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針對目前企業中逐漸增加的知識型團隊展開討論,首先指出其自身特點,而后給出對于知識型團隊績效體系構建若干建議,最后對知識型團隊績效提升進行了必要的討論,對于企業管理工作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知識型 團隊 績效
經濟的不斷進步,需求個性化的不斷凸顯,使得企業所面對的市場越來越復雜。面對這種愈加復雜的市場狀況,各個企業都開始積極備戰,其中維護市場和企業成長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學習。
當學習型組織在市場上愈演愈烈的時候,對于人才的需求和知識團隊的相關理論和分析也層出不窮。知識團隊的作用在企業中不可低估,但是究竟何種團隊才算得上是知識型團隊,他們的績效又應當如何加以衡量成了目前企業面對的一大問題。
一、知識型團隊的自身特點
目前的市場,已經難以被曾經的機械化大生產所滿足,更多的變化和機遇,帶來更多的挑戰,因而要求知識型團隊的出現。總體而言,這種團隊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首先,更為復雜的工作任務。和以往社會化大生產不同,知識型團隊的目標往往不再是簡單的重復工作,而是更為主動的工作任務。這種任務常常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決策,以及團隊內部更多的合作和分析判斷才能夠完成。
其次,分工協作的新趨勢。這一方面表現為分工的不斷細化。隨著科技的延展,專業不斷深化,導致知識型團隊中的成員知識構成向縱深方向發展,由此引發的專業化程度加深。同時,團隊內部的合作也隨著出現了加深的趨勢,工作更多依賴于團隊內部的合作精神而非個人力量。
最后,工作效果的難以衡量。對于知識型團隊而言,績效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因為隨著市場需求個性化的不斷凸顯,團隊從內部越來越呈現出一個緊密結合的趨勢,團隊內成員的績效難以劃分清晰。同時,知識型團隊的工作效果常常難以直接衡量,也從一定層面上給績效考評帶來了難度。
二、知識型團隊績效體系構建
鑒于知識型團隊自身的特點,對其進行績效考評的時候,以往的常規考評模式難以準確發揮作用,同時還有可能挫傷知識型團隊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導致工作業績下降等問題的出現。對此,針對知識型團隊進行績效評價,有必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自身能力:包括專業知識、工作經驗等方面,同時對于員工自身素質和創新能力也應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重視。這些方面相關程度相對較高,如果需要進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這幾方面應當保持在一個系統內部。這一方面的績效評測應當與對相關人員的自身評測相聯系,且要注重員工對于自我價值實現等自身素質的提升活動。
2.工作內容:工作本身的難以程度是衡量員工以及團體績效的必要環節。對其工作進行公正的評估,不僅僅能夠幫助組織更好的認識人才,對于進一步提升團隊及其內部成員的積極性和自身實現也大有裨益。
3.工作結果:這是進行績效考評的必然依據,企業內部差不多所有員工的作用都要通過一個量化的數值進行體現。一方面幫助團隊以及其成員認識自己的工作狀況和價值,另一方面與薪酬掛鉤實現物質激勵。
4.團隊協作:這是與以往社會化大生產的績效評價極為不同的不一個方面,也是知識型團隊的自身顯著特點。知識型團隊能否高效運作,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內部成員的團結合作,只有能夠通力合作的團隊,才會具備必要的戰斗力。
三、知識型團隊績效提升討論
企業總是希望能夠盡可能大的提升團隊的戰斗力,從而獲取最高的利潤和效益。但是對于以前并沒有太多成功運作經驗的知識型團隊而言,又讓很多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無計可施。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很多團隊只能說是共同工作的一群人,而難以稱之為真正的團隊。
鑒于這種情況,對知識型團隊的構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并在后期根據企業和人員的具體情況進行改善:
1.人員安排
人員是團隊的工作力量,同時,對于知識型團隊而言,人員的思想更是團隊的靈魂所在。根據這種情況,對于人員的安排不能僅僅是依據任務對專業的需求進行安排,而更多在于成員之間的兼容性問題。
無論團隊僅僅是根據企業內部需求臨時組建,還是作為企業的一個部門長期存在,其內部成員的兼容和合作問題都是知識型團隊首當其沖的頭等大事。在成員的選擇方面,一方面是要對其具體的知識和技能結構進行考察,另一方面,應當根據團隊內需要的不同角色進行安排設定。比如,團隊內部領隊人員不一定是一個底層管理人員,但他應當能夠更好地在團隊內部形成一種凝聚的力量;而有些成員或者僅僅負責很小的一個領域,但是卻能夠在團隊內外部構建很好的溝通交流渠道。
對于一些已經構建起基本結構的知識型團隊,對其人員的變動應當通過團隊內部的一致同意,而且對于人員變動的需求狀況也應當對團隊內部意見加以慎重考慮。
2.任務安排
應當將團隊視為組織內部不能夠再細分的組織細胞,而不要深入團隊內部對每個成員指手畫腳,如果團隊的工作出現問題,應當深入考證,聽取每個成員的意見和建議。
在任務安排的時候同樣應當如此。對一個團隊下達一個明確目標的任務,同時讓整個團隊看到這個任務在企業整體目標中的位置,讓團隊以及內部成員明確需要溝通的上下游關系甚至是市場環境。盡量不要為團隊中的每個成員下達分解后的細節任務,如果有必要,可以對團隊以及其內部成員進行必要的引導,幫助他們對整個任務深入理解,防止工作方向跑偏。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構建的團隊,相對而言更為穩定且能夠自行運作。雖然如此,還是需要在一些細節上注意團隊的運作狀況。幫助團隊內部構成自己的文化氛圍,也是企業需要做的工作之一,此外,如果有必要,對團隊進行必要干涉,保證其內部不會出現不必要的貢獻度攀比現象,幫助團隊內部成員實現互相認可,不但有助于工作的開展,對于團隊自身的成長也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