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聽力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分析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關鍵詞:大學英語 教學方法 聽力
眾所周知,大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包括五個方面,聽、說、讀、寫、譯,其中,聽力位居其首,可見聽力的重要性。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聽力都是弱項,很多學生通過多年英語學習后能夠看得懂文字,卻聽不到聲音,更張不開口說英語,形成了“啞巴英語”。對于教師來說,聽力教學也是非常困難的。影響學生聽力水平提高的因素有很多,如背景知識、語言學習經驗及外語水平、學生的記憶力和注意力、外界因素,等等。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不利于聽力教學有效進行的因素。
一、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聽力課不感興趣
受傳統(tǒng)教學和高考的影響,學生都比較重視語法和詞匯,學生在上中學時很少有機會上聽力課。因此,很多大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后不適應大學英語教學,在中學時不注重發(fā)音,語音面貌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聽力障礙,長期以來對聽力課不感興趣。
2.聽力課時少
大學英語課在課時安排上比較少,每周只有一次,聽力教學更是少之又少,一個月只有一次,多的也只有兩次,學習效果不好。
3.合班上課
大學英語課大部分都是合班授課,合班授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授課的手段、方式及風格,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很多活動難以展開,教學效果不好,造成學生的聽力水平參差不齊,使得整體英語聽力水平不能有大的提高。聽力課老師只能采用單調的聽,影響了授課質量和學生學習興趣。
盡管以上影響聽力教學的因素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是存在的,但是大學英語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從現(xiàn)狀出發(fā),從教學本身出發(fā)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水平。
二、提高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水平的途徑
1.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聽力理解
語言是人際交往的工具,而不是一個孤立的結構體系。有很多人把聽誤解為僅僅是練聽力和口語的方法。其實,聽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聽是積累詞匯的最佳途徑、聽是積累句型的最佳途徑、聽是學習語法的最佳途徑,聽是學習語言的最原始、最自然、最基本、最有效、最正確的途徑。因此,聽力教學不應該僅僅是只聽清一個音、某一個單詞或句子,而是應該理解說話者的意圖和有效的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因此,聽力理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學生只有正確的認識聽力理解才會重視聽力,才會學好聽力。
2.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聽力的興趣
興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zhí)著地去探索,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適時地播放原聲英語電影、名人演講,英文歌等,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聽力的興趣。
3.注重學生聽力理解的階段性
教師在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時,首先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技能。一個學習英語的學生在聽力理解方面大致要經歷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學生聽到一串聲音,對內容毫無理解。在這一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聽、常聽,從而使學生對英語語音、音調產生一種語感,這種語感不僅對學生的發(fā)音有利,更重要的是學生會因此逐漸習慣英語的正常語流。第二階段,學生可以在一串聲音中辨別出一些孤立的、內容相關聯(lián)的單詞。這個階段,學生最大的收獲可能是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聽力習慣,例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生詞,教師要注意讓學生不要產生緊張和煩躁情緒,而是讓學生發(fā)展抓大意、從上下文猜內容的能力。第三階段,學生可以在語流中辨別出短語或句型,并通過短語的句型對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談話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理解。這一階段,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句子或短文內容的能力。第四階段,學生能在語流中辨認出分句或句子,并知其含義,對所談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一階段,學生的困難往往是掌握與某些題材有關的詞匯不足,教師應使學生大量接觸與這些題材有關的錄音,并反復多次地聽圍繞某一題材的不同錄音材料,使學生從上下文所提供的線索中猜出生詞的意思,逐漸擴大詞匯量。第五階段,學生能連貫聽懂所談的內容。當然,即使學生的聽力已達到第五階段,但隨著題材、內容的變化,學生往往還會回到第三、第四階段。要使學生在多數(shù)情況下做第五階段的聽者,則需要幫助他們不斷吸收新詞、新知識。
4.加強學生聽力技能的培養(yǎng)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學生的聽力理解技能的培養(yǎng)。最初學生可以通過辯音練習,逐步上升到詞匯、詞組、句子,進而到篇章的理解。學生可以通過辯音練習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逐漸地抓住內容,開始對聽到的信息進行分析、選擇,進而理解整個語篇的含義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采取背誦與聽寫結合、精聽與泛聽結合、聽說結合、視聽結合、朗讀跟讀結合、模仿、速記等方法加強學生聽力技能的培養(yǎng)。
同時,預測能力也是極為重要的聽力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可以通過語境對對方說出的話或說話意圖進行判斷和預測。這種能力是需要多方面技能的。例如,相關的背景知識,對相關問題的了解程度,對各方面事物的涉獵;除此之外,對各種英語語音的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語調。因為,在平時的交談中語調是說話者表達意義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時候,說出的話語可以通過語調的變化產生完全相反的意思。因此,學會必須學會在英語的語境中正確地分析和判斷。另外,就是路標詞(關鍵詞)的出現(xiàn),例如,in fact表示轉折,下一句話一定是與前面說出的事實不相符的,of course的后面大都有but的出現(xiàn)等等。通過這樣的詞匯也可以達到良好的預測效果,而這些效果的取得都需要平時教師在課堂上經常且細致地進行訓練。
5.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電教設備和學習條件
課程內容可以做成PowerPoint課件形式,同時可以在里面插入很多形式的輔助手段來增強學生的理解。例如,加入文件、圖片、影像、聲音等。還應充分利用其中的設施,如放像機、VCD或DVD,放些電影、電視片和專門為聽力課或視聽課編制的教學片。對材料中的語言與文化難點應設計練習、增加趣味性的視聽練習。例如,只放像而不放音,讓學生看完有關片段后對片中人物所說的話進行猜測,同時放音像讓學生檢查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再如,畫面定格,要學生預測畫面人物所說的話。還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在課堂以外的時間,也應該開放語音室、多媒體教室作為學生課余練習的場所。課后讓學生在業(yè)余時間收聽英語廣播電臺(如BBC、VOA、NHK等)或收看電視片。還可給學生留一些課外的聽力任務,以此來加強學生的聽力理解技能。
總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水平的提高是一個漫長、復雜的過程,英語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優(yōu)化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教會學生運用一定的聽力技巧,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蔡基剛.轉型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1).
[2]潘淑敏.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Road to Success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課題名稱: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幼專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