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張地說,話劇《貓貓球減肥日志》讓人看得從頭笑到尾,走出劇場后的感覺就像剛剛蒸完桑拿——一身輕松。這是一部青春爆笑喜劇,它大膽地以“熱點大拼貼”的方式成功地抓住了觀眾的眼球,而有意思的是,這些熱點又無一不起源于網絡媒體。
熱點一:網絡原創小說。《貓貓球減肥日志》原是起點中文網上的一部近30萬字的都市言情小說,講述了一個身材肥胖的女孩子的情感經歷。小說點擊率曾在“起點”排行榜上名列前十,其受歡迎程度為同名話劇的人氣打下了基礎。熱點二:達人秀紅星蔡岫勃。在2010年的中國達人秀上,胖女孩蔡岫勃脫穎而出,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不僅因為她嘹亮高亢的嗓音,更因為她的形象和驚人的舉動。制作方邀請蔡岫勃本色出演貓貓球一角,為演出增添了一份人氣賣點。熱點三:網絡流行元素。在整個演出過程中,川話版《讓子彈飛》、神曲《忐忑》、網絡游戲《憤怒的小鳥》和《食人魚》等各種當下在網絡所流行的事物掀起的高潮真可謂此起彼伏,讓臺下觀眾爆笑不斷,自始至終充滿了創作者和觀眾的互動,也充滿了溫情和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劇中的貓貓球并非天生胖者。初中的時候,她暗戀一位男生,為了幫他集齊收藏卡,她吃了100包干脆面,于是變成了一個圓球,并且再也沒有癟回去。高中的時候,她暗戀另一位男生,可是那位男生嫌棄她的身材,跟著她的好友跑了。大學畢業后,貓貓球開始找工作,可總是處處碰壁,都是因為她太胖。直到她遇見同類身材的程米高,一直生活在自卑中的貓貓球的生活才由此出現了亮點。貓貓球決定參加達人秀來展現自己的風采,于是“甩高跟鞋”的經典一幕重現舞臺……
電影片段式的表現手法是該劇一大特色,整出戲竟有四十幾場,就如同幻燈片播放似地令人眼花繚亂。但是奇怪的是當你看了半場后,就會發現所有拼貼的情節真可謂相得益彰。雖然該劇主角是貓貓球,然而重頭戲卻都落在其他演員身上,由此也可看出主創的一番良苦用心——因為編劇管燕草考慮到女主角蔡蔡不是資深演員,于是用了借力的手法巧妙彌補。同時她還煞費苦心,除了主角的個性形象遵循原小說中的情節外,如今舞臺上呈現的幾乎都是重新創造的。
這部由起點中文網、映酷文化傳播公司和現代人劇社整合資源共同打造而成的作品,可以說不論在制作還是在演出效果上都表現不俗。三方的負責人表示,他們將準備再合作推出一系列作品來推動原創話劇的發展。雖說網絡的力量不言而喻,通過網絡資源拓展戲劇創作的新模式更令人期待。不過,網絡改編作品的生命力是否能得以持久還是取決于作品本身的力度。因為,不論是對創作者還是對觀眾來說,網絡改編作品的意義不僅僅是過把癮就行,大家最終渴望的還是它能在人們心里留下痕跡,真正能為話劇的原創提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