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運營商對3G市場的爭奪戰越演越烈,戰火已從高端市場,迅速蔓延至中低端市場。中國移動數款不到千元的TD手機在市場迅速鋪開,曾被指3G套餐資費過高的中國聯通把門檻一再放低,中國電信則聲稱要將60多款700萬部涵蓋高中低端的CDMA手機推向市場。業界普遍認為,2011年必將成為3G普及的元年。
近期,中國聯通發布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機操作系統“沃Phone”,這個看似刻意為之的事情,實際上是一個不得不為之的市場補足行為。通過iPhone的引入,聯通順利將高端用戶圈入囊中,但在更為長尾的中低端市場,要憑借樂Phone打天下顯然是不夠的。當中國移動通過自有操作系統Ophone,以話費贈與的形式,大舉進軍農村及二三線城市市場,中國聯通需要有自己可以控制的利器。據可靠消息,聯通的策略是,以iPhone綁定中高端用戶,用沃Phone吸納中低端用戶。
特別的游戲規則
2011年,3G終端市場正在迎來一次規模空前的大洗牌。過去被認為是戰略型終端的明星機不再是電信運營商全力以赴的重點。據較早前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制約3G業務發展的前四大因素中,就有三項與終端有關:終端數量少,沒有吸引人的3G應用,終端價格高。2011年,中國3G發展的目標是1.5億用戶,而現在實際用戶數與之還相差甚遠,3G網絡在經過兩年的加班加點后,條件日漸成熟,中國的各縣級城市甚至鄉鎮一級都有了信號覆蓋,制約規模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就落在了終端。因此,人數眾多的中低端3G長尾市場就成了目標。
也許現在仍然有不少人表示不解,有現成的Android可用,聯通為何要推出沃Phone?其實聯通開發沃Phone的初衷和移動開發OPhone一樣,就是希望能夠把自己的業務內置進去,讓用戶使用這些業務時更方便更易用。
但沃Phone并沒有生在一個輕松的時候,蘋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已如日中天,各占近半壁江山。黑莓、諾基亞、三星等各大手機廠商又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中國移動的OPhoneOMS操作系統也沒能夠提供可作范本的經驗。因此,聯通必須創造一種有別于其他操作系統的全新游戲規則,以獲得夾縫中的市場空間。
因此,中國聯通為合作伙伴選擇了特別的游戲規則。使用了沃Phone系統的手機廠商,需要向中國聯通繳納每臺30元的使用授權費。另據說,參與系統研發的公司,在其手機推向市場后,可以向國家申請科研課題經費,作為補貼,而未參與研發的公司,則沒有這個資格。為此,等于變相向研發機構提供了“終端補貼”,而“科研經費”亦是可大可小的一件事情。要知道,這可比中國移動可以量化的終端補貼要給力多了。
而中國聯通同樣也將沃Phone納入了戰略終端范疇,不惜任何資源做強力推廣,無論是推廣渠道、補貼力度上都將會超過以往。據了解,沃Phone將在聯通全國12000家門店開始推廣話費補貼力度將超過50%,目前,選擇126元聯通3G套餐即可零元購沃Phone,具體詳則還在制定中。而對于沃Phone今年銷售目標,中國聯通市場負責人于英濤透露,計劃在100萬部左右,品牌數量要達到7個以上,其中,國際品牌要超過一半。
目前看來,雖有三星、華為、中興、HTC等國內外手機廠商展示了首批沃Phone終端產品,部分終端還支持雙模雙待、雙待雙通,但沃Phone手機陣營,仍然缺少國際知名企業。一部分老牌通信企業,如中興、華為也看到投入沃Phone可能存在的風險。不過,一家通信企業人士表示,“前期沃Phone定位1000-2000元之間的中低端手機市場,只要中國聯通愿意推,在中國總能找到合適的市場空間。”
立足本土打造軟環境
盡管掌握了更底層的操作系統自主權,并且受國家產業扶持力度更大,但有著OPhone的競爭及前車之鑒,沃Phone的未來受到各種質疑。
對于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各方來講,移動終端OS本身因為各方的進入,形成了一個以其為中心的移動互聯網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內,有運營商,終端廠商和應用開發商等來自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各環節的參與者,如果一款移動終端OS具有良好的用戶體驗和開放性,那么整個以它為核心的生態圈中的各參與者都能因此獲益,得到共贏。
所以易觀國際分析認為,聯通推沃Phone最根本的目的是利用移動終端OS的“生態圈”效應。推廣聯通的3G業務,達到把控終端、系統平臺以及移動應用服務,穩固產業鏈話語權的目的。但要達成這一點,沃Phone的用戶體驗和應用支持和市場定位就極為重要,只有保證良好的用戶體驗和特色應用支持,才能“帶活”整個以沃Phone平臺為核心的聯通自有生態圈。易觀國際建議沃Phone后續應該著眼于本地化內容的開發,針對鄉鎮和校園等中低端用戶群體加大推廣力度,同時在內置服務上給予用戶更高的自主選擇權;若像OPhone一樣不顧用戶體驗強推內置收費業務,發展前景必然有限。
因此,沃Phone從一開始就要做好全生態鏈打造的準備,從終端、系統到軟件各個緯度立足于本土市場做環境培育。聯通首先考慮的是充分調動開發者積極性。而最為誘人的是,中國聯通推出了一種蘋果和谷歌公司都很忌諱反對的合作方式。即在其平臺上內置一個統一的游戲引擎,開發者基于這一平臺開發后,可以輕松移植到其他系統平臺,由此降低開發成本。這一做法無疑在消除開發者的后顧之憂,即使付出成本開發的應用軟件在沃Phone操作系統上市場遇冷,也可以復制到其他平臺上。
在分成比例上,中國聯通也將給出更多優惠。目前,中國聯通與軟件開發者合作方式可能包括三種:收購、補貼和分成。
借此,這個一出生就被冷眼看待的中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一旦在價格與應用方面切實滿足中國用戶需求,并非沒有沖擊力。要知道,與2G時代不同,3G時代的山寨機不再能夠憑借低價與功能性優勢霸占市場,因為其中的應用及服務,“繞”不開電信運營商這個關口,必然受監管被控制。而這,正是傾注所有資源與資金優勢的運營商自有平臺的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