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碳經濟不僅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也是價值觀念、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商業作為鏈接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紐帶,在低碳時代中作用將逐步提升。文章從歷史角度對商業角色做了回顧,對低碳時代商業角色轉變的必然,新角色幾種表現進行了闡述。進而,從商業企業自身素質、商業網點科學布局和政府支持引導方面探討了商業低碳轉變的保障條件。
[關鍵詞]低碳經濟; 商業角色; 轉變
[中圖分類號] F71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673-0461(2011)03-0043-03
一、引言
隨著經濟規模和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經濟發展和生活中產生CO2濃度持續升高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環境,環境保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低碳經濟發展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逐步成為主流,人類由此而進入了低碳經濟時代。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低碳經濟”已不僅僅是一個口號,也不是一個概念,而是已經走向現實,給人們帶來的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價值觀念、發展模式、消費方式、生活方式的變革。商業作為國民經濟中重要組成部分,必然在低碳時代中扮演重要角色。商業是以貨幣為媒介進行交換從而實現商品的流通的經濟活動行業,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商業是指專門從事商品交換活動的營利性事業;廣義的商業是指所有以營利為目的的事業。在西方把商業等同于交易,認為商業包括所有的交易形式——批發業、零售業、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以及為進行交易而實行的一切服務業,如銀行業、儲運業等。本文從狹義商業角度出發,探討商業在低碳時代的角色轉變。
二、商業作用的認識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對商業經濟地位認識褒貶不一,產生不同經濟理論。法國政治經濟學家薩伊認為,商品交易,不過是以物換物,貨幣只是其中的媒介,在瞬間起作用,它的惟一用途,就是購買商品,人們不會把它儲藏起來,也就是供給能自行創造需求,兩者是恒等的,不會出現生產過剩,這就是所謂的“薩伊定律”,隱含著商業存在作用不大。馬克思認為生產處于支配地位,交換受生產決定,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系,生產是主導,交換服從于生產,不創造價值。在我國,從古代到近代,商業一致得不到應有重視,產生農業為本,工商為末經濟思想,這與我國農業社會特點直接相關。然而,重商學派認為貨幣是衡量財富的惟一標準,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金銀,要得到這種財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農業、商業和制造業,大力發展對外貿易,首次肯定商業在社會中的地位。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程度加深,商業在市場經濟地位越來越重要。商業在國民經濟中主要起著銜接和協調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作用:①商業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緩沖者和協調者,生產者與消費者因信息溝通不暢,無法實現生產與消費同步性,無法在價格上達成一致,需要商業協調;②商業在市場經濟中扮演著創造的需求和反饋于生產兩重角色;③商業出現節約了消費者的時間、金錢成本。
隨著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產品生產方式和人們生活方式都將由此發生巨大的變化,新的環境政策和社會責任也會從各個方面對商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把握好機遇可以促進其快速發展。低碳經濟的推廣,按照產品的生產與消費環節,可分為源頭型、過程型、產出型、消費型以及優化型五種發展模式[1]。商業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鏈接者,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是義不容辭,角色必將轉變。
三、低碳時代下商業角色轉變
(一)商業低碳化轉變的必然
最近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一份全國零售企業耗電量調查報告可知,家電賣場、便利店、超市、大型超市和百貨店等五類零售業全國全年耗電量超過300多億千瓦時,其中以百貨店和大型超市為主,在大型超市中,冷凍冷藏、空調與照明占了總耗電量的近80%。據測算大型超市每實現100元銷售額耗電1.77度,如果按平均每度電0.9元計算,折合電費1.59元,零售業是一個微利行業,目前行業平均利潤率只有5%~10%,而電費支出普遍超出了1.5%。與外資零售企業相比,國內本土大型零售企業對門店的節能設施雖然也加大了投入,但一般均是節能節水等若干分散的單項措施,缺乏系統性和綜合節能意識[2]。隨著國家對能源價格提高,國內商業企業面臨內在經營成本上升,外在外資商業企業低碳化經營的雙重壓力下,國內商業企業走低碳化道路是其惟一選擇。
(二)商業在低碳時代新角色
低碳商業經營不僅節約經營成本,也是塑造行業社會新形象必然要求,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3]。除了自身低碳化經營以外,商業企業更要發揮其中介作用,實現商業角色轉變,為生產者和消費者降低碳足跡,在低碳經濟時代中發揮更大作用。
1. 低碳消費引導者,低碳產品推薦者
夏堃堡認為低碳經濟主要是兩重含義:一種是低碳生產,一種是低碳消費[4]。低碳消費是一種基于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態化消費方式,其實質是以“低碳”為導向的一種共生型消費,實現代際公平與代內公平,均衡物質消費、精神消費和生態消費,使人類消費行為與消費結構更加科學化。表現形式是一種不追求奢侈、不貪圖數量、理性而收斂的消費方式,拋棄使用一次性用品,戒除炫耀消費、奢侈消費等消費陋習。有學者把低碳消費方式定義為五個方面:恒溫消費、經濟消費、安全消費、可持續消費和新領域消費[5]。由于多種原因共同作用下,我國居民的非理性消費卻隨著商品的不斷豐富而持續擴張,違背了基本國情,違背了國人傳統的消費觀。具體表現在: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節約水、電、天然氣等資源,個人消費貪大求洋,餐館就餐食物大量剩余,高檔消費品功能浪費,暴富階層炫富和斗富比賽持續升溫,據統計2009年高端進口車銷售量增幅50%,青年人中“月光族”、“負翁族”逐步增多。如何引導居民低碳消費,一般采用兩種辦法是:一是全面開展消費教育,重建低碳消費文化;二是積極進行政策引導,強化居民低碳消費意識[6]。這兩點固然重要,但對實際選擇商品消費幫助不大,人們可能還會選擇非理性商品消費。居民非理性消費有多重原因,其中有兩點是主要:一是對消費商品不了解產生選擇失誤;二是生產廠商為了自己商品銷售,搶占市場,常常對顧客進行誤導性和引誘性消費廣告,夸大一些不適用功能,使消費者進行高碳消費。商業由于自身特點,能夠幫助消費者克服這些困難。商業企業通常經營商品多年,對產品特點與功能有一定了解,在顧客選擇時可以按其實際需求,指導其購買合適商品。
低碳時代低碳商品將大量出現,由于低碳商品是新事物,社會對此可能因不了解,導致低碳商品普及緩慢。推動低碳商品使用的前提是商業企業首先對此認可,否則難以展示在消費者面前。只有商業企業接受低碳商品,愿意銷售,通過一些列促銷活動,能夠快速促進低碳產品進入尋常百姓家。
2. 摒棄傳統營銷,走向低碳營銷
商業企業要摒棄以往單純刺激消費、鼓勵消費的傳統促銷形式,應該以“消費者教育”重新整合促銷組合[7]。所謂“消費者教育”是指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以傳播消費知識、傳授消費經驗,培養消費技能、倡導消費觀念、提高消費者素質為主要內容的企業營銷活動。商業企業可以通過舉辦低碳講座、以舊換新、產品功能設計競賽等活動,實現低碳營銷。英國經濟學家杰夫曼曾說過:“營銷活動離金錢越遠,成功把握就越大?!弊叩吞紶I銷,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3. 低碳商品設計參謀者
在低碳時代,低碳商品將成為消費主流。所謂低碳商品是指在生產、消費過程中符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要求的商品。低碳商品必須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才能實現其價值,否則因交易不成功,不能彌補其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足跡,永遠成為正碳商品。① 低碳商品功能設計是否滿足消費者合理需求是關鍵,生產者一般難以與廣大消費者進行直接溝通,難以知道消費者實際需求。商業企業一般經營多種同類產品,知道顧客在消費中的需求,可以建議和幫助生產企業改進其產品功能,設計出適銷對路低碳產品。低碳時代要求商業企業不僅停留在完成商品交易,也要注意收集消費者對產品意見,反饋給廠商,改進商品功能。
四、商業低碳化角色的支撐條件
(一)商業企業自身素質提高
低碳時代是全新歷史階段,對于商業企業來說具有挑戰和機遇,能否把握好歷史機遇,關鍵是看企業自身素質的提高。認清商業在新時期的角色是前提,提高自身在低碳時代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協調能力是關鍵。需要用科學發展觀理論統領商業經營過程,加強對低碳經濟價值的認識。加強企業經營理論學習,提高企業經營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
(二)商業網點科學布局
商業企業在低碳時代中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引導消費者在滿足自己合理要求的基礎上,選擇低碳產品。但商業這種角色真正實現是以消費者購買商品便利為前提,否則理性的消費者最終還是消費高碳商品。例如,A是以低碳營銷為目的商業企業,布局僅在商業中心,B是以傳統營銷為目的的商業企業,其網點多布局較分散。這兩家都銷售C、D、E三種商品,產品功能依次豐富,但最低功能已經滿足此消費者需求,三種商品價格(單位:元)和碳排放(單位:碳足跡)分別為:C(100元,100碳足跡)、D(110元,110碳足跡)、E(120元,120碳足跡)。假設消費者就在B商場附近,若到A點開車去需要花費25元,并對環境污染造成碳足跡為25單位。最后消費者在B商場花費120元購買E產品,進行高碳消費,碳足跡為120單位;在A商場一共花費(含交通費用)125元,購買C產品,碳足跡(含交通)共計125單位。理性的低碳消費者只能去最近商場B購買非理性高碳產品。從上述例子可知,如果商業網點布局不合理,其在低碳時代中發揮作用是有限的。如何科學進行商業網點布局是商業企業發揮低碳消費引導作用的空間載體。
一般商業網點布局的原則是:符合經濟核算,消費者購買方便。符合經濟核算要求實現規模經濟,商業網點聚集效應;方便消費者要求分散經營。表面上看是兩難沖突,實際上可以實現“魚與熊掌,兩者兼得”,在國內有許多成功范例,蘇果就是其中一家。在商業網點布局規劃中,要充分利用以克氏中心地理論為代表的商業區位理論進行不同級別商業網點整體協同布局。
(三)政府政策支持與引導
隨著低碳經濟和市場經濟發展,商業在低碳時代作用將逐步加強,然而商業是以盈利為目的,如果承擔太多低碳的社會責任,必將影響其可持續性發展,如何化解矛盾?政府應給予其支持。對于商業企業在低碳時代中承擔社會責任給予一些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空間布局規劃土地政策傾向等;對于企業人員進行一些必要培訓,提高其素質;在政府采購中優先考慮低碳商業企業等等。同時,也要加強對商業低碳經營活動的監管,以防一些商業企業在低碳經營中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現象,愚弄消費者,以防消費者產生對低碳消費抵觸局面。政府也要引導社會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對商業低碳活動的監督。
[注釋]
① 商品交易成功,價格一部分可以購買碳匯彌補碳足跡,可能使碳足跡為零。
[參考文獻]
[1] 王文軍.低碳經濟的概念及發展模式研究[J].科學·經濟·社會,2010(2):69-73.
[2] 王先慶.中國零售商業“低碳化進程”緩慢而艱難[EB/OL].http://
blog.ifeng.com/article/5936941.htmll,2010-06-21/2010-07-31.
[3] 屠鳳娜.企業綠色營銷管理戰略的必要性及其實現途徑[J].前沿,2010(7):182-184.
[4] 夏堃堡.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J].環境保護,2008(3):33-35.
[5] 李 琴.低碳消費——科學消費的必然選擇[J].中國國情國力,2009,(6):6-7.
[6] 陳曉春,張喜輝.淺談低碳經濟下的消費引導[J].消費經濟,2009(4):71-74.
[7] 朱元雙.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低碳營銷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0(15):195-196.
On the Transition of Business Role in Low-carbon Economy Background
Fang Dachun 1,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 243002,China.)
Abstract: Low-carbon economy is not only the changing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but also the revolution of values, consumption pattern and lifestyle. The role of business, as the link between producer and consumer, will gradually be improved in low-carbon age.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the changing of business role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urthermore, it expounds that the role transition in low-carbon age is inevitable. The several performances of new role are described. Finally, the supporting conditions of business low-carbon role changing are researched from the sides of the self-quality of commercial enterprises, commercial networks scientific layout and government's supporting and guiding.
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business role;transition
(責任編輯:張丹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