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在社會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世界許多國家都十分注重未來公民的信息素養培養,把信息技術教育列入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計劃。信息能力整合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交叉性、繼承性、綜合性,并具有相對獨立的特點,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加強音樂教師的信息能力整合策略。
關鍵詞:音樂教師 信息 能力 整合
日本學者增田米二在《信息社會給教育的影響》一文中指出:“信息社會的教育方針是培養會生產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人,信息社會的教育亦可稱信息能力教育。”信息素養作為一種高級的認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起,構成了人類進行知識創新和學會如何學習的基礎。
音樂教師的信息整合策略包含多方面的內容:掌握音樂信息傳播理論知識和方法、音樂教育信息意識的導向和培養、獲取音樂教育信息能力的培養、信息技術整合于音樂教學的能力培養、音樂信息傳播的心理教育能力以及音樂信息傳播道德教育能力的培養等。筆者將從信息資源的整合以及信息傳播能力兩個方面,探索音樂教師信息能力整合策略的思路。
一、信息資源的整合
1.篩選和梳理網上的有關音樂教育的信息
利用互聯網下載教學資料,組織教師搜索國內外各大教育網站,下載有助于音樂教學的資料,把優秀的教育網站,放在學校服務器上,開發充實學校網站主頁,在校級網站的首頁提供一些著名網站的鏈接,建設適用的音樂教育網站和信息資料庫,讓廣大師生可以方便地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邀游,對優秀的站點應做出特殊標記,以供師生重點瀏覽學習。在音樂和音樂教育界眾多專家和前輩的支持下,網聚了一群熱衷于音樂事業、教育事業和軟件事業的有心者。
2.發掘、整理學校和有關部門的音樂教育信息資源
完善校內圖書館資源庫,添置各類教學光盤資料,積極自制教學輔助軟件,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制作適合課堂教學的輔助課件供廣大師生采用。
3.鼓勵教師運用計算機進行音樂教育教學管理
教師建立自己的學生檔案庫,及時更新、豐富學生的信息庫,以便分析、掌握學生的學習音樂的心理以及思想道德的發展動向,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為其以后的音樂教學提供依據。
二、音樂教師信息傳播能力的兩個層面
第一層面:樹立新的音樂教育理念。
樹立適應信息時代的音樂教育理念是音樂教師的信息能力培養的靈魂,使音樂教師認識到社會已經進入音樂信息傳播時代,從根本上認識到提高自身對音樂新信息掌握能力的迫切性、認識到吸收新的音樂教學信息的重要性;樹立全新的時空觀;學會利用大眾傳播媒介認識世界,使教師走出傳統的音樂教學思維和習慣,加強對學習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意識,形成牢固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觀念。
第二層面:把信息教育運用到音樂課堂教學之中。
信息化教學環境的特點歸納起來有:教學過程的智能化;信息顯示的多樣化;信息處理的數字化;信息傳輸的網絡化;交互界面圖形化。把信息素養的精神、意圖整合到音樂課程和教學的要求中去,貫穿于整個音樂教學活動的始終,使學生從小受到信息知識的熏陶和信息能力的培養。運用電腦和網絡資源,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將圖、文、聲、像、樂等形式結合起來,實現著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
音樂教師應重視教給學生多種形式、多種方式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徑有:(1)上網查尋;(2)到圖書館查閱;(3)在家庭藏書中尋找;(4)到書店查閱;(5)從報刊雜志上了解;(6)從廣播電視節目中收聽收看;(7)向他人咨詢;(8)參觀展覽;(9)參觀博物館、科技館;(10)參加各種活動,等等。如上音樂欣賞課《藍色多瑙河》時,事先布置同學們課前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把音樂作品的作者、背景等音樂內容的信息收集并儲存,課堂上傳遞、交流從什么角度去聽賞曲子,課后運用已收集的音樂信息去學寫音樂評論、用欣賞課上學到的音樂分析方法去指導創作歌曲。
研究性的音樂學習資源成了學生的主動獵取的認知對象,成為學生用來獲取知識、進行信息交流與傳遞、數據處理及思想表達的學習手段。這既強化學生的音樂信息傳播的意識,培養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自信,也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在學校、年級、班里,少先隊等活動中,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為同學們搭建展示自我對音樂信息運用能力的舞臺,有利于將音樂信息活動遷移到同學們的其它學習活動中去,有利于學生整體信息素養的發展。
總地說來,音樂教師應該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能,學會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軟件,更重要的是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和強化信息意識,開發和利用網上信息為教學服務,才能努力創設培養信息素養的學習環境,組織引導學生使用多媒體手段,全方位地感知,認識學習對象,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音樂教師的信息能力整合經歷信息接受、信息控制、信息創造三級發展水平,音樂教師的信息能力水平的提高是與其發展過程相伴相生的。職前培養階段的高師生和新任教師的信息能力處于生成階段;伴隨音樂教師在實踐中經受不斷的錘煉,其音樂信息傳播能力逐漸提高,將生成階段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并且在情感態度上日益趨于成熟;創造階段是音樂教師的對信息運用能力發展的最高階段,此時的音樂教師能夠從全局、宏觀的視角思考和設計音樂課堂教學,有效地控制信息。
音樂教師的信息整合策略是教師信息能力發展過程中兩個連續的階段,只是教師前后兩個階段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充分發揮網絡的整體優勢,提高網絡的輻射功能,拓展音樂教學及交流、展示的空間,系統性地、整體性地、全方位性地展開對音樂課程如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策略性研究,以加快音樂教學改革的步伐,推進音樂課程的現代化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1]中國音樂教育.
[2]劉儒德.信息技術與教育相整合的進程.1997.
[3]管建華.二十一世紀中國音樂教育課程改革與文化.
[4]梁全進.試論發展優勢智能與創新課堂教學.基礎教育研究,2001,(9).
[5][美]卡羅林#8226;查普曼著.郅庭瑾譯.在課堂上開發多元智能.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6]戴定澄.音樂教育展望[C].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