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業心理品質是對創業者在創業實踐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起調節作用的個性心理特征,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基礎上形成的綜合心理素質。本文從創業心理產生機制入手,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心理的產生過程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學生創業 心理模型
目前,學術界對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主要集中于創業心理品質的現狀分析和培養路徑探討,而對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的內在結構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還很少。本文在借鑒已有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系統分析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的影響因素,并從內驅力理論入手對大學生創業心理產生過程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不爭的事實: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的困境
高校擴招后,我國大學生人數增速極其迅猛,就業形勢日益嚴峻。201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631萬人,比2009年增長了20萬人,整體增長趨緩。教育部2011年高校就業目標工作任務也將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納入工作重點。與此相比,社會需求增長緩慢,需求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高職院校建設發展的關鍵。從社會環境看,在社會上存在“用人高消費”情況下,高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不如本科生、研究生,甚至不如中職生。關于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比較公認的說法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從調查情況來看,出于生存的壓力,許多高職畢業生從事的是初中畢業生就可以勝任的普通工作崗位,或者與沒有學歷的打工者處在一個職業群體中。工作待遇低于高職教育期盼,用非所學。
從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生源現狀和畢業生的價值取向看,部分畢業生創業心理浮躁,功利主義傾向明顯,追求高收入,以經濟價值來衡量個人價值。以報酬的多少作為擇業的唯一標準,錯過很多適合自己發展的就業機會。同時,高職畢業生普遍綜合素質不高,很多學生從小生活在比較安逸舒適的環境中,動手自立能力差;安于現狀不求進取,導致了在求職就業中的弱勢地位。
二、被忽視的問題: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心理現狀
創業心理素質,既可以指人的素質中有待開發的創業心理素質潛能,又指已經內化形成的人的創業心理素質;既可以指個體創業心理素質,也可以指群體創業心理素質。
1.信念中缺乏堅定和理性認識
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畢業生實際進行創業的不到2%。絕大多數大學生之所以未進入創業天地,主要是缺乏對創業的理性認識。他們當中,有的人有畏難心理,認為創業高不可攀,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邁出創業的第一步;有的人有無助心理,想創業但缺乏足夠的創業能力,不知道如何去創業;有的學生盲目樂觀,好像人人都適合創業和有能力創業,對創業的期望值很高;還有的學生因找不到工作,才被迫選擇創業,把創業當作規避就業的手段之一。
2.激情中缺乏耐心和頑強意志
一方面,當前高職大學生創業者缺乏一顆持之以恒的進取心。他們雖然聰明靈活,但依賴性強;雖然有理想抱負,但抗挫折能力不強,所以一旦在創業過程中遭遇困難和挫折,往往情緒低落,無法自拔,一蹶不振。另一方面,缺乏自律的堅定意志。市場經濟是道德經濟,市場垂青遵守游戲規則的人,違規獲利者也許能暫時成功,然而最后的成功應屬于以德獲譽、以誠取信的人,最后的成功,不僅是創業的成功,也應是做人的成功。
3.創新中缺乏經驗和魄力
高職大學生們雖有創新精神但缺少經驗,對行業的運作規律、要求、技術、管理都不太熟悉。有的大學生自卑膽怯、患得患失,不愿為也不敢為,缺少果斷嘗試的膽識,嚴重阻滯了創業向成功的方向發展。
三、一個概念:創業心理的構成
國內一些學者在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大學生創業者的心理品質進行了探討。韓力爭將大學生的創業心理素質歸納為四個維度:創業動機、創業能力、創業人格和創業相關知識。賈少華通過對高職院校畢業生創業者的跟蹤調查和訪談,認為創業心理品質包括:不斷堅持、頑強不屈;腳踏實地、甘于平凡;勤于學習、自省自修;自信無畏、樂觀豁達;開拓創新、膽大心細;善于溝通、為人熱情;認真做人、誠信經營等。楊穎分析了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的特征,包括開拓創新、競爭進取;自信果斷、堅持不懈;樂觀開朗、沉著應對、團結協作、踏實肯干等。劉旭認為大學生的創業心理品質應包括創業信念、創業意志和創業個性等內容。余可發認為,大學生應具備不畏困難、不怕挫折、能夠與他人及社會和睦相處等良好的心理素質。總體而言,由于研究視角的差異,不同學者對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內在結構的研究還存在較大的差異,尚未取得一致的認識。
借鑒上述研究成果,并結合對部分成功大學生創業者的訪談,本文認為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創業心理構建主要應包括期望、自我效能感、能力、興趣4個方面。
四、一個心理模型:創業心理的產生過程
根據驅力降低理論,通過整合創業動機因素、個體認知因素及環境因素,并分析各因素對個體心理的影響,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創業心理產生模型(圖1)。該模型表明:
圖1 創業心理產生模型
創業心理產生是一個可控制的過程。創業心理產生過程包括成功體驗、創業喚起和創業心理的產生三個階段。通過心理訓練有針對性的對自我效能感、個人期望、能力、興趣進行統合,以獲得成功體驗從而喚起對創業的渴望,在外部環境和機會的作用下,就產生創業心理。
創業喚起因素影響創業機會識別、創業心理產生,而外部環境因素一方面通過直接作用創業機會識別影響創業心理產生,另一方面通過調節創業喚起因素、認知因素對創業機會識別、創業心理產生影響。
創業心理成功體驗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團體心理訓練活動對自我效能感、個人期望、能力、興趣進行有機統合,有針對性的獲得創業人格特質因素和認知因素,并在不同類型的活動中,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以喚起創業心理。
具備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是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心理基礎。創業心理品質的培養是一項牽涉面廣的復雜系統工程,還需要政府、高校、家庭以及大學生本人等多主體的共同長期努力。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文件.
[2]教育部.關于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
[3]黃志剛,張漢龍,孟鷹.大學生創業現況分析及發展對策[J].科技廣場,2005,(9).
[4]董紅燕,徐雙俊.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探究[J].埠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5]韓力爭.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調查與思考[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
[6]楊穎,伊影秋.大學生創業心理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科教文匯,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