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而逐年增長,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因管理上的疏忽及主觀上小團體的利益驅動,導致了部分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發生。筆者通過多年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總結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流失的幾種主要方式:
1.違規處置國有資產。
一是低價變賣國有資產。個別單位以小車修理費高及耗油等原因,未經國有資產部門審核,將未達到報廢年限的小車低價出售給相關單位和個人。此外,審計也發現,其他一些固定資產也因種種原因,出現同樣情況;二是將單位用途不大的固定資產,隨意贈送給相關單位,如:我們在某行政單位審計中,發現其將一臺10萬元余元的閑置設備,未經國有資產批準,隨意贈送給相關單位。
2.國有資產賬實不符。
一是個別單位部分國有資產劃給下屬單位使用。審計發現,某事業單位與下屬公司國有資產理順不清,部分國有資產有賬無物,多年來,上百萬資產無償劃給下屬企業所有,賬面未見國有資產租賃收益,該單位理由是支持企業改制所為;二是部分自行購置的國有資產未納入固定資產賬管理,形成賬外資產,大大增加了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審計發現,一些單位將購置的國有資產未納入財務管理及未建立固定資產卡片;三是無償贈送國有資產。審計發現,個別單位將購置的小車等國有資產無償贈送給有利益關系的單位和部門,但財務賬面未作處理,造成國有資產有賬無物。
3.將房屋等國有資產無償租賃給相關單位。
一是個別單位與原下屬公司未完全政企脫鉤,始終保持“明脫暗掛”關系。審計中發現某行政單位與下屬企業“明脫暗掛”,將房屋無償租賃給原下屬公司,原下屬公司則列支部分應由該行政單位承擔的臨時工工資等費用;二是個別單位將食堂、招待所等無償承包給個人,單位則在食堂、招待所列支部分招待費,以沖抵房屋租金。
4.個人占用國有資產。
審計發現,部分單位因固定資產管理不善,公車私用的情況隨有發生,部分電腦、照相機等辦公用品也常為私人占用。
針對以上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1.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對財產物資采購、驗收、領用和保管要建立健全嚴密、有效的管理制度,用嚴格的制度來約束人、管理人。
2.嚴格按照財務制度來進行固定資產賬務處理,無論是自行購置的財物或是受贈的固定資產,一律按固定資產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國有資產部門批準,不得隨意處置及轉借國有資產,對于已交付使用但未進行工程決算的新增固定資產,應按財務制度規定預估入賬。
3.保管和使用人調離單位時,應及時辦理固定資產交接手續,任何人不得自行處置、挪作私用國有資產。
4.嚴格按照國家政企分開的有關規定,行政事業單位應理順與下屬單位及已脫鉤公司的關系,避免已脫鉤單位仍然依附于原主管單位而生存,確保國有資產真實、有效。
5.優化資源配置,避免國有資產重復購置。應在確保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按照厲行節約的原則,優化資源配置,避免重復購置固定資產而造成國有資產管理上的漏洞。杜絕超標準、超編制購置小車和公車私用的情況發生。(作者單位:新余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