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有效勞動模型的基礎上利用江蘇省1978~2008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對江蘇省經濟發展均有促進作用,但與物質資本相比,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小,江蘇經濟仍然是投資驅動的粗放型增長模式。江蘇要獲得持續的經濟增長,必須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提高人力資本的利用效率。
[關鍵詞]人力資本 物質資本 經濟增長 實證檢驗
一、計量模型的構建
假設一個呈現出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不變報酬的柯布—道格拉斯(Cob—Douglas)模型生產函數
其中為產出,為資本投入量,為勞動投入量,為技術水平。
現用人力資本存量代替勞動投入量,得到引入人力資本生產要素的經濟產出函數,在希克斯中性技術條件下,生產函數可以表示為:
模型中,均為時間t的函數,為人力資本存量,表示勞動力生產中的有效勞動投入,認為勞動力是不同質的,是各自具有不同的知識、技能等人力資本的勞動者。
這里為盧卡斯所說的有效勞動,故可簡稱為有效勞動模型。該模型內生地引入勞動力的人力資本水平因素,充分考慮了人力資本具有的生產功能。
二、指標的選取和測算
1.人力資本存量
首先通過《江蘇統計年鑒》和《新中國五十五年統計資料匯編》中的有關數據估算出江蘇省各級教育程度就業人口,然后采用受教育年限法測算江蘇省人力資本存量。其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為人力資本存量;為第i學歷水平的勞動力數量; 為第i學歷水平的受教育年限;分別表示文盲半文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專科及以上。對應的第i學歷水平的受教育年限分別為1年、6年、9年、12年和16年。計算結果如
表1。
其中,表示第年的物質資本存量,表示第年的物質資本存量,表示第年的新增投資,表示第年的折舊率。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折舊率,本文采用張軍等人的估算結果,即為9.6%。
基年物質資本存量K的確定。在永續盤存法的意義下,如果選擇的基年越早,那么基年資本存量估計的誤差對后續年份的影響就會越小,所以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及與同類研究的可比性,本文采用1952年的數據作為基年數據。由于基年物質資本存量的估算方法各不相同,已有研究又缺乏一個相對統一的估計值,本文采用楊格(Young,2000)的方法,即用江蘇省1952年的固定資本形成額除以10%作為江蘇省的初始資本存量。
根據上述參數的確定原則,我們計算得到1978~2008年江蘇省物質資本存量數據,如表2。
3.產出量Y的測算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生產和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全部價值的總和,是國際上反映各國或地區經濟增長水平的重要總量指標。本文選取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衡量江蘇省產出水平的指標。
由于江蘇省各年的GDP數值都是用當年價格計算,為了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我們將其轉換為以1952年不變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具體方法如下:
(5)
其中,表示第年換算后以1952年價格表示的GDP,表示1952年的現價GDP,表示以1952年為基期的GDP指數,換算后江蘇省各年的GDP數據見表3。
三、江蘇省人力資本總量生產函數計量模型分析
我們使用SPSS17.0 統計軟件進行回歸檢驗,得到以下回歸模型:
(6)
回歸模型結果顯示回歸模型的擬合系數,物質資本存量K和總人力資本存量H可以解釋因變量99.8%左右的方差變動,模型的擬合效果較好;回歸模型的總體顯著檢驗統計量,其對應的伴隨概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模型的總體回歸效果顯著。物質資本存量的彈性系數K為1.065,其對應的t統計量為26.545,伴隨概率,通過了參數的顯著性檢驗;總人力資本存量的彈性系數為-1.441,其對應的t統計量為-7.166,伴隨概率,也通過了參數的顯著性檢驗,但是總人力資本參數估計量的符號為負,和理論設定相矛盾,考慮到可能是物質資本存量和人力資本存量之間的多重共線性使得人力資本彈性系數為負,為此計算物質資本存量和人力資本存量之間的相關系數。
我們使用軟件SPSS17.0對物質資本存量和人力資本存量進行相關系數檢驗,結果如下表:
表5相關系數表顯示物質資本存量和人力資本存量的相關系數 ,其對應的伴隨概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物質資本存量和人力資本存量線性關系顯著。為了解決兩個變量之間多重共線性的問題,我們假設規模報酬不變,即,則有效勞動模型可以表示為
回歸模型結果顯示回歸模型的擬合系數,物質資本存量K可以解釋因變量99.1%左右的方差變動,模型的擬合效果較好;回歸模型的總體顯著檢驗統計量,其對應的伴隨概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模型的總體回歸效果顯著。物質資本存量K的彈性系數a為0.755,其對應的t統計量為58.104,伴隨概率,通過了參數的顯著性檢驗,物質資本投入每增加1%,國內生產總值將平均增加0.755%。根據物質資本存量K的彈性系數a可以計算出總人力資本H的彈性系數,總人力資本每增加1%,國內生產總值將平均增加0.245%。
由此可見江蘇省在1978~2008年間,物質資本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大于人力資本,江蘇省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偏小。江蘇省經濟增長模式仍以投資驅動為主,屬于以投資驅動的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模式。
四、結語
雖然江蘇省教育比較發達,與其他省份相比,人力資本相對豐富,但人力資本存量總體依然偏低,江蘇省經濟增長仍主要依靠物質資本。江蘇省要獲得持續的經濟增長,必須繼續加大人力資本的投入,并切實提高人力資本的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西奧多#8226;舒爾茨:論人力資本投資[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
[2]Barro, R. J.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r countri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 106(2).pp.407-443.
[3]王金營:人力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M] .北京: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2001.
[4]李子奈 葉阿忠:高等計量經濟學[M]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5]金相郁 段浩:人力資本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上海經濟研究.2007(10):22-30.
[6]張軍 吳桂英 張吉鵬:中國省際物質資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經濟研究.2004(10):35-44.
[7]胡永遠: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一個實證分析[J].經濟科學2003(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