,電臺會就近向上?;磩F借用音響字幕設備一事。梁偉平說,“看到800期你就肅然起敬,這其中包含了電臺多少編輯對民族文化、對地方戲曲的堅持。在上海所有主題性的欄目中,超過800期的不多,可能就獨此一家?,F在戲曲沒有過去那樣紅火,所以特別要感謝電臺的堅持,和他們對民族文化、對地方戲曲的關心。”
為了更好地體現劇種間的合作,在星戲會800期慶典上,梁偉平與揚劇名家徐秀芳表演了一段淮揚合作的《梁祝#8226;十八相送》。他說,“進到后臺我就特別興奮,裴艷玲老師來了,還有漢劇、川劇……非常有感觸。現在這樣戲曲交流的機會真是太少了。這是演員相互學習的平臺,電臺做了功德無量的事情,這樣的活動真的應該多辦。”
老朋友不少,新客人也是不斷。世界三大古老的劇社之一、西安易俗社社長惠敏莉是第一次來上海演出,她說:“參加‘世博會#8226;戲博會’的演出,能和祖國大江南北優秀的表演藝術家匯聚在一起,又恰逢‘星戲會’800期的盛大慶典,非常興奮?!碑斈晡靼惨姿咨缭鴶y代表劇目《三滴血》來上海、杭州、蘇州演出,這次惠敏莉又將秦腔膾炙人口的《三滴血》中的代表唱段帶到上海,同時還帶來了陜西流行的兩個劇種——梅戶、碗碗腔,一并展示給了上海觀眾。“以前我曾經在西安的易俗大劇院看過上海的名家錢惠麗、單仰萍主演的《紅樓夢》,還有《梅龍鎮》等劇目,也得到我們當地觀眾的高度贊譽。碗碗腔在陜西就像是上海的越劇一樣,非常委婉、纏綿、細膩,特別能表達女聲聲腔的特色。我覺得陜西和上海有著非常好的優勢互補的空間,學習上海劇種的細膩美麗,彌補大秦之腔的粗獷之風。我希望能把陽剛之美、陰柔之美兩者有機結合,令他們美輪美奐?!?/p>
為了參加這次戲博會,惠敏莉還專門去世博會看了看。她認為,對于演員來說,肩上的責任就是傳播、普及、發揚光大,讓更多全國各地的觀眾了解中華民族的這朵藝術奇葩。她說,“這是國粹,讓我們更加珍惜中華民族獨有的劇種。中國人應該愛國愛戲愛家園,希望觀眾能支持戲曲事業,支持戲曲人。也非常感謝“星戲會”把全國各地的戲曲精粹集中在一起,爭取更廣大觀眾的厚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