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魚”的典故,出于《后漢書·羊續傳》:“府丞嘗獻共生魚,續受而懸于庭;丞后又進之,續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這是說東漢的南陽太守羊續,一次有下屬給他送生魚,他收下后懸于院中,后來此人又來送魚,他便把上次掛的魚給這個人看,叫他再也不要送來。從此“清身太守舊懸魚”便成為官吏廉潔的美談。古人尚且能如此,而身處現在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的我們不更要以身作則嗎?
縱觀現在許多貪官受賄索賄,最終落馬的歷程,筆者認為當前反腐倡廉建設,除了完善監督機制、法律法規以及工作制度外,更重要的是加強對人的品質的培養教育,正如蘇軾《范增論》中所言:“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營造一個廣泛的自覺反腐敗的氛圍,才能從源頭上堵截腐敗行為。反腐從人人做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自覺守好自己門前的那口“井”,當你高高在上,手中握有一定權力或面對金錢時,你要常常想起朱元璋的“水井哲學”,不貪“井”外之利,守住家門口能保你一家平安過日子的“井底之泉”。
在當今社會不懂或忘了“懸魚”之喻的人,并不在少數。他們有的受從眾思想的支配,“受賄思想人人有,大家都有不為丑”,于是就產生了“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不撈白不撈,白撈誰不撈”等論調,大量接受別人的賄賂,從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有的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沉溺于物質享受,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結果導致了一些腐敗現象的滋長和蔓延。
因此,在當前大力提倡廉潔奉公,迫切需要我們學習古人“懸魚”的精神。切實加強對人的品質的培養教育,加強自我修養、提高自我戒備、嚴格自我要求、達到自我完善,努力做到:一是常想立身之本,既要有本事,還要守本分。本分,是做人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水準。二是常修為官之德,既要掌好權,還要用好權。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永保共產黨員先進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的宗旨,也是廉潔從政的核心。廣大黨員干部從政的崗位雖然不同,但職為民守、貴為民盡、利為民謀、益為民求、業為民興、績為民創的道德要求卻是共同的;心中所想,手中所為,應該是人民群眾的利益。任何與人民利益相違背的東西,都是共產黨員應該摒棄的。因此,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國家公職人員,必須深懷愛民之心,把群眾的冷暖時刻掛在心上,堅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努力為群眾辦實事。三是加強修身修德學習,提高思想境界。學習是以德從政的基礎。有言道:是非明于學習,名節源于黨性,腐敗止于正氣。只有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才能不斷武裝思想頭腦,增強黨性修養,樹立浩然正氣。因此,每個黨員干部都應該自覺把學習視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思想境界,做到刻苦學習,孜孜不倦,學而不怠,學有所獲。在學習中,要緊密聯系思想實際,不斷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用科學理論凈化思想、陶冶情操、純潔靈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基礎。四是常思貪欲之害,既要會干事,還要不出事。五是常懷律己之心,既要重大節,還要慎小節。堅持黨的各項廉政紀律,時刻牢記不越界。各種各樣貪污受賄份子被繩之以黨紀國法的事實告訴我們:在社會主義中國,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一個黨員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只要違法亂紀,終究逃不脫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以身試法者必亡。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積極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既用憲法和法律約束自己,也用黨章和黨的紀律規范自己,以實際行動帶動黨風和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特別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耐得住艱苦,管得住小節,擋得住誘惑,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
常思洪水肆虐之害,方能筑牢堤壩。常思貪欲之害,才能筑起思想防線。一定要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面對社會生活中種種誘惑,心不為其所動,志不為其所喪。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比任何非法所得都讓人快樂。總之,只要我們弘揚“懸魚”拒禮的正氣,抵制“糖衣炮彈”的誘惑,堅決反腐倡廉,筑牢拒腐防變的長城,認認真真做事。堅持立黨為公,才能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得好、用得正,才能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作者單位:吉安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