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校在晉升高職院校后,外語教學在教學觀念、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方面有相應地調整與轉變,以適應新形勢下國家對高職教學提出的更加重視實用能力培養的需求,提高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涉外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高職教育 英語教學 調整 轉變
我校晉升高職院校以來,招生由原來的雜、亂、差轉為現在的高中統招,生源質量明顯提高,這就使英語教學面臨全面更新。因此,我們在教學觀念、教學目的、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等方面都進行了積極調整與轉變,以適應新形勢下國家對高職教學提出的更加重視實用能力培養的需求,提高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涉外交際的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采用《新編實用英語》(New Practical English)作為教材。每課都有獨立的交際主題,且聽、說、讀、寫、譯諸項技能的培養與訓練都圍繞同一交際話題展開,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
2.進一步克服忽視聽說技能訓練的弱點,加大聽說技能、特別是實用交際能力的訓練,把培養一定的實用口語交際能力作為重要任務。
3.加強對應用文等實用文體閱讀能力的培養,滿足在一線工作的業務人員實際的涉外交際需要。
4.將英語應用能力的訓練具體體現于實用英語能力的培養之中。應用能力既指應用語言基本功的能力,更指把這些基本功運用到實際涉外交際中的能力,即實用能力。應用能力是實用能力的基礎,實用能力則是應用能力的具體體現。
5.認真貫徹“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聽、說、讀、寫、譯并重”和“邊學邊用、學用結合”的原則。
6.“教、學、考”相互照應。《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大綱和樣題》所規定的項目和要求都在教材教學中得到反映和訓練。學完《新編實用英語》第二冊可以參加“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B級考試,學完第四冊可以參加A級考試。
具體到課堂教學,筆者想就聽說讀寫四大模塊分別討論如下:
一、高職英語聽說教學(Talking Face to Face Being All Ears)
“說”(Talking Face to Face)包括兩個緊扣交際主題的對話樣例,供學生學習模仿,并配有五個短小的交際話題模擬練習,使學生邊學邊練。
“聽”(Being All Ears)是對Talking Face to Face的擴大與補充,以體現聽力訓練的范圍要廣于說的訓練的原則,并為閱讀作鋪墊。
聽力課的教學目的是在培養學生聽懂詞與句子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對語篇的理解能力,以及對所聽材料的分析、歸納、綜合和推斷的能力。聽是說的基礎,只有聽懂,才能試圖去表達。聽力的基礎訓練一般分為“單聽”(Micro-Listening)與“整聽”(Macro-Listening)兩部分。前者旨在訓練學生解決聽力的特殊困難,如易混淆的因素、字母、數字、句型等,并為整體訓練打下基礎;后者在于訓練學生全面理解對話和短文,并擴大英語學習者的知識面。
1.讓學生反復聽,直到聽懂為止。精聽(Intensive Listening)永遠是聽力訓練的基礎;而且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積壓太多聽不懂的材料會使學生失去學習動力,所以聽力材料一定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2.多感官吸引學生注意力。要想讓學生認真聽,最好的辦法是邊聽邊記,或者邊聽邊說,即要求學生將所聽內容適當加以記錄或要求學生復述、概括聽到的內容。這樣在進行多種訓練的同時,還可使學生精力集中,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可以給學生聽一些趣味盎然的小對話,小故事,甚至幽默笑話,或者讓學生適當聽些英文歌曲并要求他們邊聽邊記下歌詞原文,等等,以期調動學生積極性,將單純被動的聽變為積極主動的聽。
4.將聽說教學融入到精讀等課的教學中去。如精讀課上,教師對一些重點詞匯及語法講解時通常會舉出一些例句,此時最好不要將所有例句都寫在黑板上,而是通過教師口述要求學生聽懂之后將其記錄下來;同時也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造句并表達出來,這樣在學習詞匯及語法的同時也訓練了聽說。
二、高職英語閱讀教學(Maintaining a Sharp Eye Having Some Fun)
“Maintaining a Sharp Eye”打破先教課文后進行語言訓練的傳統模式,把閱讀作為外語教學訓練的歸結,并通過閱讀開拓眼界,進一步提高語感和交際能力,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充分的條件。
“Having Some Fun”每課選配一個短小精悍的幽默故事,培養學生學習、體味與欣賞英語和英美文化的能力。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要求學生在分析、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鞏固所學的語法知識,擴大詞匯量,掌握語言的思維方式,提高閱讀能力。閱讀過程的本質是讀者對一連串的語言符號進行信息處理、加以理解和接受的過程。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生的感知、釋義能力,在傳授每項閱讀技能前確保學生做好感知能力上的心理準備,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閱讀的趣味性及因材施教的原則。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多種閱讀技能。從閱讀速度上可將其分為精讀(Intensive Reading)、泛讀(Extensive Reading)、快速閱讀(Fast Reading)等;在閱讀材料上可分為詩歌(Poem)、散文(Prose)、小說(Novel)、議論文(Thesis)等;在閱讀任務上可分為閱讀并找出相關信息、閱讀并選擇某個問題的正確答案、閱讀并概括從事某項活動的主要理由、閱讀并確定自己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閱讀并對所閱讀材料進行歸納和解釋等等。
教師只有充分了解閱讀及閱讀教學的特點之后才能把握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高職英語寫作教學(Trying Your Hand)
這一部分又分為應用文寫作(Applied Writing)和一般寫作(General Writing)兩部分。前者培養學生閱讀和模擬套寫《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規定的常用應用文的能力;后者則按句子寫作、功能寫作和篇章寫作等層次進行訓練。寫作的教學目的,是在熟悉某些詞匯及某些語法項目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用英語書面表達思想的能力。寫作可分三階段進行訓練:
1.模仿寫作階段(Imitative Writing)。在寫作的初級階段,應通過大量閱讀,積累、儲存各個領域的表達生動、文字精練、合乎英語習慣的句子和文章,經過消化,使之成為自己寫作時的借鑒和參考。同時,可使用文章中的關鍵詞(Key Word)和主題句(Topic Sentence)對所閱讀的文章用英語進行歸納和總結,寫出它的摘要(Summary)或提綱(Outline)。
2.指定寫作階段(Designative Writing)。這一階段訓練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進行寫作的技能。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盡量用英語記筆記,或每天用英語寫日記,把自己每天想說的話,或所發生的主要事情用英語記下來,天長日久,以達到滴水穿石的效果。
3.自由寫作階段(Free Writing)。這一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寫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他們能自己選題并把握好主題。這時,教師要善于把握住每一個機會,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寫自己喜歡的事物,表達自己的思想。
我們只是在形式上將高職英語分為四大板塊,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四大板塊的教學決非四個獨立個體。比如說,我們可以將聽說教學融入到詞匯及語法的教學當中,也可將詞匯、語法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
[2]新編實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