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進出口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總額連年上升。在進出口業務中,從發貨到結匯離不開各種單證,它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了合同的履行,因而單證工作是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單證的流轉構成了對外貿易的基本程序。但外貿單證引起的貿易糾紛在進出口業務中時有發生,給企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外貿單證課程著重講述單證在進出口貿易中的應用,使學生掌握進出口業務中的信用證審核、單據的繕制及審單技巧。作為一名國際貿易專業的年輕教師,我深深意識到一定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盡自己最大努力培養出一批具有較強的國際意識,熟悉國際經濟和貿易運行規則、掌握如何繕制單證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而高職院校培養外貿單證操作人才時,應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時間分配、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改革等方面加強研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求掌握進出口貿易知識,更要掌握相應的制單技能,成為一畢業即能上崗的專門人才。
二、當前外貿單證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外貿單證課程的重要性,注重培養學生外貿工作所要求的制單能力,國內各類院校的經貿類專業都開設了外貿單證課程,然而目前的教材和教學都無法適應外貿工作對學生從事外貿業務的要求,造成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脫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重理論,輕實踐。
表現為在教學中,教師講授概念、讓學生瀏覽教材中的單證樣本,然后進行簡單的分
析,這種教學模式比較符合教學規律和師生習慣,可以讓學生學到系統的理論知識,但忽視了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樣的結果是學生走上了工作崗位,不知如何下手。
2.重功利, 輕素質。
這是一種浮躁作風,只求“立竿見影”,缺乏長遠打算,表現出來的是重視能立竿見影
的單證填制知識,重視能立即帶來成績的教學方法(如片面追求單證員、報關員、報檢員資格考試的高通過率),而輕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穩步提升。
3.重典型,輕變化。
外貿單證種類很多,用途各異,不同貿易條件下涉及的單證種類不同,繕制格式上也有
差異,即使是同一種單證,由于貿易條件不同甚至是外貿公司不同,它的填制格式也有一定的差異。目前部分學校只讓學生接觸典型的單證樣本,忽視多樣化和差異化的要求。
三、對外貿單證課程教學改革的解決方案
1.外貿單證課程實踐教學框架的構建
在整個外貿單證實踐教學體系中構建三大模塊: 即基礎模塊、綜合模塊、實習與職業技能鑒定模塊。
(1)基礎模塊。該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其中包括制單材料和單證填制兩個子模塊, 其中制單材料是單證填制的依據, 包括進出口合同和信用證兩個二級模塊。單證填制模塊根據實際業務中單證的特點,按合同的履行程序分成運輸單證、檢驗單證、報關單證、投保單證、結匯單證等五個二級模塊。
(2)綜合模塊。該模塊主要培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對基礎模塊中的二級模塊進行整合,讓學生分別扮演出口商、進口商、供應商、出口地銀行、進口地銀行。學生作為獨立的經營單位在模擬環境中為了各自的經營目標主動完成工作。各角色可以在既定的規則下自由地進行尋找業務伙伴、交易準備、交易磋商、簽訂合同、履行合同等商務活動,最終達到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3)實習與職業技能鑒定模塊。該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工作能力,組織學生參加單證員資格考試、報關員資格考試和報檢員資格考試,安排學生去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單證操作短期實習,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激發起學生的實踐興趣。
2.外貿單證實踐教學的實施方案
(1)根據進出口貿易的制單過程制定實踐教學大綱,深入進出口企業調查行業對單證操作的要求,以此設定實踐教學大綱,列入教學計劃,確定單證人才的培養模式。
(2)根據模塊設置進行階段性教學。
①第一階段,基礎模塊教學。對制單材料這一子模塊進行實踐教學,要求學生能閱讀英文合同和信用證等制單材料,并能對不同類型的合同和信用證有所了解,為單證繕制打下基礎。
②第二階段,綜合模塊實踐教學。在第一階段訓練的基礎上,對二級模塊進行整合,讓學生分角色操作一個完整的案例。
③第三階段,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及參加校外實習,一可以檢驗出前幾個階段實踐教學的效果,是否符合單證崗位從業資格的需求,二可以為學生走入工作崗位做準備。
(3)根據實踐教學的特點,進行開放式的課外教學,建立一個外貿單證課程主頁,為單證樣本提供展示平臺,將進出口業務中的單證樣本經過處理后掃描成圖像后掛至主頁中,讓學生在課外上網瀏覽企業的業務單證,利用這些資料來進行實際操作,加深對單證實務的感知。
3.外貿單證實踐教學的實施保障
(1)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由于外貿單證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方法上不能拘泥于傳統模式,應大膽改革。結合筆者教學實踐,本課程宜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實施項目化教學方法,課堂與實訓地點一體化 。具體如下:
①任務驅動法。進出口業務單證的制作與使用在真實背景的貿易項目中進行,將一個大項目拆分為若干個任務,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完成各項任務,這種教學方式重視學生間的溝通和團隊合作精神,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完成任務的能力。
②課證融合法。本課程的教學與全國國際商務單證員、報關員職業考證相融合,上課內容與考證內容相融合。我們采取“以考促改”、“以獎促考”、“以考促練”的方法,以成功實施“課證融合”改革,使學生畢業時獲得“雙證”,順利實現就業。
③案例教學法。抓住大學生偏形象思維,喜歡活動的特點,在完成各項任務的同時,穿插一些具體的單據案例給學生練習及講解,加強學生的技能掌握。通過案例分析,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案例的采集最好是既有教材里的,又有教師在其它參考資料上或現實生活中找出來的。
④雙語教學法。由于在進出口貿易實踐中,相關文件絕大多數都以英文擬訂和處理,這就要求主講教師在教學和實訓中運用大量專業英語進行講解和講授,學生的實訓也須全部以英語來完成。雙語教學使學生熟悉業務操作實際環境,真正掌握職業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
(2)進行教學手段改革。積極推廣多媒體教學,大膽嘗試模擬軟件教學、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等。本課程可開設手工制單實訓室、電腦制單實訓室、國際貿易綜合實訓室,把手工制單與電腦制單以及單證流程結合起來,使用EDI教學系統軟件、國際貿易綜合實訓系統軟件,并使用光盤、圖片、表格和幻燈片等多種手段配合教學。
在多媒體教學中,每一章節先介紹學習的主要內容、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習方法,讓學生明明白白學習,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講授的時候要再強調重點和難點,并且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充分利用一些單證來進行生動講解,從而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進行考試內容與方式的改革。對于外貿單證課程來說,應采取利用實際操作來考核,要求學生在具體的案例環境下,根據所制單證的正確率進行評分。
(4)建立模擬實驗室。在學校資源利用允許的情況下,加大力度建立模擬實驗室。讓學生可以熟悉、體驗國際貿易、物流和報關等業務流程。該實驗室主要是根據進出口業務聯系的各個環節,把學生進行分組輪流練習,每組為二到四名學生,通過處理相應的單證,讓每個學生都能熟悉進出口業務中的交易磋商、合同簽訂、合同履行(包括催證、審證、改證、備貨;出口托運訂艙;出口貨物保險;出口貨物報驗;出口貨物報關;出口制單結匯等)、銀行、保險、船務運輸、海關(報關)等流程,并讓每個學生在各個項目中輪換角色,培養學生親自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團結合作精神,盡快地適應國際貿易、物流、報關報驗等崗位的工作要求。
教師通過演示國際貿易業務、報關等的各個環節,包括議價、談判、付款、裝運、通關、保險、索賠等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商品進出口無紙化交易的全過程,感受現代國際電子商務的魅力。
(5)教師要注重知識的更新,增強實際操作技能。外貿單證課程知識面廣、更新快,因而教師要具備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同時教師要利用假期下企業實地鍛煉,積累相關的外貿單證操作經驗,培養雙師型素質。
(6)發揮校企合作優勢。我院自建校以來就開展并堅持著校企合作。在《外貿單證實務》的教學改革中,我們可以繼續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積極聯系外貿企業,與他們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條件。實訓表現出色的學生更可成為外貿企業將來招聘的重點對象。這樣有利于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實操能力。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社會對知識型、實用型和技能型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外貿中的很多做法也會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基于工作過程開展教學,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書面和實踐不脫節,同時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使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課堂的主人,實現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陳貞芳:創新教學模式 提高學生掌握外貿單證技能 職業[J].2009年第6期,16-18
[2]羅興武:試論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課程的整合.職教論壇[J].2008年5月號下,25-28
[3]彭秋香:高職院校單證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6月第12卷,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