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在各領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一線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探究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計算機教學內容的選擇、提高學生能力等方面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 計算機教學 實踐能力
職業教育的發展與社會生產發展關系日益密切,職校畢業生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到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影響全民族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而計算機做為當今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和發展的重要技能,我們老師必須要在教學中加以重視,并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一、合理安排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內容
計算機科學是一門極其復雜的科學,針對高職院校的特點和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要求我們老師在課程設置中應盡量選擇一些實用技術性強,社會應用頗率高的課程進行設置。具體來說應結合以下兩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教學內容要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只有當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生動力。例如,在實踐課程涉及學生的基礎知識、動手能力和學生積極性,如果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是很好,我們就應引導學生預先加以補習,而當學生已經掌握了相應的內容后,可以再適當地加深難度。總之,任何一門課程總有一部分學生特別有興趣,我們的計算機教學也不例外,學生們的積極性是應該肯定的,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則只有一般興趣,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如有的學生對Word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這時我們可以布置一些類似于班級座位表等與生活相關的內容,學生的積極性就一下提起來了。其次,教學內容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現實工作中因為有了社會競爭的壓力,才讓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有緊迫感。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我們必須圍繞社會需求進行教學,如果不按照社會發展需求進行內容安排和教學,我們只能在前進的道路上碰壁。我們的計算機課程的設置必須切實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來進行,否則我們只會走更多的彎路。
二、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和自學能力培養
大學生特別是剛入校的新生,他們在“應試教育”的引領下,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仍然制約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動性、創造性的發揮。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沒有自己的思想與主見,更缺乏創新與開拓精神,根本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瞬息萬變的發展趨勢。而高校計算機應用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學習的最大特點就是動手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蕎學生的動手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首先,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和自學能力,首先要科學安排實踐教學內容。教師在實踐內容安排上應突出“技術應用性”。處理好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建立將各個環節優化組合的新體系,明確這個體系分哪些層次,各起什么作用,每個層次由哪些環節組成,又各起什么作用,等等。從而制定相關的大綱、實驗(實踐)指導書、CAI課件和硬件設施等。計算機每一時期的主流操作系統和程序設計語言隨著技術的發展在不斷更替,更新教學內容,保留傳統的精華,增設與學科發展相聯系的新知識。同時注意加強各實踐環節在邏輯上和結構上的聯系與綜合,加強設計、制作、維護等綜合技能訓練,使學生在畢業時有若干項綜合技能達到較為精深的程度。這不僅是計算機技術教育形成自身特色的要求,也是舉一反三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前提。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增強高職院校學生對應用創新的自信心和能力。
其次,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在高校計算機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學習和應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以便提高計算機實踐教學質量,實現由實踐能力培養到理論知識補充進而提高實踐能力的目標。例如,在計算機教學中可讓學生進行分組競賽,通過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由教師歸納總結,說明相關的理論知識。另外,通過提出問題,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可以進一步充實與完善學生的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最終通過多學多練,促使學生們盡快掌握計算機知識,熟悉相應技能。此外,計算機知識發展速度非常迅猛,技術不斷更新,這就需要我們產學結合,保證學生能夠掌握最先進、最實際的技能,同時在掌握基本技能與知識的基礎上拓展掌握最新的技能與知識,真正掌握好計算機知識和能力,增加自身將來就業機會與就業競爭力。最后,要改進教學,就要徹底改變“滿堂貫”模式,不要從頭講到尾,不留一點空余時間。因為課堂教學中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學生們精力集中的程度就越來越差,只有適當休息一段時間之后,精力集中的程度又會逐漸回升。因此,要想提高教學效率,課堂內必須合理地留出部分時間給學生。
最后,要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就必須改變教學模式。當前班級教學中“一刀切”的模式使越來越多有獨立思考能力、有創新精神的學生無法適應,直至磨滅了他們的創新精神,這與我們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是相違背的。因此,為了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我們必須要根據每個學生興趣、特長、個性、需要進行教學,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和時間,讓學生學會自學。
三、改革考試與評價方式
根據高職院校教育的特點,在計算機課考試方式上,我們可以打破傳統的單獨筆試的考試方法,采用理論基礎閉卷和上機操作開卷相結合,同時增加學生們個性作品和各階段(模塊)上機操作考核的權重,調整期末總評成績中理論與實際動手操作的比例。在教學過程中加強過程考核,增加平時考核的次數,各實踐操作模塊在平時各單元模塊結束時都要進行考核,實行各單元過關,通過各單元模塊的考核,有利于在各階段和各知識模塊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給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真正掌握使用計算機的技能。
總之,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學校和老師必須要重視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選擇符合學生需要和社會發展需求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適用性,使高職院校學生的計算機能力滿足社會和職業需求,促進他們發展。
參考文獻:
[1]仇雅.論高職院校計算機實踐教學法的應用[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7,(12).
[2]向冬臨.職業高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02).
[3]石朝軍,王淑芬.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研究[J].大眾科學(科學研究與實踐),2007,(19).
[4]李軍龍,劉鵬飛.淺談對當前新形勢下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實踐探索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