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鋼琴教育領域教育模式眾多,卻沒有一個完整全方面、科學、指導性的教育模式,相對起來顯得比較雜亂無章。本文簡單對綜合性的鋼琴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鋼琴教學 措施 問題
在實際的鋼琴教學中,成人鋼琴教學分為成人職業鋼琴教學和成人非職業成人鋼琴教學兩種不同的教學體系。成人職業鋼琴教學的教學目的重點在于培養職業鋼琴工作者,鋼琴教師,鋼琴伴奏或中小學音樂教師,都是以培養成人鋼琴學生的職業技能為教學目的。非職業成人鋼琴教學是以學習鋼琴為滿足個人興趣愛好,以促進個人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和自我人格完善為教學目的。前者是為了培養受教育者的實際工作能力,使其進一步社會化,后者是在尊重學習者的個性自由基礎上幫助其提高全面修養和綜合素質。鋼琴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并以培養學生掌握演奏技能,掌握對音樂感受、表現、創造能力為目的的一種教育活動。綜合職業能力是指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有過硬的職業技能,能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并具備一定的創業意識。
一、鋼琴教學中常見的錯誤
1.僵硬
手腕僵硬,肩臂僵硬,彈奏時腕、臂發酸。這是許多程度較高的學生也會出現的問題,這同緊張與急于求成有關,不予克服就會構成限度,使學生水平難以進一步提高。解決的辦法是:第一吊臂、落指練習。這對于初學者來說尤為重要。由肩起動,自然地抬臂,腕部放松,使手部自然下垂,隨后自然落特,同時要有意念,把手的重量聚集到指尖的感覺,同時保持好手形。要注意的是:(1)做落臂練習時,可以在一個八度或二個八度之間進行,落臂位置的不同可以使肩、大臂放松。落臂下來以后,保持好手形,手腕由內向外作4拍的旋轉,此時體會腕肩的放松。(2)作跳音練習也是很好的方法。作跳音練習時,要求要用上大臂的控制、手指的主動靈敏的觸鍵。
2.急躁
很多學生在彈奏鋼琴時,只注重練習技巧,在觸鍵方法和技巧上不夠重視,對自己彈奏出來的音色理解不夠,對不同時代、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風格把握不好。所以應該先建立學生內心的聽覺:鍵盤演奏是聲音的藝術,耳朵的敏感和準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依靠傾聽才能找到彈出所需要的聲音技巧,訓練學生在鋼琴上體會多層次的聲音。指導學生廣泛大量地傾聽好的演奏,不單是聽鋼琴演奏,還要多聽交響樂、聲樂,建立內心的層次感,同時啟發學生關注周圍自然界的聲音,總之善于傾聽與辨別聲音是學好音樂的起點;其次是形成學生自己的音樂理解:對演奏曲目的風格研究。這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研究,聲音觸鍵在不同時代、不同時期有不同特點,不同演奏家對同一曲目的不同處理都要在聽覺上有廣泛的了解,才能形成選手自己的音色理解。
二、鋼琴教學的綜合性措施
1.教材的選用
成人鋼琴教學教材要選用具有實用性的教材。成年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像兒童那樣按部就班地十多年的訓練。要以培養音樂的表現力和實際應用為主,在基礎練習方面有針對性地選擇適量的有代表性的音樂文獻,如《哈農鋼琴練指法》《車爾尼599、849》等,同時還可以選用《成年人應用鋼琴教程》(李菊紅編)、《鋼琴基礎教程》(黃佩瑩編)為輔助教材。有目的地選擇或教師自己編著一套《鋼琴即興伴奏》教程。選擇適當的教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成年學生對音樂作品通常已經具有一定的審美力、鑒賞力,在選擇樂曲時應優先的選擇中外名曲。中外名曲旋律優美具有較高的欣賞性,不僅能使學生產生心理上的共鳴,而且會使他們在練習過程中提高興趣,速見成效,從而獲得成就感,以利增強學習的自信心。難易程度要適中,不能讓學生感到難以駕馭。個別基礎較好程度較高的學生的教材選用上適度向專業要求傾斜。
2.鼓勵學生學會傾聽
培養學生用心、用耳傾聽彈奏效果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容易忽略這個環節。教師積極要鼓勵學生聆聽自己和他人所演奏的作品,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問題,并以此找出正確的彈奏效果,不斷積累對音樂風格的把握。如教師布置一個作業,學生通過課后練習,首先聽自己彈奏的錄音效果,查找聽到的和心里實際想要的之間的差距,從而自覺發現自己彈奏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后再通過師生相互演奏、分析、評論等方式找到差距,從而有針對性糾正、練習。這樣,學生既能從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彈奏中學到技能技巧和對作品的理解,又能通過分析、評論獲得豐富的理論知識,進而有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并適應今后的實踐工作。
3.授課的模式
分組教學是根據學生的鋼琴程度和接受能力分成小組上課的方式:它更適用于成人鋼琴教學,其優勢在于分組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在小組課上,由于小組內的學生水平相近,有著共同的練習目標和相同的曲目,時常會出現共同的問題,教師可以就這一問題重點詳細地進行講解分析,這樣有利于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更快地解決問題。另一方面,經過評述個別學生出現的個別問題,也可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有利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防止發生類似錯誤。集體課的優勢在于:有利于將鍵盤和聲、伴奏以共同彈奏的作品分析等內容集中講解,通過將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在個別課中難以詳細講解的共性問題,集中在大課中傳授,能減少分散教學中對這些知識的重復,提高工作效率。傳統的教學一對一能夠因人而異,教師能夠細致而深入地觀察并解決學生鋼琴彈奏中所存在的不同問題,做到因材施教,有較強的針對性。進而又為教學內容的擴展提供了可能,同時也為教師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三、總結
總而言之,我們應時刻告誡我們的學生,情感的表達才是我們要追求的境界,情感的傳達是一項藝術,比起技巧的練習,它需要花費更多的演練,才能達成。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醒學生不要機械式練習,不然的話會使學生的藝術之路無法進行,并會使他們陷入錯誤的泥潭,浪費生命,會與真的大眾共識的音樂相背離。
參考文獻:
[1]蘇日娜.論鋼琴教學之八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
[2]周薇.鋼琴教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一)[J].鋼琴藝術,2005.
[3]孫孝良.鋼琴教學與感覺[J].赤峰學院學報,2005.
[4]孔祥翠.鋼琴教學中的技術訓練與藝術表現[J].中國音樂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