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全面啟動發行以來,中國信用卡業在近年得到了飛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09年底,信用卡發卡量突破1.85億張,與2002年相比,實現了119倍的增長,交易額突破3.5萬億元。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相對于國際信用卡產業的成熟發展階段,我國信用卡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信用卡產業發展面臨經濟環境、民眾消費文化、銀行風險偏好、信用卡功能、宣傳引導缺陷、發卡行間惡性競爭等因素的制約。
發展信用卡產業對我國擴大內需、推動消費信貸、拉動經濟增長、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增加稅收、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政府要大力推動信用卡產業的發展,同時,發卡銀行要及時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加快產品、服務創新,提高風險控制能力,擴大客戶規模,提升盈利水平。
一、政府方面
(一)轉方式調結構,改善民生,打牢經濟基礎
信用卡產業發達國家的經驗顯示,信用卡的普及是與社會經濟狀況密切相關的,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是基礎、社會充足的供給和廣大民眾的富裕是條件。因此政府在大力發展經濟、創造財富的同時,現階段還要注意三個側重點:一是提高就業率,通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崗位。二是改善民生,通過中央財政加大民生工程建設,重點是建設涵蓋所有階層的社會保障制度。三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廣大普通民眾的收入水平,增進人民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福利,逐步消除城鄉、地區、不同群體之間的分配差距。
(二)重視并加強信用卡產業規劃
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從國民經濟信息化、國際化的全局出發,中央政府提出了“三金工程”的構想,其中“金卡工程”制訂了10年的發展規劃,并在政府的推動下逐步實施。中國信用卡業目前取得的成績,可以說就是金卡工程實施的結果。政府在金卡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后,要繼續重視和加強信用卡業的產業規劃,出臺產業促進政策,把信用卡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獨立產業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統籌安排,制定出相應的產業政策,并給予政策上的傾斜,為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例如出臺相應的電子結算制度,減少現金使用量;通過財稅政策鼓勵持卡人用卡消費,鼓勵商戶受卡;對個人消費提供優惠的信貸政策,鼓勵民眾消費等。
(三)進一步加強信用卡立法,打擊各類信用卡犯罪
2009年12月1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初步明確了信用卡侵害犯罪行為的司法意義,為打擊信用卡犯罪提供了堅強后盾,但信用卡犯罪的手段不斷翻新,防范和打擊難度將進一步加大,這就要求執法機構隨時關注信用卡犯罪活動的動向,收集信用卡產業各方的司法訴求,敦促和協助立法機構及時立法,避免出現法律空白,滿足打擊信用卡犯罪活動的需要。同時,需要通過立法,對信用卡產業各方間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以及信用卡業務的監督管理兩大類法律關系進行規范,以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秩序,保護銀行和客戶等各方合法利益。
(四)優化社會征信系統,提高社會信用觀念
我國社會征信體系在銀行信貸業務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已經開始喚起中國社會的信用意識,對全社會公民和法人信用意識的增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當前社會征信體系還要在以下兩個方面進一步完善:一是拓寬基礎信息的來源渠道。現在的個人征信系統數據庫只收入了個人貸款和信用卡信息,今后需要政府牽頭,逐步將違規違法記錄、民事刑事涉案、慈善捐贈等信息內容擴充到征信系統中來。二是優化征信系統的管理,實施負面記錄的等級劃分,探索按信息記錄頻率和權重建立量化模型,增強征信記錄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五)立足監管機構和行業協會,加強對信用卡市場的規范管理
一是重視發卡銀行信貸規模和信貸風險的監控,避免形成大規模的社會信用卡債務風險。二是加強信用卡市場產品和服務的監督管理,特別是應進一步規范各種收費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避免商業銀行出現“霸王條款”、“亂收費”等聲譽風險。三是促進發卡銀行建立合作機制和自律機制,共同抵制、嚴肅查處以惡性價格競爭、商業賄賂等手段擾亂信用卡市場秩序的行為,加強信用卡風險的聯合防范。
二、發卡銀行方面
(一)提高產品、服務、營銷品質
一是加強市場、產品調查和客戶服務需求偏好分析。目前信用卡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呈多樣化趨勢,日常消費支付結算、短期透支仍是主要功能,優惠打折、積分換禮、時尚便捷的需求比例有了大幅提高。受地域文化和區域經濟的影響,全國各地區客戶存在著巨大差異,必須立足于客戶類別、地區文化特點,關注不同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求,準確把握目標客戶的消費特征進行市場細分、準確定位。二是加強服務創新和品牌建設,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流程,通過信用卡的增值服務來吸引客戶,用真誠的服務培養忠實客戶。三是做好營銷方式的研究分析。經過多年的經營,信用卡客戶規模已經初步形成,越過“跑馬圈地”階段后,信用卡產品促銷不能單純依靠免年費和贈送禮品的方法,而應該針對不同客戶群體,要多在優惠商戶、分期付款優惠政策、特色權益上加大力度,做到有針對性的營銷。
(二)提高創利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
信用卡產業具有規模化的經營特征,發卡規模和交易額規模決定著信用卡的成本和風險,因此做大信用卡客戶規模是業務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經過近10年的跨越式發展,我國信用卡市場已經到了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從中高端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的時期。規模擴張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擴大市場份額,實現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另一方面要降低門檻,增加授信,如果沒有很好的風險控制能力,就容易陷入不良率上升、出現巨額呆壞賬的局面。因此,發卡銀行在擴大發卡規模的同時,必須在準入政策、申辦審查、額度核定、數據倉庫建設、逾期貸款追討等方面做足功夫,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建設科學的風險防控體系。在開拓信用卡市場時,對發達地區和已有卡客戶要做深做精,提高信用卡活動率,提高商戶覆蓋面,通過產品和服務品質的不斷改善提升單位產品的利潤率。對新發展地區市場和潛力客戶要抓緊培育,針對其實際需求,調整產品的功能,實現市場和客戶規模有質量的擴張。
(三)樹立合規公平的競爭理念
信用卡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部門與行業協會的管理,需要法律法規的約束,更重要的是全體市場參與者樹立合規公平的競爭理念,共同自覺遵守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各發卡銀行不管如何進行創新和競爭,都必須將遵紀守法作為底線。從長遠發展的目的出發,樹立合規競爭的理念對于發卡銀行加強基礎管理、防控操作風險也具有積極意義。在有序競爭的同時,也要處理好與同業合作的關系。信用卡產品的特點,也要求各發卡銀行在客戶征信、結算網絡、資金交易、營銷平臺、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有效利用優勢資源,降低經營成本,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最終形成合力,做大做強中國信用卡市場,增強中國信用卡產業國際競爭力。
(責任編輯 耿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