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俗稱青春痘,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病種之一。除兒童外,人群中約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經患過本病。由于“青春痘”是一種以面部為好發部位,且慢性反復發作性,使無數青年男女倍受困擾,每天不知多少次對著鏡前的那張臉,不時地擠不停地抹,不停地尋找治痘良藥。
西醫:內因和誘因
從西醫角度來看,青春痘形成的原因可從內因和誘因兩個方面來考慮。
內因
青春期和青春期后的內分泌失調,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對增高,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油脂量增多。另外遺傳因素也被認為是發生痤瘡的重要原因。
誘因
神經精神因素;飲食因素;大便、睡眠等個人行為因素;煙、酒等嗜好因素、藥物因素、化妝品及皮膚護理因素等。基本誘因如下:
衛生因素面部清潔不徹底,油垢堆積,堵塞毛孔,易成為痤瘡桿菌、毛囊蟲、螨蟲等的營養環境,發生感染。
飲食因素大量食用高脂、高糖和酸性食品,而纖維素和維生素攝入過少,造成體內酸度過大,造成皮膚粗糙、毛孔堵塞,甚至不同程度的痤瘡。
精神因素緊張焦慮、煩躁憂慮以及失眠、長期睡眠不足會引起體內新陳代謝失調,也會生痤瘡。
環境因素包括空氣、土壤、水、食物、噪音、射線等污染,經常使皮膚處于一種緊張的防御狀態,皮膚新陳代謝減慢,造成皮膚抵抗力下降,易誘發痤瘡。
中醫分類
血熱偏盛
青年人素體陽盛,營血偏熱,血熱導致氣血郁滯不散,因而發病。
肺經風熱
肺主皮毛,風熱之邪薰蒸皮毛,蘊阻肌膚,誘發本病。
肝郁化火
情志抑郁,五志不遂,導致肝氣郁結,郁而化火,肝經支脈“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肝熱循經上蒸,導致本病。
腸胃濕熱
飲食不節或思慮過度,勞傷脾胃,運化失常,水濕內停,日久成痰,濕郁化熱;或平素嗜食辛辣油膩之品,濕熱內生,結于腸胃,足陽明胃經起于顏面而下行過胸,腸胃濕熱循經上熏,阻于胸、而肌膚而發病。
血瘀痰結
病情曠日持久不愈,使氣血郁滯,經脈失暢,或肺胃積熱,久蘊不解,化濕生痰,痰血瘀結,可致粟疹日漸擴大,或局部出現結節,累累相連。
總之,素體血熱偏盛是本病發病的根本;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外邪侵襲是發病的條件;血瘀痰結則使病情復雜深重。
預防及日常護理
很多人一旦臉上長了青春痘就四處投醫或自己買各種祛痘藥試用。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青春痘的預防及日常護理比藥物治療更為重要。
首先要避免不必要的焦慮和緊張,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同時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經常用溫水洗臉,避免用堿性大的肥皂,更不能用多油脂的刺激性強的化妝品包括“洗面奶”,以免皮脂排出受阻。粉刺不論程度輕重,切忌用手擠壓搔抓,以免造成皮膚破損、感染化膿,使愈后留下難以消退的瘢痕或色素沉著,有礙美容。
另外我們在飲食營養應多吃新鮮蔬菜,如胡蘿卜、菠菜、苦瓜、黃瓜、冬瓜、茭白、綠豆牙、蓮藕,以及香菇、金針菇、蘑菇、銀耳、黑木耳、黃豆、豆腐等。多食新鮮水果,如西瓜、梨、蘋果、山楂等。動物類食品宜選用牛奶、動物肝臟、腎臟、蛋類、魚類、豬瘦肉、兔肉、鴨肉、牡蠣等。少吃肥肉、動物腦、奶油蛋糕、雪糕、巧克力等含油脂的糖較多的食品;少食姜、蒜、辣椒及濃茶、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飲料;不吸煙、不酗酒;狗肉、羊肉、龍眼肉等性溫熱的食物也應少食。另外,還應保持大便通暢。
藥膳療法
對于青春痘患者,藥膳療法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因治療青春痘的中醫藥膳食療有清熱涼血、清熱解毒、清熱燥濕、利水滲濕的作用,用這些藥物與食物巧妙地結合,以內養外,可輔助消除青春痘。我們可根據引起的青春痘原因來選擇以下不同的藥膳。
脾胃濕熱型
癥狀皮損以丘疹為主,藏于表皮與真皮之間,皮疹紅腫疼痛,或有膿皰,癥位深,不易消退,伴有潮熱、多汗、口臭、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清熱利濕通腑。
涼拌三莧
原料鮮莧菜100克,鮮冬菜100克,鮮馬齒莧100克,調料適量。
制法將三物分別用開水焯至八成熟,撈出后浸入冷水中5~10分鐘,取出控去水,切段,入調料后拌勻即可。
血熱蘊霉型
癥狀皮損以膿皰、炎癥型丘疹為主,膿皰多發生于丘疹上部,破潰后流出膿液,膿皰聚集,有時可見病灶周圍紅腫;舌質紫,脈洪大。
治則清熱、涼血、化瘀。
解毒絲瓜湯
馬齒莧、魚腥草各30克,絲瓜200克(不去皮),洗凈后煎服食。
百合綠豆湯
綠豆、百合各150克,加水2000毫升,煮開后加入冰糖少許,煮湯服食之,每日2次,每次一小碗。有清肺解熱除濕之功,對丘疹性痤瘡有良效。
肺經風熱型
癥狀皮損以炎癥丘疹為主,顏面、胸背部有紅色粟米樣丘疹,顏色鮮明,伴口干口臭、大便秘結;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則疏風、清肺、散熱。
枇杷薏米粥
原料薏米100克,鮮枇杷(去皮核)60克,枇杷葉10克。
制法先將枇杷葉洗凈切碎,煮沸10-15分鐘,撈去渣后納入薏米煮粥,粥熟后放人切碎的枇杷果肉,攪勻即可。
肝郁化火型
癥狀皮損以結節為主,大小不等,亦可伴有炎癥性丘疹存在,皮疹淡紅或紫紅色,伴在口苦咽干,悶悶不樂或急躁易怒;舌苔薄白,脈弦。
治則疏肝解郁,清熱解毒。
痤瘡飲
金銀花、生槐花、玫瑰花、月季花各10克,生石膏30克,煎湯加少許蜂蜜飲用。
痰凝血瘀型
癥狀皮損以炎性結節、囊腫、瘢痕疙瘩為主,著色深,或有納果,便溏,月經不調;舌下有瘀絡、紫斑、脈澀。
治則消痰軟堅,活血化瘀。
桃仁山楂粥
原料桃仁9克,山楂9克,貝母9克,荷葉半張,粳米60克。
制法先把前四味藥煎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劑,日服3次,共服30天。
黑豆坤草粥
原料黑豆芽150克,坤草30克,桃仁10克,蘇木15克,粳米250克,紅糖適量。
制法將坤草、蘇木、桃仁水煎30分鐘,濾汁去渣,再將黑豆加藥汁和水煮至八成熟,下粳米煮粥,粥爛加糖即可食用。早晚各服用一小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