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博弈論的角度,將洗錢者、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和代表國家利益的監管部門作為理性經濟人,納入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過程中去分析。結果發現,在監管部門保持適度謹慎的條件下,商業銀行協助反洗錢的成本將達到最低,其在與洗錢者的斗爭中將做出更大的努力,而洗錢者最終選擇不洗錢。
[關鍵詞]反洗錢 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一、反洗錢的定義與相關研究結果
反洗錢是指政府動用立法、司法力量,調動有關的組織和商業機構對可能的洗錢者予以識別,對有關款項予以處置,對相關機構和人士予以處罰,從而達到阻止犯罪活動的一個系統行為。從經濟學的角度,政府為了防止犯罪所得及收益合法化從而采取了包括預防、懲治等一系列具有正外部效應的行為,當事人(參與者)包括:洗錢者(犯罪者)、協助洗錢者、銀行等金融機構、監管者、司法機關、立法機關等。換而言之,反洗錢是一個有社會經濟職能的行為。
洗錢犯罪與金融機構密切相關,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既是洗錢的突破口,又是反洗錢的第一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rpervision(1988)認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可能無意間被利用為犯罪資金的轉移或存儲中介。Blum,Jack A.,Michael Levi,R. Thomas Naylor and Phil williams(1998)全面研究了金融中心和保密原則的影響,認為雖從全球來看,現有的金融體系對于合法的商業活動者,或是試圖清洗和隱藏犯罪所得的人,都是一個適意的天堂。
二、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條件下,洗錢者與商業銀行的博弈
假設市場上存在一家銀行,一個洗錢者想進入該銀行洗錢,銀行知道洗錢是違法的。在這個博弈中,洗錢者有兩種戰略可以選擇:進入、不進入;銀行也有兩種戰略:默許、斗爭。假定洗錢者進入之前銀行的利潤為400,進入之后得利潤30;進入后洗錢者得利潤70,進入的成本為10,則各種戰略組合下的博弈樹如圖1所示:
此博弈的各方收益如表1所示:
洗錢者進入時,銀行選擇默許得430單位的利潤,選擇斗爭時只能得到400的利潤,因此,銀行的最優戰略是默許。在銀行默許的條件下,洗錢者能得到70單位的利潤,大于其不進入時的利潤,因此洗錢者選擇進入。此博弈的納什均衡為(進入,默許)和(不進入,斗爭)。
這是一種完全信息博弈,而在實際中,洗錢者對自身進行粉飾,使得銀行無法準確判斷出其行為的性質;而銀行在洗錢的過程中也承擔著極大的風險,這體現在銀行協助反洗錢時的成本上。下面將分析不完全信息條件下,洗錢者與商業銀行的動態博弈。
三、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條件下,洗錢者與商業銀行的博弈
由圖2可以看出,在不完全信息狀態下,如果銀行協助反洗錢是高成本的,給定洗錢者進入,則銀行的最優選擇是默許,此時洗錢者的最優選擇是進入;如果協助反洗錢是低成本的,給定洗錢者進入,銀行的最優選擇是斗爭,此時洗錢者的最優選擇是不進入。
銀行協助反洗錢的成本高低會影響到各博弈方的選擇,但因為這是個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洗錢者并不知道銀行協助反洗錢究竟是高成本還是低成本,所有洗錢者的最優選擇是依賴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認為銀行是高成本或低成本的。假定洗錢者認為銀行是高成本的概率為r,低成本的概率是1-r,那么洗錢者選擇進入的期望利潤是:
洗錢者選擇不進入的期望利潤為0。因此,當E(R) 0,即 1/8時,洗錢者選擇進入(當r=1/8時,洗錢者在進入與不進入之間是無差異的,我們假定其選擇進入);當當E(R) 0,即 1/8時,洗錢者選擇不進入。
四、監管者與商業銀行的多重博弈
監管機構、商業銀行與洗錢者是一個多重的、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即精煉貝葉斯均衡中的信號傳遞模型。洗錢與反洗錢問題是一個典型的外部性問題,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預。由上面的推理可知,在一定程度上,洗錢對局部銀行個體會帶來存款增加等好處,而反洗錢則可能帶來成本增加,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于是,商業銀行與監管機構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相互調整其行為,從而達到系統的均衡。
因為監管機構的檢查概率和商業銀行的努力程度是可變參數,影響其變化的因素主要有利潤和責任分攤,因此,可以把監管機構的檢查概率和商業銀行的努力程度都歸納為謹慎程度,建立一個兩人的博弈默許,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知,如果雙方都不夠謹慎,則每人承擔51元的損失;如果一方適度謹慎而另一方不夠謹慎,則前者承擔6個單位的損失,后者承擔101個單位的損失;如果雙方都適度謹慎,則商業銀行和監管部門分別承擔5和3個單位的成本。由此可得,只有商業銀行和監管機構都保持適度謹慎時,社會成本總額最小。
五、小結
從上文的推論我們可以看出:
第一,反洗錢的外部性特征,決定了其應為以政府為主導的博弈。
第二,反洗錢的博弈基于參與者對成本收益的考慮,這種成本和收益不僅是指私人的成本和收益,還應考慮社會總成本與總收益。
第三,若監管部門在對商業銀行的監管過程中保持適度謹慎,則可使商業銀行協助反洗錢的成本降到最低,此時商業銀行在與洗錢者的博弈過程中,最優選擇斗爭,迫使洗錢者放棄洗錢活動。
參考文獻:
[1] 紀瑞樸:金融機構反洗錢問題透視[J].中國經濟信息,2007(11)
[2] 向宇:我國金融體系反洗錢中的沖突與政策選擇[J].經濟體制改革,2008(1)
[3] 魯政:金融機構反洗錢最前線[J].法人,2008(4)
[4] 閻坤 馬洪范:我國反洗錢法的立法背景及基本思路[J].經濟研究參考,2004(6)
[5] 徐菱涓:中國金融業反洗錢對策研究[J].金融與經濟,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