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寫作教師本身素質是寫作課成功的關鍵。對于高校寫作教師來說,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滿足教學的需要。本文從高校寫作教師必須具備的四種基本素養入手,以尋找提高素質的最佳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高校 寫作教師 基本素質
作為寫作課的主導者和傳薪者的高校寫作教師,其本身的素質是寫作課能否成功的關鍵,也是學生能否真正學會寫作的根本條件。尤其是在網絡時代,計算機技術給寫作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對寫作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寫作教師,其必須具備的素質從大的方面來說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本身應具備專業的熱愛和奉獻精神;二是擁有所從事專業的豐厚學識知識和能力;三是不斷更新觀念以面對新形勢新技術的挑戰;四是注重實踐,將教學和科研結合起來。下面就從這四個方面對高校寫作教師的素質進行分析。
一、堅定的崗位意識和奉獻精神
教學態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性因素。作為寫作學教師,如果沒有端正認真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工作中拖沓應付,哪怕他學富五車妙筆生花口若懸河也無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稱不上是一個合格的寫作學教師。
二、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知識的海洋浩瀚無垠,而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所以寫作學教師首先要“定位”,即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確立專攻方向。寫作課教師的業務學習定位在寫作理論與相關的學科理論上。有堅實的知識基礎和較多的知識儲備還不夠,教師還需對其知識結構進行“優化”,即按照學生專業和課程培養目標等方面的要求運用科學的方法把不同學科內容有機地結合于專門寫作之中以此來優化知識結構。教師掌握了相關學科知識,有著優化的知識結構,就能更好地發揮這一指導作用。
1.掌握寫作學理論知識
高校寫作教師首先要具備的素質就是對寫作學理論知識要充分地掌握。寫作學的理論知識提煉和歸納于寫作實踐,反映了寫作的規律和本質,是認識寫作的關鍵。高校寫作教師要教授給學生的首先就是這些規律和原理,使他們了解寫作規律,懂得創作方法和途徑,為他們寫作實踐打下基礎。如果高校寫作教師本身對這些規律毫無所知,無法指導學生完成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和選擇材料。
提高理論知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對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使之形成一個體系。二是要不斷地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新的理論知識,新的教學方法,補充到原有的知識理論體系當中去,使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方法是站在本專業較新、較前沿的位置。三是利用自己的寫作實踐和寫作教學實踐,歸納出符合自己創作實際和學生實際的新理論,新方法。
2.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
語言文字是寫作的材料,也是文學作品的載體,寫作的過程就是語言文字的選擇、組合、搭配的過程。寫作課教師來說,要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規律,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法知識、修辭知識。其次,高校寫作教師還要不斷地錘煉自己的語言和句子的應用,知道如何選擇恰當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如何使用正確的句子來傳達自己的思想,避免望文生義。其三,要使用規范的語言和文字,使用的語言文字是規范的,符合語法要求的,是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不能用一些生造詞、少用網絡語言。其四,要掌握和正確規范地使用標點符號。
3.較深的文學造詣
對于高校寫作教師來說,教的是寫作,寫出來的是文章。因而對于高校寫作教師來說,文學造詣是高校寫作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高校寫作教師在寫作教授的過程中也要求能夠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和教授風格,這些都需要寫作教師加強自己的文學素養。
首先,要對文學的理論知識有所了解,知道一些理論的常識,知道各類文章的特點。其次,要了解一些名篇佳作和著名的作家,這既能夠加強自己的文學修養,同時也能夠為自己的寫作教學服務。其三,要對現有的文學發展有個大體的了解,知道文學發展的趨勢,知道寫作創作的發展趨勢,緊跟時代的步伐,才可以避免固步自封。
4.較強的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對于一個高校寫作教師來說是不可豁缺的一種基本能力和素質。一個自己不能寫作的人,如何去教別人寫作呢?寫作不僅可以加深教師本身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還可以給學生起到示范和榜樣的作用,引起學生更大的興趣,使高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提高寫作能力首先在于克服畏難情緒和偷懶的心理。其次,要培養寫作興趣,養成經常寫作的好習慣。其三,定期翻閱自己過去寫過的文章進行修改,分析原因,在這樣的過程中寫作能力會得到逐步的提高。其四,廣泛閱讀,博采眾長。借鑒和吸取名篇佳作的成功經驗,提高寫作能力。
三、不斷更新觀念,以應對新形勢對教師的高要求
不斷更新觀念是教師必備的素質之。一個合格的專門寫作課教師應該根據社會的需要及時調整個人的心態,努力培養個人對所授課目的興趣,把社會需要作為自己不斷學習的動力。首要的是清除教師心理上的學科壁壘,開放觀念。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涉獵本專業以外的知識,才能使其教學有充分的回旋余地。
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下的寫作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支撐工具,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的優化組合的新型寫作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以與傳統教學大相徑庭的面貌給寫作學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第一,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力。教師要熟悉多媒體計算機使用技術,要基本具備搜尋網上資源、制作CAI課件、與學生網上交流的能力。
第二,教師必須具備組織、協調多媒體網絡課堂的能力。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教師要有效運用多媒體課件去啟發、引導學生參與教學討論,要組織好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還要利用教師操作平臺或一定的軟件程序協調師生之間的交互對話,要有效控制學生的上網空間,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注重實踐,教科研相結合
寫作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要全面提高專門寫作課教師的個體水平及綜合能力,實踐的作用舉足輕重。
靜態分析寫作課教師的實踐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堂下實踐。包括:下水練習,經常地系統地訓練自我的寫作技能;下海實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體驗生活的發展變化、調查有關部門及行業的情況
第二階段為堂上實踐,即教學實踐。教師把實戰經驗融入理論講授,解決學生心中疑難:(1)課堂語言表達貼近成人學生的生活及所學專業,有一定的生動性和準確性。(2)切合實際需要突出重點與難點,對解決實際問題有一定的啟發性。
第三階段是科研實踐,對相關學科進行分析綜合,撰寫科研論文。教學與科研歷來相輔相成,把一定專業性的工作實踐與寫作理論結合起來的教學實踐作再一次的升華,完成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過程,與此同時又進行著新的寫作實踐。
總之,寫作課教師要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經常地自覺地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深入實踐,做到與時代發展和社會變化同步。
參考文獻:
[1]趙麗光.高校寫作教師應具備的學識素質與提高途徑初探[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2).
[2]楊棣.信息網絡化:高校應用寫作教學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