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楊繼盛《自書年譜》卷考略(中)

2011-01-01 00:00:00高朝英張金棟
文物春秋 2011年3期

【關鍵詞】明代;楊繼盛;自書年譜卷;考略

【摘要】容城楊繼盛抗疏批鱗事傳千古,忠肝義膽,歷來為官宦士子的典范。他在死牢中寫的《年譜》卷“自敘平生四十年險阻艱難,歷歷紙上”, 讀之使人無不動容落淚。其書法瘦硬,落筆縱橫,筆筆挾風霜,字字攝神鬼,凜然之氣直穿紙背,“直與顏魯公《爭坐位》、《祭侄文》各帖同寶貴”。 從古至今,此卷一直深藏秘閣,有幸見到者寥寥,見到者又通讀全文者則少之又少。本文首次刊布了全文與題記,并對相關的幾個問題作了考略。

二、題記與遞藏

(一)題記

《年譜》卷首尾題記凡14人,其中題首者1人,題跋(詩)者10人,觀款者3人。他們多為直隸大吏、名人雅士,人品高尚,學問淵博,下筆成珍,揮毫可范,且奉此卷若神明,故題寫謹嚴規矩,卓犖不凡,附《年譜》卷而傳之久遠。

1、熊枚題首(圖三):

一生坎壈。

嘉慶六年辛酉夏,暫攝督篆。過北河,拜先生祠像,未及見遺稿而行。小春初,以左都御史差次津門,署定興令趙錫蒲遣弟錫書赍稿至。凡紀年、紀事皆恭兄報國、敦信崇義,以及博精律呂、頑起番回,可以天下己任者,匪特忠也。惜乎!所遭不偶耳。卷首畫蓮弁之,非以一生坎壈不污自寫歟?枚敬題此四字,又得二十字詠之。亦若觀之,盥而不薦。云:

也似香蓮界,

心亨有尚身。

身為心外物,用廷杖時,心不亂,身為外物語。

亙古有斯人。

江右后學熊枚拜手。

按,熊枚(?—1808年),字存甫,江西鉛山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鄉試第一,次年成進士,授刑部主事。歷任江蘇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刑部尚書、工部尚書等,曾于嘉慶六年、七年、十年三署直隸總督。

2、 潘應椿跋(圖四):

乾隆癸巳春,應椿于役臺頭,過容城,謁公祠,瞻拜公像,更于公后裔諸生行,可許觀公《自書年譜》半殘破,亟請付好手重裝成卷。按譜中公自識“癸丑年春,書付男應解、應麟收藏”,考公疏上于是年正月十八日,而此卷為三月廿一日書,距公入獄甫兩月,公蓋早以死自矢耳。此后復續綴百三十八行,當是甲寅、乙卯兩年中所書也。應解、應麟,即應尾、應箕小名。譜與今集中所刻小異,刻本故卓吾李氏所定,此其真跡也。惟卷末“欲上書救之”以下八行,筆法迥不類公書,豈后人所增與?嘗考明世廟時,分宜用事,先公劾之者為徐公學詩、沈公煉、王公宗茂,惟公與沈公受禍最烈。沈初謫居保安,保安為今懷來治,祠建其地,應椿令懷且六年,固得常瞻拜其像矣。而今又得拜公祠,睹公遺草,何其幸也。應椿往年曾購得分宜《鈐山堂集》,中有《贈日者顏生》句云:“元無蔡澤輕肥念,不向唐生更問年。”其《有喜致醉》則云:“總叨先德宜昌后,每為身愁欲廢官。”豈知其柄政后,父子濟惡,所為謬戾,竟至于此耶!獨怪當時為之序者,詡其德業文章至比之周、召,擬之《伊訓》、《說命》,雖賢如升庵猶不免,何也?西江人嘗謂余言:“近代官分宜者,往往訪嵩集于其后人,其后人恥為其裔,至不敢自任。”而公則不惟《兩疏》為當時海內傳誦,即今《遺囑》、《年譜》諸稿草直與顏魯公《爭坐位》、《祭侄文》各帖同寶貴,嗚呼!此可以思矣。

乾隆三十九年太歲在闕逢敦詳陽月,懷來令歙州潘應椿謹識。

按,潘應椿(1734年-?),歙州(今安徽歙縣)人。舉人。歷任懷來知縣、豐潤知縣、安州知州、薊州知州等。著有《周秦漢魏六朝隋唐金石記》、《法墨珍圖記》。癸巳,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陽月,即農歷十月。

3、周蓮題詩(圖五):

高風易水杳難尋,百世遺祠古木森。

志矢孤忠空飲恨,才原王佐孰知音。

兩篇《諫草》董南筆,五字哀辭龍比心。

俎豆衣冠垂日月,羞他牛馬強裾襟。謁公祠用杜工部《蜀相祠堂》韻。

棱棱生氣筆端尋,百煉霜寒鐵骨森。

折檻批鱗標介節,招魂問卜繼騷音。

悲深草木余磷血,義滿乾坤照赤心。

唐室常山南宋岳,一回憑吊一沾襟。再疊前韻,書手卷后。

蓮少讀公集,慨然想見公之學、之才、之節,未嘗不悲公之遇。今來攝斯篆,下車即謁公祠,公之裔孫出所藏公手跡,奉持而展玩之,恍如睹揮毫落紙、驚泣鬼神之狀,輒憬然興,愀然思,肅然起敬。竊意諸葛公《出師》二表存其文矣,而不傳其書;顏魯公《坐位》等帖傳其書矣,而未覯其跡。公去今二百余年而手澤猶新,斯公之所以不朽也與!蓮既獲游公之里,又及見公之跡。而凡所以為治者期無愧乎公,然則為之后者宜何如之繼承?而聞其風者宜何如之觀感而向往也。

嘉慶庚辰仲春上浣,楚鄂后學周蓮謹識。

按,《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等載:周蓮(1790年-?),字子愛,號叔明,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幼有神童之目,嘉慶十三年(1808年)副貢……。工詩文、書畫。著有《廿四詩室詩鈔》、《粵游吟草》[7]。其籍貫與之有異,是否為一人待考。嘉慶庚辰,即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

4、張集馨跋(圖六):

道光已酉仲冬,入覲歸,住宿白河行館,與椒山先生祠宇相距咫尺。捕盜委員李少尉應華適寓公祠內,來謁時出公所藏手跡。予挑燈伏讀,覺乾坤正氣凜凜如生,而處境之坎坷,遭時之坎坷,又令人可憫而可恨也。

儀征后學張集馨拜觀謹識。

按,張集馨(1800-1878年),字椒云,別號時晴齋主人,江蘇儀征人。道光九年(1829年)進士,授編修。在山西、福建、陜西、四川、甘肅、河南、直隸、江西等省任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署理巡撫等職。道光己酉,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是年的九月,剛剛升任貴州布政使的張集馨奉旨進京,于十一月初三至初五,連續三天獲得道光皇帝召見,榮幸之至。他于十一月十五日離京回黔[8],此跋當書于十一月十六七日。

5、趙文涵跋(圖七):

涵髫年時,讀公《諫誅賊臣疏》,并睹公像,曾作詩詠之。今年攝金容司訓篆,得拜公祠。更于五月十七公誕辰之次日,后裔楊生秀文攜公所遺冠帶并畫像一軸來學,次第展閱,忠義之氣油然以生。今楊生秀文復親詣北河祠宇中,將公《自書年譜》暨赴義前親筆《遺言二則》兩手卷攜歸示余,敬謹展讀,不禁悲從中來,汍瀾隕涕。嘆公神之凝,性之烈,詠“浩氣丹心”之句,數百年后凜凜猶有生氣也。因跋數語而歸之。

咸豐二年歲次壬子荷月下浣,淶陽后學趙文涵頓首拜觀。

按,趙文涵(1796-1868年),字海門,直隸淶水(今河北淶水)人。幼承家訓,15歲能默誦《十三經》,長益勵于學,凡諸子百家之書無不瀏覽。道光二年(1822年)中舉,歷任博野、鐵嶺訓導,容城知縣,加五品官銜,曾于咸豐二年(1852年)署容城訓導。著有《毋憚改齋詩文集》、《日記瑣言》等。

6、王榕吉題詩(圖八):

天地有正氣,在人為正直。百千萬劫中,浩然無動色。燕南楊忠愍,賦性本奇特。一月累三遷,誓以身報國。讜言觸當道,因之紲累累。下廷尉,誰羅之!妻請代,誰抑之!剛腸不屈膽如鐵,良由人厄非天為。唏噓嗟哉!奸雄枉如虎,用心亦何苦。從來害人多自敗,豈獨嚴家子若父,先生芳名自千古。

同治三年甲子二月,山左后學王榕吉拜讀謹識。

按,王榕吉(1810 -1874年),字子莪,號蔭堂,山東長山縣(今山東鄒平縣)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進士。歷任直隸按察使、直隸布政使、山西布政使、順天府尹、大理寺卿等。

7、劉長佑跋(圖九):

昔人之可傳者皆有《年譜》,或筆之于平日,或溯之自后人,無非以備傳述、示法效也。公乃于臨難之時,自敘平生四十年險阻艱難,歷歷紙上,如人平居,相與道家事者。然無畏阻狀,無懟怨辭,而其愛國嫉邪之心溢于言表。于是益服公之所養有定,其志氣為不可撓也。慷慨誓死,從容赴義,於戲!不可及矣。

同治三年甲子首夏,后學劉長佑謹識。

按,劉長佑(1818-1887年),字子默,號印渠,湖南新寧人。歷任廣西巡撫、閩廣總督、廣東巡撫、云貴總督等,曾于同治二年至六年(1863-1867年)任直隸總督。

8、竇垿、倪應觀、喻懷信觀款(圖一○):

同治三年甲子,滇南后學竇垿、倪應觀、喻懷信同觀。

按,竇垿(1803-1865年),字于坫,號蘭泉,云南師宗縣人。道光九年(1829年)進士。歷任吏部主事、江西道御史等。其著作甚豐,尤以所撰岳陽樓長聯名譽天下。

倪應觀,云南昆明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進士,官戶部主事。

喻懷信,南寧人,舉人。著有《且園三種》、《敦雅堂詩詞稿》等。

9、畢應辰跋(圖一一):

忠愍《諫罷馬市》及《劾嵩》二疏已上石,嵌宣武城南松筠庵壁間。庵固忠愍故宅,風馬云車、毅魄時常往來其地。他日或能以此卷摹刻上石,并藏庵中,璧合珠聯,千秋勝事,非尋常翰墨緣也。

同治辛未七月,昆明后學畢應辰敬觀并識。

按,畢應辰(1820年-?),字維城,號星樓,云南昆明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官陜甘學政、刑部員外郎等,著有《悔齋詩稿》。同治辛未,即同治十年(1871年)。所言“松筠庵”,原為楊繼盛故居,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改為祠堂,位于北京宣武門外達智橋胡同。《年譜》卷洋洋萬余言,氣勢磅礴,非尋常刻手所能摹刻,故終未勒諸貞珉。遙想道光年間,江南鐫石名手張受之為摹刻《諫罷馬市疏》與《劾嚴嵩疏》,殫竭心力,英年殞命,令人唏噓不已[9]。

10、樸珪壽跋(圖一二):

同治壬申孟冬,會飲倪淡園恩齡室,主人以椒山、應山二楊先生遺墨相示:一為椒山手述平生始末,若《年譜》之為者;一為應山手草《劾魏珰疏》也。二先生手筆雖片言只字皆可寶重,況此兩本烈烈轟轟為天地正氣、歷萬劫而長存者乎!后學于一日之內得見兩賢偉跡,又豈可煙云過眼,與鑒賞晉唐名帖比而論之哉。赍歸寓館,敬玩數日,兩先生凜凜生氣仿佛夢寐見之。托名卷后,自以為榮,敬書短跋以歸之。

朝鮮后學樸珪壽謹記。

按,樸珪壽(1807-1876年),朝鮮人。字獻卿,號獻齋居士,出生于漢城(今韓國首爾)。樸趾源之孫。歷任谷山府使、弘文館藝文館大提學、奎章閣提學、右議政等職。他經術文章冠冕當世,書造名家,畫入逸品,得其零箋片墨,皆為人所寶。同治壬申,即同治十一年(1872年),是年同治帝大婚,樸珪壽任朝鮮進賀正使,來京給同治皇帝進賀,于政務之暇,廣交名流雅士,如沈秉成、馮志沂、黃云鵠、王軒、萬青藜、吳大澂、倪恩齡等,并十分有幸地在倪恩齡家中同時得見《年譜》卷與晚明忠烈楊漣(字文孺,應山人)的《劾魏珰疏》卷。今查《劾魏珰疏》卷杳如黃鶴,當不在人間,令人嘆恨。

11、李敦愚跋(圖一三):

先生《年譜》刊本不一,互有詳略。壬申秋,讀此卷,其敘述絕不經意處,皆覺奕奕有精采,不可增損也。敬錄一過,行當付梓,與同人共之。

癸酉正月,山西李敦愚觀并記。

按,李敦愚,字叔度,山西介休人。光緒二年(1876年)副貢,曾任工部屯田員外郎。編有《介休縣志》、《篆字編》等。癸酉,為同治十二年(1873年)。通觀《年譜》卷題記,僅李氏對全文進行了認真的研讀并錄文,遺憾的是卻未能付梓,時至今日方得刊布,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天意吧。

12、張之洞跋(圖一四):

定興縣白河有楊忠愍公祠,此卷在焉,楊氏子孫奉祠者司之。光緒二年六月,典祠者不慎,為人所竊,持至都下求售,鄉人集議購得之。五年,創建畿輔先哲祠于下斜街,謹奉此卷藏祠中。六年二月廿五日,肇舉春祭,祭畢而宴,出此卷同觀。是日與祭者六十有七人。主祭者署吏部尚書高陽李鴻藻,時翰林院侍講豐潤張佩綸方持母服未與。

南皮張之洞敬題記。

首尾題記多直隸大吏,重裝時并存之者,以著此卷之藏弆授受確有端緒也。之洞再記。

按,張之洞(1837-1909年),字香濤,號孝達,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縣)人。同治二年(1863年)進士。歷官山西巡撫,兩廣、兩江、湖廣總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

(二)遞藏

張之洞跋云:《年譜》卷“首尾題記多直隸大吏,重裝時并存之者,以著此卷之藏弆授受確有端緒也。”縱觀此卷的題跋與收藏印記,時間最早者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潘應椿跋,最晚者是光緒六年(1880年)的張之洞跋,屈指僅有100余年較為清晰的遞藏歷史,其上有200余年、下有130余年的空白。就是這100余年清晰的遞藏歷史,其收藏地點或曰容城,或曰北河,或曰白河,亦有撲朔迷離之感,不得不費些筆墨梳理如下:

楊繼盛于獄中忍受巨大痛苦所書《年譜》,其主要目的是“付男應解、應麟收藏,以為后日墓志之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他“臨當赴義,出所著《年譜》授其子應尾(即應解),曰‘后十年可開也’。”[10]果不出其所言,12年后的隆慶元年(1567年),楊繼盛得到昭雪,“恤直諫諸臣,以繼盛為首”[11]。翌年,其子應尾、應箕(即應麟)對《年譜》手稿進行刪改后付梓,并由應尾持《年譜》“徒步冰雪八百里”[12], 請楊繼盛的生前好友、文壇盟主、史學巨匠王世貞撰寫《行狀》,再請楊繼盛的老師、原宰相(首輔)徐階撰寫《墓志銘》[13]。《年譜》的付梓,《行狀》、《墓志銘》的竣稿,手稿“使命”已完成,應尾、應箕遂秘藏其家,而漸漸被人們所遺忘。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懷來知縣潘應椿因到臺頭辦事,路過容城,拜謁楊繼盛祠堂,瞻仰遺像,因“更于公后裔諸生行”,意外地從楊繼盛后裔子孫手中見到已“半殘破”的《年譜》手稿,急忙請書畫裝裱高手重裝成手卷,并為之題寫長跋,成為此卷題跋的第一人。

潘縣令所言“重裝成卷”,我們的理解是裝裱之前并非是手卷。諦視之,所謂的《年譜》卷是用毛筆書寫在一頁頁的紙上,共43.5頁,每頁縱19.5厘米,橫27.5~28厘米,每半頁6~7行,滿行16~20字不等。每頁中間的折痕因磨損多裂開或殘損,兩邊多有剪裁痕跡,個別保留了裝訂所遺留的四個小孔,可以認定在潘氏裝裱之前,《年譜》手稿是一本長約20厘米、寬約15厘米、厚約1厘米,已“半殘破”的小冊子。或許正因為是件不引人注目、易于保藏的小冊子,才得以在楊氏后裔家中歷經風風雨雨的200余年、七八代人的遞藏,除周邊殘破外,仍“手澤猶新”, 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此卷又經過近30年,方有署直隸總督熊枚題首。嘉慶六年(1801年)六月,直隸地區連降暴雨,引發特大水災,直隸總督姜晟因上報災情遲延被革職拿問,由刑部左侍郎熊枚署理直隸總督,負責救災事宜。熊枚趕到永定河查勘決口情形,因救災迫在眉睫,故有匆匆“過北河,拜先生祠像,未及見遺稿而行”。至小春(農歷十月)初,署定興縣令指派其弟攜至津門(今天津)呈上,方看到此卷,并為之題首。

熊枚題首有問題二:一是楊繼盛故里在容城北河照村,“過北河,拜先生祠像”似無問題,但是將《年譜》卷送往津門是奉署定興縣令之命,而非容城縣令之命。二是送者非楊氏后裔子孫,而是署定興縣令之弟,令人費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直隸總督方觀承所撰的《楊忠愍公祀田碑》云:“公祠凡五,一在保定郡治,列于祀典,即順治年所立御碑處也;一在郡城西關;一在定興河陽渡;一在容城縣治;一在縣屬北河照村。”[14]是說楊繼盛祠堂除保定、容城與北河照村有外,定興河陽渡亦有。定興河陽渡在當時是一個比較繁華的渡口,為何要在此建祠堂?《定興縣志·古墓》載:“容城楊忠愍公繼盛墓在東引村。舊在容城縣東,萬歷三十年遷此。”[15]張鳳翔撰《楊忠愍公墓祠碑記》云:“容城楊忠愍公在嘉靖之季,以論劾奸相嚴嵩遇害,藁葬定興縣東引村。……東引村墓距直道尚三里許,獨墓碑在道側,凡往來其下者率徘徊唏噓而不能去。天啟四年夏,翔被召為少司馬,濱行,與定興令王君永吉謀,即碑所建墓祠,塑公像,以便瞻拜憑吊。……今舍地為公祠者,邑孝廉范子士楫,而畢力建祠,費不煩民,役不稽時,昭往勸來,助流教化者,邑令王公永吉也。”[16]原來楊繼盛墓并非在其故里容城北河照村,而是在其西北大約25公里處的定興縣東引村,但其墓碑卻矗立于距墓東1.5公里的河陽渡南北大道上,往來行人無不在碑下 “徘徊唏噓”。為了便于人們瞻拜憑吊,天啟四年(1624年)巡撫直隸、左副都御史張鳳翔與定興縣令王永吉謀劃興建河陽渡祠堂事宜,由定興舉人范士楫捐地、縣令王永吉負責施工。

又《定興縣志·河渠》載:“拒馬河又東經河陽度。”注云:河陽渡“在縣南十里,俗名北河,因在故城北,故名。為南北之通津也。”[17]《保定地名志》載: “北河店,秦末建村,因位于南拒馬河渡口,取村名河陽渡,金建都北京后,此地是北京至保定驛路,開店鋪的較多,故更村名為北河店,簡稱北河。”[18]原來河陽渡俗名北河,位于保定至京城的驛道上。

又《定興縣志·祠祀》載:“楊忠愍祠在河陽渡北。……康熙二年水嚙祠圮,知縣謝榮昌移建北河店巡司舊基上,每歲縣官致祭。”[19]《定興縣志·官廨》載:“巡檢司在河陽渡,萬歷中移固城鎮,乾隆七年裁缺,廢。”[20]康熙二年,楊繼盛祠堂因水災被毀,知縣謝榮昌將其移建在原北河店巡檢司舊址上,故定興河陽渡祠堂又稱北河祠堂,與容城北河照村祠堂不是一處。

定興北河(今定興北河鎮)地處南北通衢,是熊枚查勘永定河的必經之地,所以其“過北河”,是路過繁華的河陽渡,而非路過偏僻的容城北河照村。只因此行是救災,匆匆“拜先生祠像”,而“未及見遺稿而行”, 暗示《年譜》卷此時就庋藏在北河祠堂,只是無暇拜觀長達十幾米、萬余字的手卷而已。待到秋十月一切恢復正常后,署定興縣令才遣人專程呈送。換言之,《年譜》卷在嘉慶六年(1801年)六月之前,已由容城楊繼盛后裔子孫的家中而歸定興北河祠堂了。該祠堂為官建,管理權歸定興縣令,與容城縣令不相干,所以呈送此卷至津門是奉署定興縣令之命,而非容城縣令之命;又因該卷既屬北河祠堂,署定興縣令遣自己的胞弟,而非楊氏后裔子孫,亦在情理之中。

張集馨跋中所言“住宿白河行館,與椒山先生祠宇相距咫尺”與張之洞跋曰“定興縣白河有楊忠愍公祠”之白河,《明史·地理志》載:“定興……西有拒馬河,即淶水也。又易水自西來,合焉,謂之白溝河。南有河陽巡檢司。”[21]《畿輔通志》載:“定興縣拒馬河,即淶水分支,自易州淶水縣流經縣西,至縣南,為白溝河,……一名北河。”[22]“白河”,乃白溝河之簡稱,即定興北河。

周蓮跋云:“今來攝斯篆,下車即謁公祠,公之裔孫出所藏公手跡”與張之洞跋云:“定興縣白河有楊忠愍公祠,此卷在焉,楊氏子孫奉祠者司之”,可知嘉慶至光緒年間,定興縣令聘請楊繼盛后裔子孫負責北河祠堂的日常管理及《年譜》卷的保管。

光緒二年(1876年)六月,《年譜》卷因“典祠者不慎,為人所竊,持至都下求售”。在當時,楊繼盛墨跡“得其片楮零墨,賞鑒家寶若球圖”[23]。如此赫赫巨跡,被卑鄙無恥的射利之徒竊持至京城出售,肯定驚動了居京的直隸官宦士子,故有“鄉人集議購得之”。這些所謂的“鄉人”,就是在中國近代史上頗負盛名的李鴻藻、張之萬[24]、沈桂芬、焦佑瀛、張之洞、張佩綸、張人駿、張曾敭等。光緒五年(1879年),又是這些“鄉人” ,在北京宣武門外下斜街創建了畿輔先哲祠,并“謹奉此卷藏祠中”。光緒六年(1880年)二月二十五日,在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署吏部尚書李鴻藻的率領下,直隸籍同僚67人于畿輔先哲祠“肇舉春祭”,由此拉開了畿輔先哲祠每年“仲春、仲秋兩祭”的序幕[25]。在這次春祭中,《年譜》卷作為畿輔先哲祠鎮祠之寶,展現在67位直隸同僚面前,是迄今所知歷史上觀看此卷人數最多的一次。

張之洞跋曰:《年譜》卷“首尾題記多直隸大吏,重裝時并存之”。此卷自從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潘應椿裝裱后,到光緒五年(1879年)入藏畿輔先哲祠之前的100余年間,主要庋藏在定興北河祠堂,被直隸官員與名人雅士多次展卷觀賞、題記,而且攜至天津、北京、容城等地,甚至慘遭盜竊,以及保存條件等因素,使之破舊不堪。入藏畿輔先哲祠后,張之洞不得不再次請書畫裝裱高手重新裝裱,并為之配制了木盒,于本幅及題跋處鈐蓋收藏印“畿輔先哲祠金石圖書記”、“畿輔先哲祠收藏字畫金石印記”,還親自撰寫了題跋,成為此卷的最后題跋人。他還請德高望重的書法家書寫了包首題簽與木盒面板題字,從其書法用筆、結構分析,應為張之萬所書無疑。此次裝裱保存至今,除稍有磨損、略有受潮污染和一二處開裂外,基本保持了古樸淡雅的原貌,尤其托尾張之洞跋楮墨猶新,如同昨日剛剛書就,可見此卷入藏畿輔先哲祠后備受呵護,極少展卷,能安然度過清末民國的社會動蕩、民生凋敝以及八國聯軍、抗日戰爭等等劫難,若非天人共寶,豈能若此!

1953年,剛剛成立的河北省博物館接收了畿輔先哲祠的文物、書畫藏品,此卷順理成章地成為當時的鎮館之寶。由于種種原因,迄今從未展出過。近60年來能睹此卷者除河北省博物館的領導、工作人員外,僅有張珩、謝稚柳、劉九庵、王以坤、楊仁愷等少數專家學者。2003年,在河北省博物館保管部的基礎上,成立了與省博物館同級的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保管部的人員及文物藏品劃歸其有,故《年譜》卷現藏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

[7]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第498頁。

[8]清·張集馨撰,杜春和、張秀清點校:《道咸宦海見聞錄》,中華書局,1981年,第117-120頁。

[9]a.清·何紹基:《東洲草堂文鈔》卷13《張受之傳略》,載《何紹基詩文集》,岳麓書社,1992年,第942-944頁;b.張伯英:《張伯英碑帖論稿》張受之傳一卷條,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10][12]明·王世貞:《楊忠愍公行狀》,載《楊忠愍集》卷4,《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8冊,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

[11]清·張廷玉等:《明史》卷209《楊繼盛傳》,中華書局,1997年,第5535-5542頁。

[13]明·徐階:《楊忠愍公墓志銘》,載同[10]。

[14]清·方觀承:《楊忠愍公祀田碑》(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載清·俞廷獻等修、吳思忠等纂:《容城縣志》卷7《藝文下》,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刊本。

[15]清·張主敬等修、楊晨纂: 《定興縣志》卷14《古墓》,光緒十六年(1890年)刊本。

[16]張鳳翔:《楊忠愍公墓祠碑記》,載同[10]。

[17]同[15],卷1《河渠》。

[18]河北省地名委員會辦公室:《河北省地名志·保定分冊》(內部發行),1985年。

[19]同[15],卷4《祠祀》。

[20]同[15],卷2《官廨》。

[21]同[11],卷40《地理志》,第889頁。

[22]李鴻章、張樹聲、黃彭年等纂修:《畿輔通志》卷59《輿地略十四·山川三》,光緒十年(1884年)版,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影印,第2646頁。

[23]清·晏棣《國朝書畫家考略》云:“明代楊椒山不以書名,今得其片楮零墨,賞鑒家寶若球圖。”載《中國書畫全書》第11冊,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第662頁。

[24]張之萬于同治十一年至光緒八年(1872-1882年)居家養親,未能親自參與購買《年譜》卷與建畿輔先哲祠,但作為在京直隸同僚們的兩項大事,張之萬肯定是知曉的,或間接參與了。尤其是光緒八年至二十二年(1882-1896年),他在京任兵部尚書、大學士,位極人臣,畿輔先哲祠必得益于他的關照。

[25]姚彤章:《畿輔先哲祠崇祀先哲牌位》,河北博物院,1936年鉛印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9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一级片|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青青久视频| 国产va视频|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 日韩高清欧美|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av在线人妻熟妇|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成人在线亚洲|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极品国产在线|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在线国产欧美|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狠狠亚洲五月天|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主播| 日本三区视频| 日韩毛片免费|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日韩在线1|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综合久久五月天| 性色一区|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亚洲最新在线| 国产精品一线天| 天天色天天综合| 国产素人在线| 久久国产拍爱|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在线五月婷婷|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91亚洲精选|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伊人天堂网| 99视频国产精品| 99视频在线免费|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日本日韩欧美|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欧美成人区|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午夜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色婷婷在线影院|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