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云計算技術是基于互聯網的商業計算模型,其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契機。本文通過對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的分析,研究了云計算在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云計算 中小企業 信息化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企業信息化建設正逐步成為信息化的主體,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已成為當今信息化的重點工作。在現代化企業中,ERP、CRM等軟件應用系統在實際生產應用與管理中占據著重要的戰略地位。然而就中小企業而言,傳統的ERP、CRM項目開發周期長、部署風險高、成本投入大,在很大程度上使眾多中小企業決策者望而卻步。云計算的飛速發展,為廣大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契機。
二、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我國多數中小企業已認識到信息化對企業今后發展所帶來的重要意義,并紛紛建設企業信息化,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現今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無論是從資源利用水平,還是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程度還處于低層次的階段,仍處于起步階段。因而,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仍存在不少問題:
1.資金投入不足。企業信息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軟硬件設施的建設,而且其過程是漫長的。對于資金儲備不足的廣大中小企業而言,在前期投入的資金不能立竿見影的取得成效時,會導致后期資金的投入不足。
2.信息化建設缺少規劃。信息化建設需要整體的布局和規劃,立足于全局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而我國目前多數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其規劃過程普遍存在軟件使用雜亂、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網絡和信息安全考慮不周等問題。
3.缺乏信息技術人才。企業信息化是信息工程和管理工程的有機融合,要將企業信息化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需要有一批信息技術人員的支持。專業的信息人員除掌握信息系統本身的特性外,還必須了解企業本身運作的特點,能夠將信息系統與企業的運行很好的結合起來。由于中小企業受企業實力,如資金、激勵制度、管理水平等制約,很難吸引和培養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三、云計算技術
云計算是一種全新網絡服務方式,將傳統的以桌面為核心的任務處理轉變為以網絡為核心的任務處理,利用互聯網實現自己想要完成的一切處理任務,使網絡成為傳遞服務、計算力和信息的綜合媒介,真正實現按需計算、多人協作。
1.云計算的基本原理。云計算的基本原理為:利用非本地或遠程服務器(集群)的分布式計算機為互聯網用戶提供服務。這使得用戶可以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云計算可以把普通的服務器或者PC連接起來以獲得超級計算機的計算和存儲等功能,但是成本更低,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對軟硬件資源的利用效率。云計算模式中用戶不需要了解服務器在哪里,不用關心內部如何運作,通過高速互聯網就可以透明使用各種資源。
2.云計算的特點。(1)快速滿足業務需求。使用者可直接通過網絡購買服務,省去了購買軟硬件和開發的環節,可以將所有的時間、精力和資金完全投入到業務中去。(2)低成本、綠色節能。在海量數據處理等場景中,云計算以PC集群分布式處理方式替代小型機加盤陣的集中處理方式,可有效降低建設成本;通過虛擬化提高設備利用率,整合現有應用部署,降低設備數量規模、關閉空閑資源,此措施將促進數據中心的綠色節能。(3)提高資源管理效率。云計算采用虛擬化技術使得跨系統的物理資源統一調配、集中運維成為可能;服務器和存儲資源池的專業管理,使維護人員可專注于特定領域的運維,有助于提高運維質量。
四、云計算在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云計算商業模式下中小企業應用模式主要分為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臺即服務)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資金投入不足、信息技術人才缺乏的情況下,建設企業信息化所面臨的成本、個性化、可擴展性等問題。
1. SaaS。SaaS模式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要向軟件廠商定制或租用適合自己的應用軟件,通過租用方式使用基于Web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而軟件廠商則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服務器或服務器集群上,通過互聯網提供軟件給用戶,并負責管理和維護軟件。在這種模式下,客戶不再像傳統模式那樣花費大量投資用于硬件、軟件、人員,而只需要支出一定的租賃服務費用,通過互聯網便可以享受相應的硬件、軟件和維護服務,享有軟件使用權和不斷升級。
對于許多中小型企業來說,為了減少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SaaS模式是采用先進技術的最好途徑,它消除了企業購買、構建和維護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的需要。目前我國SaaS企業應用中更多的是只利用SaaS的部分解決方案而不是整體的SaaS架構,而企業對SaaS模式的顧忌主要來自于其安全性的保障。相對中小企業而言,數據的敏感性分類差,往往全部數據集中存放;SaaS供應商難于分辨敏感性等級,而且其自身存在程序漏洞或特權用戶泄露的可能性。針對這一點,SaaS供應商可以將所有數據,包括有管理權限的訪問,都記錄下來,并定期審計;利用私有云確保SaaS的應用體系結構和數據模型設計中正確的數據隔離;使用強大的密碼保護,以確保在數據訪問上的控制。
2. PaaS。PaaS是提供開發環境、服務器平臺、硬件資源等服務給用戶,用戶可以在服務提供商的基礎架構基礎上開發開發程序并通過互聯網和其服務器傳給其他用戶。PaaS能給客戶帶來更高性能、更個性化的服務,能夠提供企業或個人定制研發的中間件平臺,提供應用軟件開發、數據庫、應用服務器、試驗、托管及應用服務,為個人用戶或企業的團隊協作。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企業自主開發企業管理軟件也是信息化建設的另一種重要途徑。其形式可以通過企業租用PaaS服務提供商的開發平臺和運行環境,并利用該平臺自行開發信息系統。使用PaaS開發平臺,對開發人員的技術要求不高,用戶不需要任何編程即可開發企業管理軟件,并可立即在線運行。各個企業自身的業務流程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利用PaaS模式開發企業管理軟件可充分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此外,PaaS投資和實施成本低,不需要企業單獨出資購買服務器和開發軟件。
參考文獻:
[1]仝若貝: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問題及對策[J].改革與開放,2009(4):102-103
[2]王鵬:走近云計算.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