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和諧校園 構建 校園文化
建設和諧校園是促進學校健康、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是增強校園創造活力的現實需要,是實現校園安定的現實需要。和諧的校園文化應該具有先進性、開放性、輻射性、導向性和實踐性。
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我們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構建和諧校園,我們要打造和諧的學生群體、人際關系、校園文化,堅定不移地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提高教學質量是根本,這是構建和諧校園最重要的基礎。構建和諧校園我們必須一心一意地抓發展,聚精會神地搞改革,與時俱進,這為構建和諧校園奠定了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人際關系被稱為人世間最復雜的關系,學校也不例外。從橫向看,有領導集體的人際關系、教師集體的人際關系和學生集體的人際關系;從縱向看,有領導和教師、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家長、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等。領導集體的人際關系直接影響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間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實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學校的管理活動中始終貫徹“平等、尊重、合作、發展”為基本內涵的人本思想,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育工作者應以“俯身甘為孺子牛”的情懷,為學生的學業成才、健康成長、精神成人和事業成功、無私奉獻,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學生在學校中的主體地位。
一、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的理念
不少人認為終身學習是建立和諧社會的措施,是師生“人格完滿發展”的動力。通過終身學習,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不斷豐富自己、完善自己,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生動、有個性地發展。
二、教育就是服務的理念
從學校內部關系來看,教導處、德育處、后勤處等部門都是為教學第一線提供服務的。首先是校長為教師的發展服務,校長要把學校看作是教師成長、成才的園地。其次是教師要確立“學生發展至上”的觀念。教師要具備全面、深入、科學、藝術地了解學生需求的基本功,要實施個性化的教學,順應每個學生的本性,力爭使每位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長。
三、管理是開發和促進教育的理念
學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即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以往,管理主要是行政命令,是控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本觀念的形成,從生命視覺改進學校管理,使學校管理不僅是控制、協調,更是開發和促進,把學校管理推向新的境界,即創建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圍。要充分開發各種資源,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把學校建成為教師和學生發展的基地,把學校辦成教師和學生實現人生目標的綠洲。
構建和諧校園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是一個需要隨著教學、科研和學校的發展而不斷推進的過程,更是一個長遠的征程和永恒的主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參與和不懈努力。構建和諧校園,是現代教育的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