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
“落實”是2011年全國教育工作的
關鍵詞、核心詞
1月24日,為期兩天的201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會議并講話。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會上強調,劉延東國務委員關于堅持改革創新,狠抓工作落實,努力開創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新局面的重要講話,對于做好2011年以及“十二五”時期的教育工作,深入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袁貴仁指出,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是當前教育系統的緊迫任務。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落實。“落實”是2011年全國教育工作的關鍵詞、核心詞。抓好落實,是中央的明確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強烈期盼,是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黨宗旨的集中體現。必須下定決心,大力增強落實意識,努力提高落實能力,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堅決的措施和積極的行動,狠抓教育規劃綱要的全面落實。袁貴仁強調,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必須整體推進、突出重點。緊緊圍繞黨中央的總體要求和戰略部署,通過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工作發展,通過加強關鍵環節帶動整體建設推進,切實增強落實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他還強調,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必須轉變職能改進作風。
袁貴仁要求,各地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201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要把握機遇,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全黨全社會對教育的更大支持;要鞏固已有成果,建立健全協調機制、決策機制、督查機制和宣傳機制;要加強統籌協調,遵循規律整體規劃,推動各省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要轉變職能、作風,加強“三風”建設,讓人民群眾真切地感到教育系統的新變化、新氣象。
活動
教育部與企業簽合作協議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
2月18日,教育部與一汽豐田、亞龍科技集團等8家企業簽署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協議,各企業共捐助1億多元用于職業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作為2011年度職教領域的首件大事,此次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職教校企深度融合更進一步。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簽約儀式上指出,推進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工作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根本要求。教育規劃綱要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和企業參與的辦學體制。開展校企合作工作是推動我國職業教育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之一。企業對此的積極支持體現了企業對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注和迫切需要。
魯昕要求,要認真做好校企合作項目,為國家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職業教育改革提供經驗。在確定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開發并建立有利于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成長的課程、教材體系;合作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共建實訓基地,營造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專業環境和工作氛圍;建立校企合作與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互動機制五個方面,為國家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職業教育改革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實踐案例。
職業教育五大矛盾待解決
魯昕要求加強職業教育科研工作
近日,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先后到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調研、出席北京師范大學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成立大會。魯昕指出,職業教育是中國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存在五大矛盾亟待解決,分別是:社會需求旺盛與有效供給不足;規模能力提高與結構質量不盡合理;就業能力提升與社會吸引力不強;中央政府強調大力發展與體制機制創新不足;公平教育目標與有效的政策措施缺位。
魯昕指出,這些矛盾制約了職業教育發揮技能人才培養的功能,也影響了中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的步伐。與其他教育科研相比,我國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還比較薄弱,科研體系布局盡管在全國已經實現,但是還不完善,研究隊伍比較小,研究的體制機制還需要創新,科研水平和科研質量與滿足全世界最大規模職業教育這樣的需求相比還有差距,成立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就力圖在科研層面解決這一問題。
魯昕要求,要在科研層面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大力加強職業教育科研工作,統籌規劃、整合資源、樹立大局意識,增強服務職業教育決策的使命感、責任感;深入開展對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特別是體制、制度和機制創新的研究,整體提升職業教育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質量,為職業教育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加強職業教育調查研究、跨學科研究和國際比較研究,積極創新科學研究方法;加強職業教育科研能力建設,推進職業教育科研體制機制創新。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1月26日,世界第二大電梯供應商迅達(中國)電梯有限公司與北京根源投資股份公司簽約,迅達將為根源投資在佛山建設的“中企綠色總部·廣佛基地”(簡稱廣佛基地)提供新型低碳節能電梯。迅達為根源投資生產的電梯將由廣東工職院電梯技術專業的學生安裝、調試、維保。
今后,廣佛基地也將成為廣東工職院學生的實訓實習的新基地。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的校企合作已經不僅僅是企業提供實訓場地,學校安排學生實習,而是逐漸向以學校為匯接中心的多方合作模式發展。廣東工程業技術學院在辦學過程中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不僅為教學建立了實踐實習基地,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而且以學校為匯接中心,促進企業間、校企間的多方合作。
地方
廣東:技能人才總量達1408萬
2月22日,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培訓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肖志恒出席廣東分會場會議并代表廣東在全國會議上發言。
肖志恒指出,廣東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第一,注重戰略推動,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2008年以來,全省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725萬人次,到2010年底,技能人才總量達140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22萬人。第二,注重產業引領,著力建立適應廣東現代產業發展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累計培養技師、高級技師2.1萬名,建成22個高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年實訓能力22.2萬人次。第三,注重創新機制,著力優化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環境。強化激勵機制,設立南粵技術能手獎,建立高技能人才補貼制度,出臺高技能人才以及農民工積分制入戶城鎮政策。創新競賽機制,2007年以來舉辦各類技能競賽1.15萬場次,73人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完善評價機制,2010年底全省累計近60萬名職工得到高技能人才資格認定。
廣東:11人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曉初在2月22日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職業培訓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 宣讀了《關于表彰第十屆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和國家技能人才培養突出貢獻獎獲獎單位獲獎個人的決定》,廣東省的彭云龍、鄒源盛、何麗芬、王龍生、陳俊釗、韓偉、馮偉強、莊慶輝、陳慶城、姜小龍、王建濤等11人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技術能手;謝曉紅、秦權浩、劉瑞峽三人,廣東廚藝培訓學院、廣東省輕工業高級技工學校、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海運技工學校四家單位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
廣州:免費發放職業技能培訓券
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州市財政局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廣州市職業技能培訓券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指出,將面向全市戶籍的城鄉勞動者發放職業技能培訓券。
根據《辦法》,培訓券的發放對象將涵蓋具有廣州市戶籍的以下五類人群: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農村待轉移的勞動力;廣州生源持高校就業公共服務卡的人員;符合當年政策性安置但又沒有就業的隨行家屬;企業在崗職工。
新出臺的培訓券制度有三大變化:一是持券人可自主選擇本市范圍內的各定點培訓機構參加培訓,從而促進培訓資源的良性競爭和優化組合;二是多達6次的培訓機會可基本滿足勞動者職業生涯規劃對技能培訓的需要;三是對產業升級調整所急需的工種加大財政補貼力度,以引導更多的勞動者通過培訓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以緩解產業升級對技能人才的緊缺需求。
新疆:多項舉措擴大中職招生規模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今年將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廣泛招收應往屆初中畢業生、未升學普通高中畢業生、退役士兵、青年農民、農民工和在職職工等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努力擴大中職學校招生規模。
為加快普及南疆地區高中階段教育,自治區對南疆三地州和烏什、柯坪中等職業教育實行“三免一補”政策,以吸引更多學生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同時,今年“內地新疆中職班”也將正式啟動,新疆將輸送3000多名學生到內地學校讀中職。
自治區還啟動實施了“十二五”首批6個中職教育基礎能力建設項目,組織實施了第二批5所自治區級示范性中職學校和首批3所示范性縣級職教中心建設,支持8所中職學校進入國家首批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行列,開展了中職學校辦學條件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