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有個圣女,叫貞德,中國有好多剩女,是真的。其實“剩女”不光中國有,她已經成為全球的問題。
剩女一般具有高學歷和高收入,條件優越。比她們聰明的沒她們漂亮,比她們漂亮的沒她們聰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們。“剩女”一詞剛誕生的時候,有一個很形象的形容,“3S女人”。所謂的3S指的正是:Single(單身)、Seventies(大多數生于上世紀70年代)、Stuck(被卡住了)?,F在再看,出生于80年代早期的人也都成了恨嫁的熟女。不少影視作品也將關注點鎖定在“剩女”身上,她們的事業,她們的感情,她們的林林總總在熒屏上被放大,引發觀眾無限思考。如今有關“剩女”的作品已經分門別類,劃分日益精致,簡直可以對號入座,各取所需。這些剩斗士的PK戰中,究竟有誰更剩一籌呢?
美女剩PK丑女剩
《欲望都市》里四個年齡小四張的紐約客,可謂標準的美女剩。也許你會在心里犯嘀咕,她們哪里算美女了? 除了夏綠蒂的面貌差強人意之外,米蘭達干巴巴的,薩曼莎五大三粗,至于最時尚的專欄作家凱瑞——你還記得凱瑞的主演杰西卡·帕克曾在另外一部好萊塢電影《艾活傳》中的驚鴻一瞥嗎?彼時她演一個演員,《紐約客》評價她的長相是:馬臉女。
好吧,你也許會覺得我太刻薄了,或者嫌我舉的例子不夠客觀。但其實我要說的就是中國那句老話,“三分長相,七分打扮”。所以對待感情亦是如此,“三分緣分,七分經營”。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天造地設,那不過是一場華麗的幻覺。我們回過頭看凱瑞的愛情,法國裝置家也許不適合她,因為在他面前,凱瑞完全沒有自我。和大人物結婚也未見得能白頭偕老,大人物自我感覺太好了,他和凱瑞一樣的自戀。家具設計師最完美了,凱瑞卻由于偷腥而被甩掉,或許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甘心??磥砻琅皇5淖畲笤蚓褪浅灾肜锴浦伬?。
這種事一般不會發生在丑女身上。不管是墨西哥原本、美劇版、印度版、澳大利亞版、中國版的《丑女貝蒂》,拋開文化沖突,在丑女專一這點上達成共識。這也許是因為丑女明白,在愛情市場,自己并不具備太多的競爭力,一旦遇到合眼緣的,干脆放下所有矜持,惡狠狠地撲上去,畢竟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嘛。如果能夠修成正果,丑女如貝蒂,會非常耐心地去呵護。
很顯然,這一局丑女勝出。
宅腐剩PK社交剩
大部分剩女都是既宅又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縱使你有千好百好,也難免遭遇無人問津的苦惱?!兑灰幌蚯皼_》、《老處女日記》、《熟女鎮》、《BJ單身日記》、《我叫金三順》、《anego》、《愛上恐龍妹》太多的剩女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生活圈子太窄,每天就是單位和家的兩點一線的生活,唯一遭遇陌生異性的機會就是地鐵和超市?!肚笈家恢还防锩媸E稍谙掳嗷丶页俗罔F時,遭遇突發事故,地鐵緊急停車。黑燈瞎火的車廂內,每個人都緊張地掏出手機給男朋友或女朋友發短信打電話。只有她一個人形影相吊,翻了一遍通訊錄也找不到可以報平安的人。那一刻,她發誓一定要找到一個在突發之夜可以報平安的人。
社交型剩女,最極品的還要屬《欲望都市》里的薩曼莎。她不僅好高,而且也樂于求近。半夜三點難耐寂寞,光著身子去穿裘皮大衣,光腳來到公寓門口站崗的保安面前,像個露陰癖一樣嘩啦一聲打開衣服——英俊的保安也不過是肉體凡胎,哪里經得起這樣的撩撥和挑逗?
很顯然,有社交的女郎更容易收獲愛情,宅腐派若繼續故步自封下去,只會越宅越剩,最終打破通關晉級為宇宙無敵的齊天大剩!
女王剩PK大姐剩
幾乎所有剩女郎都希望像《敗犬女王》里的單無雙一樣獨當一面,或者像《派遣員的品格》里的筱原涼子一樣無所不能??蛇@樣的女人對男人來說,她像女王一樣高高在上,像淬火一樣不能觸摸。不過她好像并不需要男人觸摸吧,更不會為了得到男人的愛撫而自降身段。因為她已然成為一個標準的城市動物。什么是城市動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人格的異化。
比如一個人的情人節。普通的OL在這一天若沒有得到男人的玫瑰,會覺得人生沒有任何意義,或者沒有任何價值。耳機里塞著傷感的流行音樂,過馬路的時候在人群中悄悄地哭泣,一旦慟哭起來,鼻涕比眼淚還多。具體請看考《達子的春天》等韓國剩女系。真正修煉成女王境界的強人,對所謂的情人節之類的糖衣炮彈根本就不care。她們非常理性地認為,情人節是,并且僅僅是商家一手策劃的圈錢運動,不管是玫瑰還是對戒,都不過是商品美學刺激下產生的假性需求,只有最白癡的無腦兒才會自動咬鉤。一個人的2月14號如果一定要女王賦予一個特殊的意義,也許只是多了一份對智性生活的優越感而已。
一個女人清醒到如此,究竟是福還是禍?答案真不好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相比之下,傻大姐則較為溫和一些,日劇有一個經典的作品anego,有字幕組的同學翻譯成《大姐頭》。經常以OL身份出鏡的筱原涼子此次依然扮演一個OL,只是這個OL又賦予了另一層身份:傻大姐。傻大姐事業有成,內心寂寞,雖然渴望婚姻,卻早已過了結婚的花季。大姐頭在酒吧里苦笑著說:“我的周圍都是被我一靠就倒的人”。這句話并非抱怨,亦非絕望,只是對男人淡淡的嘲諷和失望。她從不問“真命天子在哪里”,也不問“幸福是什么”,她一個人好好生活,該愛就愛,該忘就忘。劇中的她像女版的寅次郎一樣善始善終地幫助身邊的單身男女,孤男寡女,癡男怨女終成神仙眷屬。也許好人有好報吧,大姐頭最終還是憑借自己的善良和親切贏得了一段美好的姐弟戀。
女王PK大姐剩,誰勝誰劣還真不好板上釘釘,追求愛情是為了獲得幸福,而幸福又恰恰是最個人化的體驗,這恰如盲人飲水,冷暖自知。
也許這世界上沒有一段愛情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幸福同樣不可以模仿。但至少我們可以通過別人的愛情,來重審自己的生活,這或許就是故事的意義吧。因此,閱讀并不能使我們看到更多的東西,而是看到更多的自己。
認真生活,寬厚待人,這世間總會有一個屬于她自己的故事,會有一個幸福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