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目前外語院系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之一,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就是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教學體系是指與專業課程體系相對應的實踐技能訓練體系。它是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支撐。教育市場激烈競爭的形勢告訴我們,以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外語實踐教學勢在必行。本文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對外語專業的實踐教學提出了構想與方法。
關鍵詞:知行統一 外語專業 實踐教學
一、前言
知識來源于實踐,能力來自于實踐,素質更需要在實踐中養成。實踐教學環節是高等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十分重要,關系到整體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英語專業教學大綱規定:“課堂教學要與學生的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應以課堂課堂教學的內容為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活動應面向全體學生,注意發展個性,提倡人人參,培養合作精神。除參加校內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外,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外語學科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外語實踐教學有其明顯的優越性和必要性。
二、實踐教學的內涵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實踐教學應當包括課內理論教學之外的任何實驗、實踐類教學。換句話來說,“外語實踐教學在總體上可以分為校內實驗教學、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外語實踐教學有多種形式,比如校內英語角活動、英語文化周活動、英語藝術節活動、讀書報告活動、撰寫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等活動。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實際上就是要做到知行統一。
三、外語實踐教學的理論依據
語言學家詹姆斯#8226;卡明斯將語言水平分為兩個層面,即認知或學術語言水平以及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技巧。前者指語言學習者在缺少人際交流的語境中所達到的、在課堂練習或測試中以語言形式為中心使用的技巧;而后者則是指語言學習者人際思想交流的能力。后來卡明斯又提出了“弱語境”和“強語境”的理論觀點。他認為,課堂教學的主要部分屬于“弱語境”范疇,而人際間面對面的交際則屬于“強語境”的范疇。相比之下,強語境能使學習者獲得的語言技巧更直接、更有效一些。實際上,強語境就是指作為課堂教學之延伸和補充的課外實踐教學平臺。因此,搞好外語教學,既要重視“弱語境”的課堂教學,更要盡可能多的組織學生參加“強語境”中的語言實踐活動以獲得更多更有用的語言輸入,從而更有效地內化所學語言。為此,根據教學大綱和培養計劃的要求,在教師指導下定期開展層次不同的實踐教學活動就顯得十分必要。現在,我校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實行了“三加一”的培養模式,這實際上是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的重大舉措。
四、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主要做法
外語系一直重視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實踐活動大大超出了培養計劃規定的語言實習、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等三項課外教學活動。我們還采取了其他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做法。
1.外語角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外學習生活,加強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我們充分利用外教資源,每周定期的舉辦英語角和日語角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大膽開口講外語,提高了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加強了同學們之間的彼此溝通。此項活動也有我系青年教學積極參加,加強了師生間的聯系。
2.全真外語周活動
截止今年,我們連續舉辦了三屆“全真外語周”活動,此活動內容十分豐富,主要有語音大賽、歌曲大賽、演講大賽和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該活動參與者并不局限于外語系的學生,其他各系的同學也都踴躍參加。通過活動,同學們大大提高了語言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好外語的信心。
3.外語小品比賽
為了增強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力和交際能力,外語系每年都舉辦小品比賽,參加比賽的演員來自全校各系同學。他們表演的小品,有的是來自外國名著,有的甚至于是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原創的。這種活動也非常受同學們的歡迎。
4.參加各種校外競賽活動
組織本系或全校同學參加校外競賽活動十分豐富。比如,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河北省高校外語演講大賽、外研杯全國辯論賽、亞洲大學英語辯論賽、東北亞國際英語辯論賽等,顯然,有的比賽的層次是很高的。我校選手在各種比賽中多次獲得大獎,尤其是英語辯論賽,為提高我校的知名度作出了貢獻。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由以上可以看出,校內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豐富多彩,也卓有成效,但還有不足之處。外語系的校外實習基地在數量上還偏少。不能滿足我系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等活動的要求。今后要加強和外界的聯系,爭取再建立幾個實習基地。
六、結束語
在2010年7月13日-14日舉行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多樣化、個性化、創新型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環境和機制,著力培養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特別是要高度重視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加強勞動教育,著力提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加快改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狀況。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觀念貫穿教育全過程、貫穿社會各行各業,把培養人的創造性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有機統一起來,推進小學、中學、大學有機銜接,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加強學校之間、校企之間、學校和科研機構之間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種聯合培養方式,更加重視打牢創新基礎、倡導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活力,更加重視發展創新文化、完善創新機制、營造創新氛圍,大幅提高教育培養創新人才能力和水平。”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學質量離不開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把各個環節落到實處,必須大力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每一個實踐教學環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英語專業教學大綱[M].
[2]胡國洪.論外語實踐教學三個環節的建設[J].成都大學學報,2008,(5).
[3]段成.高校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瘋狂英語,2010,(9).
[4]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