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令牌:安全易用的金融身份證
光大銀行2010年在國內首家推出了新一代電子銀行統一身份認證工具“陽光令牌”,與光大銀行以往的陽光網盾(USBKey)認證方式相比,其安全性、易用性大大提升。陽光令牌獨立于電腦、手機等終端設備,不用安裝就能使用。它能自動生成六位動態密碼并每分鐘變換一次,且可實現對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電子支付等電子渠道的統一身份證。
“對于正在通過諸多密碼和安全認證工具使用電子銀行的人來說,陽光令牌就像一個‘金融身份證’,”光大銀行市場部負責人說,“我們一直嘗試將電子銀行的便捷功能、即時服務、時尚網絡等優勢與像SNS這樣的新型互聯網應用相結合。”但是金融產品的特性相對技術化,如何拉近電子銀行與用戶的距離,讓用戶了解如此之多的產品賣點呢?
發起約會:巧妙植入產品使用體驗
經常使用電子銀行的白領們,大多不是忙于工作就是沉迷網絡社交,卻很少有時間和朋友約會。“1天見一次同事,7天見一次老板,30天見一次房東,你卻多久沒見過TA?光大銀行陽光令牌‘陽光約會吧’活動火熱進行中~和TA約個會吧,讓冬日充滿陽光,更有機會去香港約會!”廣告正中下懷,吸引了大量人人網用戶發起約會。
光大銀行通過植入陽光令牌幫助大家完成網上約會,使之成為增進彼此情感的橋梁,將銀行產品變得人性化。
用戶接受約會邀請后,需要通過網站上虛擬的陽光令牌獲得密碼,并通過輸入密碼查看邀請內容、留言等。這一環節與現實中借助陽光令牌登錄電子銀行的過程是一致的,因此不僅讓產品獲得了充分曝光,還讓用戶在線上互動中形成了對陽光令牌的切實使用體驗。活動還設置了抽獎環節鼓勵用戶邀請更多好友加入活動,最終發起的約會超過60萬人次。
公共主頁:用社交媒體打造實效溝通
光大銀行市場部負責人在談到為何選擇社交媒體作為溝通渠道時談到:“作為國內一家富于創新精神的銀行,光大銀行—直在嘗試創新的營銷方式。我們在選擇社交媒體的時候有四點考慮:第一是大規模的用戶群體;第二是真實有效的人際互動關系;第三是滾雪球的傳播效應;第四是成熟的商業營銷經驗。繼成為首家開設微博的銀行之后,光大銀行也成為第一家在人人網開設公共主頁的銀行,我們愿意通過社交媒體這種貼近網民、平等溝通的交流平臺與客戶保持實時溝通,以及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