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謀實事、出實招、干實活”,這是四川省達州市城管人謀事干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全局干部職工樹立的民生理念,自覺改進執法方式的做法。其由執法型向服務型的轉變,受到了廣大市民及服務對象的一致好評。
“大宣傳、大走訪、大慰問”
——零距離走近管理對象
城市管理一直是社會難題,究其原因,還是管理對象對城管工作不夠理解,雙方溝通少、站位偏而造成的。為此,達州市城市管理局在城管系統廣泛開展了“大宣傳、大走訪、大慰問”活動,零距離走近管理對象,敞開心扉傾聽他們對城市管理工作的建議,從而迎得了他們的尊重與理解。
為讓更多的管理對象了解城管、支持城管,達州市城市管理局近期制作標語13幅、展板8個,出動流動宣傳車40余臺次,對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知識進行了有力宣傳,而且還在近期開展的3次專項整治活動中,印發宣傳資料5萬余份送到沿街門店及相關管理對象的手中,同時還邀請市級新聞媒體的記者對整治活動進行宣傳報道,增強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影響力。為了讓市民更好地走近城管、了解城管,邀請了《達州日報》等9家新聞媒體的記者當了一天的“城管”。“城管工作太繁瑣、太辛苦,而且還不被人理解和尊重#8943;#8943;”,這是參與體驗活動的記者們的共同感悟。
大走訪,零距離走近管理對象傾聽意見及建議。如何搞好城管工作,小攤小販有他們自己的看法。近期,達州城管執法人員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走上街頭向每家門市業主、游動攤販宣講城市管理法規,逐街逐巷a地走訪,傾聽市民對城市管理的意見和建議。這次活動實地走訪9500多戶門市業主、小攤小販,共收集到上千條建議,歸納整理為50個方面的意見及建議。同時還對建議進行了評獎并給予了獎勵。
大慰問,設身處地幫助困難管理對象度難關。達州城管局主要負責人帶領局班子成員專程,到貧困攤販李忠碧的家里,對她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研,并送去了青油、大米和慰問金。“以前,自己違章經營被勸告,城管部門不但沒處罰我,還對我進行了幫扶,城管是為了城市的面子而忙碌,而城市的面子也需要大家共同來維護#8943;#8943;”,李忠碧理解了城市管理工作。像李忠碧這樣的困難戶,達州城管系統共看望慰問了30家。并對特別困難的5戶家庭建立了定期聯系制度,與社區共同制定了具體幫扶措施,以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市民驚奇的發現,一對“老冤家”如今正悄悄地變成了“老伙計”。
“建規章、明職責、兌獎懲”
——全面加強制度體系建設
建規章,用制度管理人。有人認為城管工作隨意性很大,“見東西就收,見違章就罰”。對此,達州市城管局通過《執法活動十不準》、《首問責任追究制》、《城區清潔綠化市容長效管理實施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出臺和實施,加強管理,規范了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
明職責,用制度約束人。在實際管理活動中,注重能級管理,一級對一級負責。對普通隊員做到“定人定崗”,對中層干部做到“劃區定責”,對大隊領導做到“責任包片”,明確了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從而營造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抓落實”的良好工作氛圍。
兌獎懲,用制度激勵人。“辦不辦要問情于民、辦什么要問需于民、怎么辦要問計于民、辦得怎么樣要問效于民”,以“高效率管理、高質量服務、堅持執法為民、創建美麗達城”為出發點,對開展的各項工作進行認真細致地總結和回顧,做到該獎則獎,該罰則罰。從而增強了全體干部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變觀念、強素質、重民生”
——全面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加強隊伍自身建設是城管工作的永恒主題,提高隊伍素質,塑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風優良、紀律嚴明、業務過硬、廉潔勤政的城管隊伍,是城管事業科學發展的可靠保障。
變觀念,端正執法人員的為民態度。是為城市管理人民,還是為人民管理城市,這不光是執法方式的問題,更是執法觀念的問題。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為群眾服務,群眾滿不滿意是檢驗城管工作的最直接方法。為此,在實際執法活動中,以解決弱勢群體的實際困難為根本,堅持做到換位思考,以勸導說服為主、從輕處罰為輔,體諒弱勢群體和管理對象的困難。在長效監管時,采取了人性化的“一勸、二限、三輕、四重”的“四步曲”執法程序,較好地走出了“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怪圈。
強素質,夯實執法人員的綜合能力。達州市城管局將全員培訓作為隊伍建設與管理的重要內容,采取以會代訓、辦班培訓等方法,科學合理地確定培訓內容,分期分批地對城管執法人員進行了不同層次的輪訓。2010年來,開辦培訓班3期。通過法律知識的學習,使他們掌握了執法活動中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讓執法人員不但知曉法律,而且熟悉法律,能準確運用法律開展工作。在加強業務知識培訓的同時,還進一步加強了職業道德的培養,把倡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委屈和負責任、講奉獻的城管執法精神貫穿到了執法人員的執法活動中,切實提高了執法人員的綜合能力。
重民生,規范執法人員的執法活動。城管執法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取締力度,創造優美的市容環境,提升城市影響力,另一方面也要兼顧弱勢群體的生存需求。在執法活動中,強化個人利益與公眾利益相協調的原則,做到了既維護公眾利益、又兼顧群眾利益;既嚴格執法,又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把為廣大群眾服務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工作從執法型向服務型轉變。通過規范執法行為,嚴格執法程序,加強溝通協調,積極化解矛盾,達到了群眾較為滿意的效果。
(責任編輯:黃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