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股票期權激勵是現代企業管理一種經典激勵模式,把經營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與企業價值最大化捆綁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決了經營者與所有者的利益關系。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股票期權的作用方式,以微軟公司作為案例分析,提出有效的股票期權激勵作用方式。
[關鍵詞]股票期權 上市公司 微軟 有效機制
一、股票期權激勵概述
股票期權計劃是使用最為廣泛的股權激勵模式,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正運用這一模式激勵管理者,是企業高管層參與企業剩余價值分配的激勵機制,其長期激勵本質在于“未來期權”。
股票期權的激勵鏈條是經營者為利用公司授予的期權獲得收益就需努力經營公司。支持股票期權的理論很多,諸如委托代理理論、人力資本理論、公司治理結構理論、相關利益者理論等。
股票期權激勵能有效的解決由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委托-代理問題的激勵方法。企業是一系列不完全的契約組合,通過股票期權激勵的方式可以使管理人員的利益與企業利益相聯系,減少交易費用,可以較為有效的激勵代理人努力工作。
二、微軟公司股票期權激勵分析
微軟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采用不同的激勵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微軟公司初期股票期權激勵方式
微軟公司創建于1975年,是世界個人和商用計算機軟件行業的領袖。
微軟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期權使用者之一。公司為董事、管理人員和雇員訂立了股票期權計劃,該計劃提供非限制股票期權和激勵股票期權。
微軟基本上每隔兩年為員工發放一次股票期權,一個員工工作18個月后,可以行使該次認股權中的25%用以認購股票,此后每6個月可以獲得其中12.5%的股票,10年內的任何時間全部兌現該次認購權。
微軟是第一家用股票期權來獎勵普通員工的企業。職員可擁有公司的股份,并可享受15%的優惠,公司還給任職一年的正式雇員一定的股票買賣特權。
2.微軟公司股票期權激勵效應分析
微軟是第一家用股票期權來獎勵普通員工的企業。以前的案例中,股票認股權僅僅用來獎勵高管人員和技術骨干,但微軟變革性的授予全部員工以股票認股權,使員工能夠更好分享公司成長帶來的收益。
3.微軟股票期權激勵轉向限制性股票
微軟2003年放棄了其沿用17年的股票期權,取而代之的是向員工發放限制性股票,向員工發放股票的所有權將在5年內逐步轉移到微軟員工手中。微軟放棄股票期權的原因,一是股市的持續下滑,該階段的股票市值低于行權價,股票期權對于員工已經失去了激勵作用。相比較,限制性股票計劃更穩健可測直接,更適合微軟的成熟發展階段。
這充分顯示出,在行業景氣出現大幅衰減時,不僅公司盈利要出現滑坡,而且公司吸引人才的成本也會大大降低,股票期權的高成本問題壓倒了它的激勵作用問題,成為公司決策層首要考慮的問題.
這只不過是用一種股權激勵工具代替另外一種股權激勵工具。微軟的這種轉變其實是與其自身的發展周期相一致的,在經歷了20年的高增長后,微軟已經開始進入相對穩定的成熟期。微軟對股票期權的放棄說明了股票期權制度的本質和在企業成長中的階段適用性,一旦股票期權無力使企業實現高速成長就成了雞肋。
限制性股票的主要適用范圍是發展成熟的企業,股票價格波動不大的情況下。其優勢是受股票價格的影響不大,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可以獲得股票的所有權。
三、有效進行股票期權激勵的方式
通過微軟的案例,在經理股票期權計劃的推廣過程中,其自身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目前美國的股票期權激勵制度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嚴密的組織運行規范。
科學的股票期權激勵方案包括股票期權的授予對象確定,期權授予的業績基礎,期權類型選擇與組合,授予方式的選擇,期權價值的估計,期權對整體報酬水平的影響,期權的來源、稅務處理,齊全的成本與相關會計處理方式等諸多復雜的問題,企業應據自身條件和所處不同階段科學確定這些變量,其有效性依賴于公司治理結構的匹配,資本市場運行與監管的有效性,稅務會計制度以及相關法律的完備等條件。
股票期權的贈予方式一般有一次性贈予、分期贈予兩種。但是分期贈予在過程中,伴隨著對企業員工各個時期的考核,無形中加大了股票齊全的約束作用。
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單純的以財務指標作為考核指標,會使經營者關注短期效益、操縱賬面利潤,這就與股權激勵機制本身的作用相反,所以應建立其可以綜合考慮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短期指標與長期指標的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
要正確選擇股票期權的激勵對象。在初始期,總經理和普通技術人員是關鍵人員,在成長期,激勵重心應轉向經營管理層、技術骨干及市場營銷骨干。在具體設計的時候,可以按照員工的負責人程度、對企業的貢獻大小,本著高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來進行量化確定。
股票期權的激勵作用是通過資本市場放大作用實現的,要適當的調整和設定員工的收入水平。
要不斷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其改善對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有重要影響。建立競爭的職業經理人市場并完善經理人績效考核的標準,盡快構建統一開放和競爭有序的職業經理人市場,適當提高股權融資門檻。
在研究西方公司的股票期權的處理中,關于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和經濟后果,要完善相應的會計制度和準則,加強對經理層的監管,防止以謀求自身利益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為,嚴格股票期權激勵的信息披露制度,為增強股權激勵的信息披露制度,還可以將股票指數化,提出大盤變動度個股的影響,或者將股票期權與EVA相結合。
所以,有效的選擇股票期權的激勵要根據企業的發展階段有針對性的制定方案。
參考文獻:
[1]吳叔平:股權激勵:企業長期激勵制度研究與實踐 [M].上海運動出版社,2004年
[2]常彩鈴:股票期權制度初探 復旦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