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全成本核算是醫院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和手段,就是把醫療機構在一定的時期內向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發生的所有費用加以記錄、匯集、分配,計算出醫療服務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繼而對資源的利用、綜合效益、成本指標作出正確的評價。醫院實行全成本核算,是當前醫療市場競爭的要求,是價值規律的要求,也是深化醫院財務制度改革的需要。醫院應該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增收節支,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務。由此,醫院管理應側重于醫院內部的組織和安排,在一定的經營條件下,醫院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勞動效率,成為單位全成本核算問題的關鍵。
一、醫院全成本核算的對象和方法
醫院服務成本核算多為全成本核算,包括醫療服務過程中發生的全部成本耗費。每單位成本不僅包括與服務量變動相一致的變動成本,還要分擔與之無關的固定成本。全部成本耗費又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指可以直接計入醫療支出的成本費用,包括醫療科室開支的工資、福利費、公務費、低值易耗品、衛生材料、藥品費、業務費、修繕費、購置費和其他費用。間接成本:指不能直接計入醫療支出的成本費用,包括醫院行政管理部門和后勤部門發生的各項支出,以及職工教育費、咨詢訴訟費,壞賬準備、科研費、報刊雜志費、無形資產的攤銷、銀行手續費等。間接成本費用按醫療科室和人員數,面積數等比例進行分攤,并按支出明細項目逐項進行分配。
(一)直接成本費用分配辦法。
工資(每日費用)=(月平均工資/月工作日)×實際工作日數
職工福利費(每日費用)=(月平均職工福利費/月工作日)×實際工作日數
公務費:包括水(根據實際消耗,對各種服務項目用水量比例進行估算,按比例分攤。)、電(動力用電和照明用電,有計量的按實際消耗分攤;無計量的根據各服務項目的用電比例進行分攤。)等。
低值易耗品:醫療業務所用的低值易耗品和雜項費用,凡能直接計入醫療項目的,按實際支出數分攤;不能直接計入的,按各醫療服務項目工作人員占全院職工總數比例分攤。
(二)間接成本費用分攤辦法。
輔助科室費用:包括供應室、洗衣房、鍋爐房、圖書室、司機班,變電室等部門發生的費用,這些輔助部門的水、電等消耗,有計量表的按實際發生數計算;無計量表的按一定比例計算。管理費用:包括院長室、書記室、工會及各職能科室所發生的費用。以上間接費用的分攤公式:
某類應分攤的間接費用=計算期內間接費用額×該類間接費用的分配率
間接費用分配率=某類(間接費用)發生部門人數/醫療、護理、藥劑部門人數之和×100%
二、加強醫院全成本管理的對策
按照醫院管理工作的要求,開展醫院科室全成本核算前應完成的工作:
(一)提高成本核算意識,從領導到每個醫護人員及職工都要明確自己的成本責任,使其提高成本意識,把搞好成本管理,把不斷降低成本變成大家的自覺行動,從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核算制度,建立成本核算組織,規范核算單位的收入、費用項目和收支范圍,健全責任成本和會計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標體系,開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評價工作。
(二)要重新核實賬務,完善庫房計算機管理新系統,在財務軟件中建立各科室輔助核算賬,解決全成本核算工作中科室核算時用手工查找,拆分數據繁瑣和缺乏準確性這個問題。
(三)對各核算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包括資產清查、產權登記、價值確認和資產核實等內容。這方面數據的采集有賴于完善的計算機管理系統,為實現全成本核算提供資產情況。
(四)醫院要調節與控制科室成本,通過定編定崗,嚴格控制計劃外用工,節省工資、福利費支出,必須有較完善的各種費用的各類開支標準、審批制度,實行財務嚴格審批,有效地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同時,要有各種物品的領發、核算制度,實行材料物資集中采購供應,降低采購成本。通過各種醫用衛生材料實行消耗定額來控制醫用衛生材料和成本費用的增長;通過預算制度限定各科的業務費用、辦公費用的增長;對科室的部分費用實際經費包干,使科室的一些可控費用的消耗得到控制。鼓勵行政工勤人員增收節支,降低成本。
綜上所述,現代醫院實行全成本核算是醫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醫療服務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的必然結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衛生事業的改革政策,市場競爭的挑戰和機遇,醫院能否運用科學的管理理論和方法,提高醫院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已是醫院在市場競爭中成敗的關鍵。全成本核算作為企業經濟管理的一種有效手段,如何將其成功的運用在醫療管理中,是醫院所面臨的研究問題,也是本文論述所說明的主要意義。
(作者單位:南昌市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