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公共工程建設的加速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的各種違法違規問題也不斷凸顯,甚至引發不同程度的經濟犯罪問題。同時,歷史遺留的各種質量、安全、環保、經濟、腐敗等問題也是擺在各級政府部門面前的“硬骨頭”。作為具有經濟監督職能的審計機關,如何通過加強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審計和審計調查來揭示和查處工程建設領域中的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線索,深挖工程質量問題和安全事故背后的腐敗問題,從而揭示和反映工程建設領域存在的普遍性和制度性問題,從體制、制度層面提出建議,促進公共工程建設有序、健康、高效地發展,這值得每一個審計人員深思。下面,筆者結合長期在審計一線的實踐和思考,談幾點不成熟的認識,目的在于拋磚引玉。
一、新形勢下工程建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規劃浪費問題。審計發現,有些地方的城鄉規劃未能按法定程序編制,甚至違反法定權限和程序擅自批準城鄉規劃或修改已經批準的城鄉規劃。有些建設單位擅自改變用地性質,違規調整房地產開發的容積率指標等。規劃的浪費不僅造成公共建筑及其他公共設施壽命的縮短、國有巨額資產的損失以及引發的社會矛盾,而且政府部門的公信力也會不斷下降。
二是能源消耗問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建筑能源消耗異常驚人: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間接消耗的能源已經占到全社會總能耗的46.7%。我國現有建筑中95%達不到節能標準,新增建筑中節能不達標的超過八成,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3倍,對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負擔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在實際審計中也發現,建設中將在土地資源利用率低、水污染嚴重、建筑耗材高等問題。
三是違規招投標、質量安全問題。審計發現,部分建設單位存在違規轉包或分包以及分包工程被再次違規分包或者轉包的問題,有些建設項目甚至存在重大設計缺陷和施工質量問題。有些建設單位為節省建設成本,擅自改變施工方法,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
四是環境破壞問題。審計發現,不少城鄉規劃和工程建設項目未能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有些工程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環保措施“不科學、走過場、實效差”等問題,有的甚至根本沒有環境保護措施。
五是物資采購、資金管理問題。審計發現,部分建設單位和承包單位在物資采購環節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冒真、串換掉包等問題,缺乏嚴格的檢驗、檢測程序,有的甚至以采購設備、材料為名,收受回扣和變相挪用、侵占建設資金問題。在資金管理方面,有些建設項目資金來源不合規,有的缺乏嚴格的資金和概預算管理制度,有的存在轉移、挪用、侵占建設資金問題,以及通過虛報、冒領、關聯交易等手段騙取、套取工程建設資金,形成“小金庫”甚至私分固有資產等問題。
二、找準著力點,加大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的監督力度
(一)著力加強工程建設項目投資決策環節的監督力度。著重審查項目決策程序是否合規,建設規模和標準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國家中長期規劃,有無違反國家產業政策和環境保護政策,是否存在投資建設高污染、高能耗和低效益項目,有無嚴重重復建設問題,有無違反基本建設程序,未批先建、違規審批以及違反決策程序或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等問題,促進工程建設項目決策科學、規劃合理和審批公開透明。
(二)著力加強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環節的監督力度。著重審查城鄉規劃是否按照法定程序編制,是否存在違反法定權限和程序擅自批準城鄉規劃或修改已經批準的城鄉規劃,有無擅自改變用地性質,是否存在違規調整房地產開發的容積率指標,城鄉規劃和工程建設項目是否嚴格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工程建設過程中是否采取了必要的環境保護措施,促進規范城鄉規劃,加強環境保護。
(三)著力加強國家土地政策和礦產資源保護政策環節的監督力度。著重審查是否存在超出國家批準范圍征用土地,有無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或閑置棄荒,是否存在過度占用土地,有無強拆占地、損害群眾利益、破壞社會和諧等問題;審查征地拆遷資金的管理、使用是否合規,有無挪用、截留、克扣拆遷資金的問題,土地出讓金和礦產權出讓費等規費是否按照國家規定征收、管理和使用;揭露和查處違規征地、非法批地以及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全面加強對土地和礦產資源管理、節約集約用地政策措施的執行情況及其效果的監督,從而推動落實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促進建立健全規范的土地、礦產權等要素市場,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四)著力加強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的環節監督力度。著重審查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和建立是否按照規定進行招標,有無通過化整為零或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投標,或以不合理條件限制或排擠潛在投標人,招投標程序是否依法、合規,評標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存在預先內定中標人、“暗箱”操作等問題;是否存在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借用他人名義承攬工程或出賣資質,規避招標、虛假招標、圍標串標和評標不公等突出問題,促進招投標活動公平、公開、公正。
(五)著力加強工程建設實施和質量管理環節的監督力度。著重審查是否存在違規轉包或分包以及分包工程被再次違規分包或者轉包的問題,尤其要關注層層轉包中的利益分配,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工程質量問題;審查建設項目是否存在重大設計缺陷和施工質量問題,重大安全質量問題及其原因是否查清,責任是否明確,是否得到及時處理,處理方式是否符合規范規定和合同約定;承包單位是否設立了職責明確的項目管理機構,是否建立并嚴格執行工程管理規章制度,是否嚴格按照批準的設計施工,施工工藝是否安全可靠,有無擅自改變施工方法,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重大問題;監理單位和人員是否按照工程監理規范和合同約定,嚴格履行監理職責,促進加強工程建設實施和工程質量管理。
(六)著力加強物資采購和管理使用環節的監督力度。著重審查建設單位和承包單位是否按照國家規定程序采購工程建設材料和設備,有無通過關聯單位層層加價或其他形式侵占建設資金的問題;設備安裝前、主要材料使用前,是否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程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有無以次充好、以假冒真、串換掉包等問題;采購的設備數量、規格、型號以及主要材料質量是否符合原設計要求;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是否存在以采購設備、材料為名,收受回扣和變相挪用、侵占建設資金問題。
(七)著力加強資合管理和投資控制環節的監督力度。著重審查政府投資和國有資金投資項目的資金來源是否違規,并按投資計劃及時、足額到位,政府承諾的配套資金是否到位;建設單位是否建立了嚴格的資金和概預算管理制度,是否存在轉移、挪用、侵占建設資金問題,以及通過虛報、冒領、關聯交易等手段騙取、套取工程建設資金,形成“小金庫”甚至私分國有資產等問題。
(八)著力加強揭示和查處違法違紀案件線索環節的監督力度。著重審查并揭露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插手干預城鄉規劃審批、招標投標、土地審批和出讓謀取私利甚至索賄受賄等重大違法違紀案件線索,堅決遏制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勢頭。根據項目審計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移送案件線索,在實際工作中審計要主動與紀檢、監察等部門的案件線索移送、協查和信息共享,發揮監督合力。
(作者單位:瑞金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