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妥協的結局和解放的難度

2011-01-01 00:00:00楊慶祥
南方文壇 2011年2期

一、預定“失敗”的“衛生革命”

《人生》的上部里描述過一次“衛生革命”事件:高加林和劉巧珍因為覺得高家村的公共水井太臟,于是從縣城里買了一些漂白粉放在里面,以達到清潔的目的,但是這一“講衛生”的科學行為卻沒有得到高家村村民的認同,反而認為高加林破壞了水源,影響了大家的生活,最后在大隊書記高明樓的解釋之下才平息了這場風波。從表面上看,“衛生革命”不過是高加林與劉巧珍愛情之間的一個插曲,“衛生革命”發生之時,正是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處于半地下狀態并遭到雙方家長反對之時,高加林通過與劉巧珍一起公開騎車去縣城的行為,完成了一場小小的愛情“示威”,“對高加林來說,他做出這個決定,是對他所憎恨的農村舊道德觀念和庸俗輿論的挑戰,也是對傲氣十足的‘二能人’的報復和打擊?!钡珡母顚拥慕嵌瓤?,“衛生革命”同時也是高加林為了顯示其個人主體地位和話語力量,向其生活的環境發起的一次小小挑戰。這一挑戰的結果并不容樂觀,村民們發現水井被放了漂白粉以后拒絕飲水,并指責高加林等人的行為,作為最主要的“肇事者”高加林選擇了回避,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在事件的現場,他的觀念通過兩類人在現場得到了表達:一類是和他一起放漂白粉的幾個青年人,但被幾位長輩罵了個狗血噴頭,另一個是高中畢業生劉巧玲,她用所學的化學知識來解釋高加林的科學行為,但是卻遭到了一致的嘲笑和奚落。

“衛生革命”就高加林個人而言毫無疑問是失敗的,這種失敗的原因大概會有很多,但是高加林不肯面對“群眾”是否是其中的一個呢?(小說解釋高加林的缺席原因是被父母強行“控制”在家里了,但這并不符合邏輯,因為高加林的父母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不是高加林的“對手”。)有意思的是,作為“反面人物”之一的高明樓在“衛生革命”中的行為卻比高加林要正面得多,小說對高明樓在“衛生革命”中的形象是這么描寫的:“兩只手叉著粗壯的腰,目光炯炯有神,向井邊走出,眾人紛紛把路給他讓開………氣勢雄偉的高明樓使得眾人一下子便服帖了。大家于是開始急著舀水?!彼詫嵺`證明了漂白粉的“科學作用”,與這一行為相比,劉巧玲的知識(同時也是高加林的知識)顯得過于觀念而失去了其有效性。如果我們分析高加林的性格,倔強,不服軟,那高加林在這一公共事件中的缺席又顯得不合情理,如果他當時及時出現在現場,像一個“五四青年”一樣一邊發表激情澎湃的演說,一邊像高明樓一樣“以身試水”,那么是否他就會獲得村民的信任,并成功地完成“衛生革命”的使命呢?我覺得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從小說前面的敘述來看,高加林在村民中還是有一定威望的,以至于連高明樓都不得不對他尊敬幾分。從這個意義上說,在“衛生革命”事件中,高加林的缺席和失敗是預定的,也可以說是高加林自愿選擇了失敗,他不愿意去面對他身處的環境以及這個環境中的“群眾”。在高加林的眼中,高家村和高家村村民代表的僅僅是愚昧和無知,而且這一愚昧和無知是先驗性的,是不可改變的。我認為高加林這種自己選擇的“失敗”暗示了一種不安的轉變,在中國當代小說中,人(尤其是青年人)與自己身邊的環境做斗爭是一個基本的母題,通過這種敘述,主人公一方面通過發動各種力量參與環境的改變,同時在對外部的改變中也改變作為個體的自我,最終,作為個人的主人公和作為背景的外部環境融為一體,獲得一種統一協調的新型主體。在趙樹理的名作《小二黑結婚》中,農村青年小二黑就用這種方式成功地改造了“二諸葛”等老一輩人的觀念,通過自我的努力和組織的支持改造了身邊的環境并獲得個體的幸福。但是在《人生》中,同為農村青年的高加林已經失去了小二黑的這種樂觀積極的精神,他對身邊的環境充滿了懷疑和不信任,而當年給以巨大精神和制度支持的組織(村委會)已經成為了“革命”的反面。這里出現了雙重的“異化”,第一重“異化”是環境的異化,可以改造的環境(包括生活在該環境中的人)變成了一個無法激起主體想象和力量的純粹的客觀對象,它完全外在于主體,因此無法與它的“改造者”取得互動。第二重“異化”是制度的異化,曾經代表大多數人(群體)利益的組織制度現在開始異化為特定群體的利益工具(在《人生》中這一群體指的是高明樓、馬占勝等人)。在這種情況下,高加林不會成為小二黑,或者說高加林的“失敗”顯示了一種深刻的精神危機,作為改天換地的主力軍的一代青年不得不從外部世界退回到個人世界,他將依照個人的利益而不是整體的利益來行使自己的主動權,并放棄了對集體和社會所曾經許諾的使命。

因此,“衛生革命”的失敗是必然的,只有通過這種預定的失敗,高加林才能強化這樣一種觀念:既然這個環境,這些群眾是如此的愚昧不堪,那么作為擁有“現代知識”的我,就只有通過離開、拋棄、背離這個環境才可能獲得幸福;既然這個組織制度(村委會)已經完全成為個人牟取私利的工具(關鍵是無論從能力、經驗、威望等角度來看,高加林在短暫的時間內都無法代替高明樓來掌握這個組織),那么,通過“不合法”的手段獲得個人的利益也就情有可原。正是這兩點,構成了《人生》敘述的主要動力。

二、“身體”與“身份”的抵牾

從小說的一開始,高加林就被塑造為一個與其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的主體。這種塑造涉及一系列的身體敘事學和精神勝利法。高加林首先是一個講衛生的人,在“衛生革命”發生之前,小說已經不厭其煩地強調了高加林的這一個人生活習慣,在劉巧珍愛上高加林的眾多理由中,有一條就是:“又愛講衛生,衣服不管新舊,常穿的干干凈凈,渾身的肥皂味。”“衛生與否”成為建構身體的一個重要原則,在這個原則的觀照下,高加林和劉巧珍都不像是農村人,“高加林的裸體是健美的。修長的身材,沒有體力勞動留下的任何印記,但又很壯實,看得出他進行過規范的體育鍛煉?!倍鴦⑶烧浣o人的直觀印象是:“根本不像個農村姑娘。漂亮不必說,裝束既不土氣,也不俗氣。草綠的確良褲子,洗的發白的藍勞動布上衣。”但接下來的一個細節暴露了這種表象的虛假性,當高加林和劉巧珍第一次接吻后,他可能感覺到了某種不衛生的東西,所以他立即要求劉巧珍以后必須刷牙。高加林或許沒有意識到,這種“衛生”和“清潔”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的生活習慣,更是一種身份、道德的標識,“衛生是這些原則的總和,衛生的實行是為了保持個人和社會的健康和道德,破除疾病的根源,使人身心高貴??偟膩碚f,衛生包含了全部的精神和道德的世界?!彼栽诟呒掖宓拇迕窨磥?,刷牙“是干部和讀書人的派勢”,“刷牙”意味著一種更高級的身份,因此劉巧珍的刷牙被認為是試圖“僭越”身份而遭到了大家的嘲笑和反對。不過高加林雖然在公共領域的“衛生革命”中失敗了,但是在其私人領域,他不僅頑強地保持著其“衛生習慣”,并成功地把劉巧珍“改造”了過來,使其成為“衛生清潔”的一個身體。這種在小說中反復出現的“衛生學”的修辭原則,通過“土與洋”、“潔與不潔”等一系列的二元對立的修辭模式,企圖“制造”出一種“完美的身體”,把高加林和劉巧珍從眾多的“不干不凈”的身體中剝離出來,把“身體”的完美與身份的“低賤”以一種非常悖論的形式扭結在一起,從而產生了一種強大的敘事沖動:把“身體”從這種“身份”中抽離出來,為“身體”尋找一個更合適的“身份”。

與這種完美的“身體”修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對高加林豐富精神世界的強調。顯然,在路遙看來,精神世界的豐富首先建立在閱讀和寫作之上,所以高加林被毫不猶豫地命定為一個“文學青年”。這一點值得注意,黃子平在研究20世紀40年代丁玲的《在醫院中》時指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書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是文學青年,熱愛文學,并通過這種方式來凸顯個體的精神世界與外部世界(環境)之間的沖突性。很顯然,“文學青年”在這種敘述中代表了一種“異質性”,一種試圖脫離規范敘述的力量,因此,在黃子平的研究中,陸萍等文學青年最后被環境治愈意味著一種統一的歷史敘述的形成。事實是,從小二黑開始,文學青年已經逐漸被現代的“祛邪術”趕出了敘事作品的舞臺,而在80年代的文學作品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文學(藝術)青年開始大規模重返并成為文學敘述的中心,從1978年到1985年,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學作品(如《傷痕》、《班主任》、《波動》、《晚霞消失的時候》、《人生》、《無主題變奏》)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一個文學青年或者具有文學青年氣質的人物。這種轉變意味著曾經被治愈、消除、整合過的“異質性”開始重新浮出水面,并試圖找到自我講述故事的權力。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到這種變化的深刻,當小二黑開始在油燈下讀《紅與黑》、《罪與罰》等作品的時候,當他為這些作品中的人物感動并將自我投射其中的時候(在近期熱播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北風那個吹》中,男主人公夜晚為朋友們演講《紅與黑》的故事成為一種具有“儀式性”的精神活動),試想一想這是一種多么吊詭的歷史場景。小二黑變成了高加林,他突然意識到,他的環境、他的階級身份不是給他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和信心,而是苦悶和焦慮。為此,高加林只有通過某種“想象”釋放個體的精神焦慮,并獲得一種自我安慰,在小說中,這種“想象”比比皆是:

他受到了感動的時候,就立即產生了一種奇異的激情:他的眼前馬上飛動起無數彩色的畫面;無數他喜歡的音樂旋律也在耳邊響起來;而眼前真實的山、水、大地反倒變得虛幻了……(第123頁)

他的心躁動不安,又覺得他很難在農村呆下去了??墒?,別的出路又在哪里呢?……他閉上眼,又不由得想起了無邊無垠的平原,繁華熱鬧的大城市。氣勢磅礴的火車頭,箭一樣升入天空的飛機……他常用這種幻想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第145頁)

這是一種典型的帶有文學青年氣質的“臆想癥”,在閱讀、寫作和想象中,高加林成為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有強烈精神追求的有為青年。既然身體是衛生的、干凈的,精神是豐富的、純潔的,而這么一個“有意思的人”卻生活在一個沒有意思的環境和人群中,這給人一種極端的不公平的感覺。在高加林從事小學代課教師的時候,他的身體和身份雖然不是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但是卻有協調一致的希望(教師轉正),而當他突然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民的時候,他發現他完全失去了這種可能性,因此,小說以高加林失去代課教師工作為開頭,可以說是完全把高加林“逼人”到一個絕地,他必然要用十倍的努力去改變他的處境,為其身體和身份的“一致性”而拼搏。在改變自己的處境之前,高加林小心翼翼地維系著這種矛盾和不平衡,他甚至試圖通過對“身體”的改造改變自己的身份意識,也就是為身份重新塑造一個身體,所以他故意穿得破衣爛衫,并不顧一切地勞動,在巨大的體力折磨中以求得一種自我寬慰,但顯然這種并非發自內心的自我改造注定不會獲得成功,不過是暫時麻痹了他的身份意識。一旦碰到合適的導火線,立即就會引起歇斯底里的爆發,在小說中,這一爆發的臨界點選在高加林到縣副食品公司掏糞并與張克南的母親發生沖突的時候:

正在他進退兩難的時,克南他媽竟然一指頭指住他,問:“你是哪里的?拉糞都不瞅個時候,專門在這個時候整造人呢!你過來干啥呀?還想吃個人?”

但克南他媽還氣沖沖地說:“走遠,一身的糞!臭烘烘的!”

加林一下子惱了。他惡狠狠地對老同學他媽說:“我身上是不太干凈,不過,我聞見你身上也有一股臭味。”(第159頁)

這是我認為《人生》中寫得比較精彩的地方之一。通過這個對話,我們意識到了“毛話語”在80年代初遭遇到了非常戲劇性的改寫,在《講話》中,毛澤東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關于身體和身份的辯證敘述:

拿未曾改造的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比較,就覺得知識分子不干凈了,最干凈的還是工人農民,盡管他們手是黑的,腳上有牛屎,還是比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都干凈。(《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51頁)

但是在這里,評價的標準被逆轉,身上有“糞”的農民被再一次指認為是不干凈的,雖然高加林憤怒地利用“毛話語”的隱喻性來指責對方也是“臭”的,但事實是,除了一點修辭上的快感后,他非常痛苦地意識到了這一修辭所指稱的現實已經成為過去,農民作為一個階級的道德和精神優勢已經在急劇的社會變革中成為歷史。因此“他心中燃燒著火焰,望著悄然寂靜的城市,心里說:我非要來這里不可!我有文化,有知識,我比這里生活的年輕人哪一點差?我為什么要受這樣的屈辱呢?”(第150頁)

在一個社會發生結構性轉變的時刻,高加林的“自我期許(認同)”和“他人認同”產生了巨大的落差,他所在的環境強迫他認同這種給定的農民身份,而他“完美的身體”和“豐富的精神”又促使他頑強地抵制著這種“認同”,他代表了一個階級的失落和憤怒,因此他決定從根本上背棄他的階級,通過孤獨的個人努力(不管其是否道德和合法)來重新召喚其“身體”,把身體從以往的身份中剝離出來,從而改變他在歷史中的位置。

三、被不斷剝離出來的“個體”

在高加林入城當了通訊干事后,黃亞萍送了他一首詩:

我愿你是生著翅膀的大雁,

自由地去愛每一片藍天。

哪一塊土地更適合你的生存,

你就應該把那里當作你的家園……

黃亞萍送這首詩歌給高加林的目的很明顯,是為了鼓勵高加林離開劉巧珍,離開劉巧珍的“土地”而來到她的“土地”。雖然從藝術上說,這首詩是比較蹩腳的,但是放到《人生》這部小說中,這首詩可以說恰到好處,甚至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首無名之作算得上是《人生》的“文眼”,它形象地隱喻了高加林不斷與自己的環境(土地)剝離,不斷尋求自我幸福和自我完成(生存和自由)的努力。我在上文中已經指出,路遙努力塑造了一個身心完美的健美男性主體,這一主體與他的“沒意思”的環境之間發生了劇烈的沖突,而這種沖突解決的方式不是以往的“克服”環境、改造環境,而是“離開”,像一只大雁一樣離開決定自己身份和地位的環境,尋找新的棲居地。在《人生》中,這種環境的變遷被描述為一個從農村到城市(縣城),從“農民”到“城里人”的命運轉換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在80年代大量的關于“進城”的敘述中,存在著不同的聲音,一種是“知青”的回城,對于這些人來說,回城不過是“返鄉”,雖然有些短暫的不適應,但會很快調整過來(如王安憶的《本次列車終點》);一種是陳奐生式的進城,這種進城其實是“路過”,其目的是通過在城里的活動為自己在鄉村更好的生活獲得物質資本和精神資本;而第三種就是高加林式的進城(相同的還有《魯班的子孫》等),進城不僅是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要,而且一開始就沒有想到回頭,是以徹底變成一個城里人為目標,是一場不歸路的探險。與前面兩種情況不同,知青本來就是城里人,陳奐生壓根就沒想過要成為城里人,唯有高加林必須完成這樣一種可能帶來精神分裂的身份意識的徹底轉換。為了達成這種目的,高加林不認同他的環境,同時也不認同他的父輩,作為陳奐生、馮幺爸的兒子,“他十幾年拼命讀書,就是為了不像他父親一樣,一輩子當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另一種說法是奴隸)”,在父親和德順老漢來勸說他的時候,他是這樣回答的:“你們有你們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再像你們一樣。”如果說把自己從父輩的血統里面“剝離”出來還有某種道德上的優勢,對高加林來說并不構成一個問題,那么,真正的難題是,如何把自己從劉巧珍的愛情中“剝離”出來?對于高加林來說,背叛父輩是天經地義的,同時也為中國古老道德所支持,兒子開創超越父輩的生活,一直為中國的傳統道德所鼓勵。但是,“背叛”一個給予自己愛情和安慰的女性,尤其是在自己落難之時遇見的紅顏知己,卻一直為道德所不能容忍(中國流傳最廣的該故事原型就是“陳世美”,他因為背叛自己的糟糠之妻而身敗名裂,性命不保)。而事實是,只要與劉巧珍保持愛情(甚至不是婚姻)關系,高加林就有一半還屬于農村,就無法割舍其與農民身份的聯系,為了達成這種“轉變”的徹底性,他必須從精神和肉體上與劉巧珍一刀兩斷,如果連這塊土地上最美的東西(劉巧珍)我都可以放棄,我還有什么不能達成呢?這是《人生》故事發展的必然邏輯和高潮之所在,必須通過劉巧珍、高加林才能完成最后的“脫胎換骨”,將自我的完成推向一個極致。

路遙在這里遭遇到了極大的矛盾,一方面故事的邏輯發展需要讓他作出決斷,拋棄劉巧珍,另外一方面道德上的自律又使得他猶豫不決。無論是對高加林和劉巧珍他都傾注了太多的同情和認同,為了使得這種“背叛”更“道德”,更讓人好受一點,他不得不悄悄地改寫了劉巧珍的形象,請看下面三段敘述:

劉立本這個漂亮得像花朵一樣的二女子,并不是那種簡單的農村姑娘。她雖然沒有上過學,但感受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很強,因此精神方面的追求很不平常。加上她天生的多情,形成了她極為豐富的內心世界。(第118頁)

“加林哥,你不要太熬煎,你這幾天瘦了。其實,當農民就當農民,天下農民一茬人哩!不比干部們活的差。咱農村有山有水,空氣又好,只要有個合心的家庭,日子會暢快的?!?第123頁)

巧珍看見加林臉上不高興,馬上不說狗皮褥子了。但她一時又不知該說什么,就隨口說:“三星已經開了拖拉機,巧玲教上書了,她沒考上大學?!?/p>

“這些三星都給我說了,我已經知道了?!?/p>

“咱們莊的水井修好了!堰子也加高了!”

“嗯……”

“你們家的老母豬下了十二個豬娃,一個被老母豬壓死了,還剩下……”

“哎呀,這還要往下說哩?不是剩下十一個了嗎?你喝水!”

“是剩下十一個了。可是,第二天又死了一個……”

“哎呀哎呀!你快別說了!”(第179頁)

第一段是小說開篇對劉巧珍的描寫,第二段是劉巧珍對高加林的表白之詞,從這兩段看來,劉巧珍確如小說所寫的,心胸和見識都超出了一般的農村女性。但是到了第三段里面,劉巧珍完全變成了一個家長里短的農村婦女,尤其是關于“十二個豬娃”的對話,可以說不僅是土氣,甚至可以說是蠢笨了,實際上,“十二個豬娃”本來就是一個民間笑話來取笑某些傻里傻氣的農村媳婦,這種人即使在農村也是很少見的。從整個小說來看,劉巧珍即使無法和高加林進行有效地溝通,但也不至于傻到這種程度,我們發現除了這一次對話以外,劉巧珍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頭腦冷靜、表達有分寸、有見識識大體的女性。這其實是一段非常不協調的細節描寫,路遙的目的也許是為了讓高加林的背叛更有理由一點,反而更加暴露了高加林背叛的非道德性,路遙(高加林)把自己的“精神”和“地位”上的優越建立在對劉巧珍愚昧、蠢笨的指認的基礎上(這種指認帶有暴力性和侵略性)。不錯,高加林是那個時代的“能人”,但是這種“能人”為了自己的“遠大前程”可以無視任何道德和感情的界限,是否也過于殘忍?

不管怎么說,通過一系列的背叛,高加林暫時獲得了“自由”,找到了自己“幸福的家園”。因此,高加林的“剝離”實際上是另外一種融入,對以往身份和環境的剝離是為了融入新的身份和環境,正因為如此,高加林進城后的生活被無限夸張地美化,他的完美身體在會場、體育館得到了展示,他的豐富精神在寫作、閱讀和交流中得到了盡情地釋放,他獲得包括無名的球迷、路人、食堂售飯員、商場售貨員所有女性的喜愛,他集所有的寵愛于一身,成為80年代那個小縣城的“全民偶像”。當然最瘋狂的是縣武裝部部長的女兒、時尚文藝女青年黃亞萍,她幾乎把80年代能想象到的所有時尚商品(麥乳精、墨鏡、風衣、高級牛奶糖、咖啡、可可粉、進口日歷全自動手表、三接頭皮鞋)都用來包裝高加林,我相信這是路遙一次最大膽的想象,自此以后,雖然《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改霞父親已經位至地區書記,行政級別比黃亞萍之父高了好幾級,但田改霞也沒有黃亞萍那么瘋狂和熱烈。這么一段節奏迅疾、色彩明快的敘述因為過分的熱情而顯得像一張漫畫,高加林和黃亞萍都在這幅漫畫里面被最大限度地夸張放大,而真正小說的背景反而是被淡化了,如果說這是一段不太成功的描寫也是可以的,在1984年版的電影《人生》中,不知出于何種目的,這一段場景在電影中沒有出現,這樣反而顯得更加凝重、首尾連貫一些。但是對于路遙來說,這么寫或許也是他的刻意為之,他為此強化了進城對于高加林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了高加林的種種非道德的行為對于高加林個人的完成而言是多么的合理和合法,而且當這一切被證明不過是一場短暫的歷險后,其悲劇色彩就因為這種戲劇性的對比而顯得分外強烈。

四、妥協的結局和解放的難度

高加林結束了他短暫的個人歷險,兩手空空地回到了高家村,重新成為一個農民,在小說的結尾,高加林伏在黃土地上,痛苦地呻吟:“我的親人哪?!边@種戲劇性的情節為小說的悲劇性增加了砝碼,悲劇現在不僅僅屬于劉巧珍,她被無情地拋棄并最終棲身于無助的婚姻;也不僅僅屬于高加林,他以為他即將獲得一切,卻在伸手在即之時發現一無所有。他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轉身去擁抱自己一次次試圖逃離的土地。通過這樣一種具有儀式性的場景,路遙為高加林提供了一個懺悔的機會,彌漫在整個小說的道德焦慮因此得到了完全的釋放,在高加林熱吻土地的一刻,所有的人都原諒了他,道德的焦慮變成了道德的贊美,土地、女性被再一次證明為萬能的靈丹妙藥,可以治愈一切的精神創傷。路遙顯然不愿意讓高加林成為一個精神分裂的主人公,任其個人意識無限膨脹而走上性格的極端,因此當他意識到個人的毀滅即將來臨之際,他迅速強制性地讓高加林回到了土地的懷抱里,并無限夸大了鄉土的“治愈”功能,與《紅與黑》中的于連、《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不同,在這些個體與環境不斷搏斗并趨于毀滅的過程中,始終有一種宗教的背景在里面,個人只需要對上帝負責,所以個人的毀滅與否都僅僅是個人的事情,但是對于路遙來說,因為缺少這種宗教性東西,土地就成為了另一種宗教,因此高加林重回土地的這樣一個結尾,并不能說明高加林的個人意識就沒有達到于連等人的劇烈程度,而是一種融合了道德、宗教和美學在內的多重妥協后的結果。

但是需要追問的是,這種回歸和治愈就是命定的結局嗎?我覺得不是這樣的,無論是對高加林還是對路遙來說,選擇這種回歸的結局都是一種權宜之計。對于高加林來說,不管他如何努力,他已經無法回到土地和農村,也無法在農民的身份中安頓自己的身體和意識,實際上,高加林已經回不去了,他的這種回歸不過是一種短暫的安歇,他一定會千方百計地尋找另外的道路離開他的土地,再一次走上更瘋狂的“進城”之路。對于路遙來說,雖然在1982年他已經意識到了這一代年輕人的人生選擇將是一件異常重大的文學、道德、社會事件,但是毫無疑問,他并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提供出來,雖然他一直很努力以青年導師的形象和語氣來規范和引導青年人走“正確”的道路,但是什么是“正確”的道路呢?或者路遙本人也是一本糊涂賬,他顯然并不認同高加林這種將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對立起來的奮斗之途,但是他又朦朧地意識到了自我意識和個人倫理的確立卻是個人獲得自由和解放的條件之一,他試圖調和個人的解放和他人的解放、社會的解放之間的關系,或者說他試圖通過小說美學來調和這個問題,因此他只能用一種曖昧態度來書寫高加林的人生故事。而我覺得這恰好是《人生》作為小說的迷人之處,因為認識上的不清晰,反而導致了情感上的矛盾豐富,在后來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作為高加林的“加強版”孫少平,雖然保留了高加林強烈的個人性格,但是這種個人性卻被路遙搪塞進宏大的國家改革敘事中去,從而使小說變得概念化和觀念化,路遙對人生的規劃和引導變得具體清晰起來了,但是作為小說反而是變得乏味了。

高加林的人生之路是路遙和高加林之間達成的一種歷史性的調解,同樣也是路遙、高加林與他們所處時代的制度、文化所達成的調解,在我看來,這種調解不過是短暫地緩和了高加林們的精神創傷,但是卻隱藏了雙重的危機和毀滅。一方面,高加林和他的環境已經產生了一種相互憎惡的情緒,剝離一旦發生過,就會留下傷口,永遠都不可能完好如初,整體中的個人和個人意義上的整體曾經是路遙之前的文學所一直努力的目標,而現在,這個目標解體了,小二黑一旦變成了高加林就再也無法回到他以前的背景中去,因此文學只能從社會中退步出來,成為個人講述故事的方式,與此同時,社會背景(制度、文化、道德)也無法支持和鼓勵個人利益與家國利益的同一性,當90年代市場改革的大幕拉開,我們驚訝地發現,高加林們只能以“盲流”和“農民工”的形象進城,并不得不讓自己變成一種純粹的“商品人”服膺于整個國家的資本積累,在這種情況下,人生道路的抉擇似乎回到了潘曉提出的那個問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只是這一次,文學與社會已經各行其是,再也無法建立起來有機的聯系,因此高加林的人生故事不可重復,他“始”于那個時代,也不得不“死”于那個時代。

[注釋]

1.路遙:《人生》,見《路遙精選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未標明出處的小說引文皆出自這個版本。

2.竹內好在《新穎的趙樹理文學》一文中對此有非常精彩的論述。竹內好:《新穎的趙樹理文學》,收入陳飛、張寧主編的《新文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

3.[美]羅芙蕓:《衛生的現代性》,向磊譯,153頁,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參見黃子平:《“灰闌”中的敘述》,第八章“病的隱喻和文學生產”,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5.參見李勘的《高加林論》中的相關敘述,載《當代作家評論》1985年第1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精品国产| 青青操国产视频|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AV老司机AV天堂| 亚洲精品动漫|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 91网在线| 国产第一页亚洲|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网站免费|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精品视频91|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狠狠|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色综合网址|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亚洲伊人电影| 香蕉精品在线|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亚洲人在线|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尤物国产在线|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日韩无码白| 看国产毛片|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99在线视频免费| 成人蜜桃网|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99视频在线看| 国产人人射|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波多野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