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學習借鑒加拿大蒙特利爾市的清雪作業管理經驗,應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邀請,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委員吳戰鷹帶領考察小組,從2011年3月14日至23日,到加拿大魁北克省轄區的蒙特利爾市學習考察。圍繞城市清雪作業組織、清雪機械運行、清雪應急管理和融雪劑使用等問題,與蒙特利爾市政府清雪領導辦公室進行了廣泛交流,還實地考察了積雪消納場、清雪作業中心和清雪設備生產廠家。蒙特利爾市精心的清雪組織、精細的清雪管理、精確的清雪經費保障、精干的清雪作業隊伍、精良的清雪作業裝備給考察小組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給北京清雪作業帶來了有益的啟示。
加拿大素有“冰國”之稱。冬季時間漫長,氣溫寒冷異常,降雪頻繁且量大。清雪季從每年的11月1日開始,一直延續到次年的4月30日結束,長達半年之久。一年有半年時間,加拿大城市被皚皚白雪所裝扮,既為世界各地積累了豐富的清雪經驗,又讓慕名而來的各國游客流連忘返。
在漫長的冬季,蒙特利爾市的平均年降雪量在2.25米以上,平均每年進行清雪作業85次左右,平均每年組織裝運積雪作業5次左右,平均每年清除積雪1300萬立方米。確保了全市4100公里城市街道,6550公里人行步道,30公里自行車專用道,始終處于雪中路通、安全暢通的良好狀態。
一、專設清雪機構,實行網格管理
加拿大清理積雪、保障道路暢通的責任由各級政府直接擔負,聯邦政府主要負責位于國家公園內的高速路路段的積雪清除,省政府主要負責轄區內高速路的積雪清除,市政府主要負責市內各類道路的積雪清除。
各省市都常設清雪機構,不少政府還與私人清雪公司簽訂承包合同。蒙特利爾市政府就設有專門負責城市清雪作業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綜合管理工作的清雪領導辦公室,下轄的19個區也分別在城市綜合管理局中設有清雪作業中心,主要負責本區域內的清雪工作。蒙特利爾的清雪工作,分別由市政府和政府招標的私營企業各承擔50%。一到冬季,所有清雪人員全部進入待命狀態,隨時聽候調遣。
蒙特利爾的清雪工作和北京的城市管理工作一樣,也采取了“網格化”管理模式,一共分為122個作業區,還確定了確保交通安全、公共交通網絡暢通、專用通道、醫院學校和辦事機構、蒙特利爾交通公司等5個優先重點共22個優先區域。各網格區域在組織清雪時,需要考慮以下8個方面的情況:一是氣象條件,二是降雪規模,三是交通狀況,四是高峰時段,五是道路上的障礙物,六是運雪車需要行駛的距離,七是環境法規,八是消除積雪的場地,從而保證了清雪工作的及時快捷和服務良好。
二、雪情預報常態化,降雪等級標準化
蒙特利爾市政府非常重視天氣預報對清雪作業的服務保障,每年都要與提供氣象服務的私營公司簽訂合同,從每年的11月1日起,至第二年4月30日止,每天分時段提供5次氣象預報,下雪時還要跟蹤報告降雪測量數據。
5次氣象預報的具體時間點為:早上8∶00,預報未來5天的天氣情況;剩余4次,每5小時預報一次。降雪等級分為:冰雪、雪、雪加雨、大暴雪四個等級。政府根據提供的氣象預報,及時作出處置應對,隨時做好清雪組織工作。
三、清雪分步驟,作業有規范
蒙特利爾市的清雪工作,主要分為布撒融雪劑、清雪、裝運、消納4個步驟,對每個清雪步驟都作了具體的作業規范。
第一步:布撒融雪劑。行車道上,降雪達到2.5厘米時開始,直至降雪結束。零下10攝氏度以下撒融雪劑,零下10攝氏度以上撒融雪劑和碎石;人行道上,從冰雨降水開始直至人行道變得安全,撒10%的融雪劑和90%的碎石。撒融雪劑量是每公里300公斤,每平方米50克。
第二步:清雪。從地面積雪達到2.5厘米時開始,到降雪結束后4—8小時完成。
第三步:裝運。由各區公共工程局局長和負責衛生及清雪工作的單位協調決定。通常情況下,在每場降雪地面積雪超過15厘米時開始裝運;當地面積雪達到20厘米時,裝運工作必須在96小時內結束。
第四步:消納。共確定了29個積雪消納場地,其中包括16個下水道傾倒口(占消納量的30%),1座采石場(占消納量的20%),12座地面堆雪場(占消納量的50%)。
四、戰略規劃科學,標準具體明確
為確保清雪工作標準規范和科學發展,蒙特利爾市于2008年制定實施了清雪工作戰略規劃。規劃把清雪工作分為3個等級,即:降雪30厘米以下、降雪30厘米以上、極端暴風雪(一次降雪50—60厘米)。對三個等級的清雪作業分別明確了不同的清雪標準和保障范圍。
遭遇第一等級時,主要清理出全市11條公共汽車專用道,在早晨公交運行之前和下午進行,以便提高公交車的速度。同時要在早晨和下午事先設立標志牌,清理人行道和候車亭;各區對全市15條干線的積雪進行同步協調裝運,在36小時內裝運道路兩邊的積雪,確保道路暢通。
遭遇第二等級時,優先清理市內6條道路的積雪,優化交通狀況。整個裝運積雪期間,除公交車輛、應急車輛、運雪車輛外,其他車輛禁止在市區路邊泊車,以確保裝運積雪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政府設立了5700個夜間免費停車位,供市民停放車輛。
遭遇第三等級時,啟動特別應急預案,由公安、消防等部門共同介入清雪工作。
五、冬季交通協管員,除雪管理監督員
蒙特利爾市在維爾瑪麗區和皇家山高地區進行了冬季交通協管員試點,從2010年11月15日至2011年3月31日,聘請了18名交通協管員(維爾瑪麗區12名、皇家山高地區6名),在特定地點上一方面維護道路暢通和清除城市設施上的違章廣告、撿拾廢紙、清空過滿的垃圾桶等,另一方面就是監督除雪作業情況。每天都有人值班,每人每天工作都在9個小時以上(周一至周四:維爾瑪麗區4點至13點45分,皇家山高地區5點至14點45分;周五至周日:維爾瑪麗區4點至16點,皇家山高地區5點至17點),保障主要商業街的清潔和道路的暢通。
六、蒙特利爾帶給北京的除雪啟示
在漫長的除雪季,“冰國”蒙特利爾市精心的清雪組織、精細的清雪管理、精確的清雪經費保障、精干的清雪作業隊伍、精良的清雪作業裝備給考察小組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啟示。
首先,結合實際是根本。據介紹,加拿大蒙特利爾四面環湖,氣候濕潤,每年降雪期長,從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比北京市整整長兩個月。從降雪的次數和質量看,也存在明顯的差異。蒙特利爾每年降雪85次左右,既有暴雪又有雨加雪,且含水量大,易于堆積,容易溶化。而北京市冬季氣溫寒冷,風頻風大,雖雪少量小,但積雪容易結冰,難于溶化。開展掃雪鏟冰和雪后恢復工作,既要學習借鑒加拿大等國外城市的先進經驗,又要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建立完善符合北京降雪特點的掃雪鏟冰工作機制。
第二,精細管理是目標。蒙特利爾市的清雪工作以區域劃分,以序號識別,配備不同數量的除雪機械設備和專門人員,組織非常有序,標準非常具體,管理非常精細。在人力投入上,星期一至星期五城市處于工作狀態,100%投入清雪力量;周末休息,市民外出減少,投入的清雪力量只有50%。在清雪時機上,規定當地面積雪達到2.5厘米時開始清理,當地面積雪超過15厘米時開始裝運。在經費預算保障上,對每場暴風雪(持續4天,地面積雪20厘米)清雪作業的費用都進行了明確,總計1700萬加幣,其中清雪100萬加幣、裝運1400萬加幣、消除200萬加幣。還有對布撒融雪劑、作業時出動的人員和機械數量都有具體詳細的方案。 其管理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可結合正在開展的首都環境“精細管理美化市容”工作,推進北京市掃雪鏟冰和雪后恢復等精細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第三,科技創新是手段??笨耸『兔商乩麪柺袑η逖C械設備的研發工作相當重視,清雪機械設備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專業化、系列化。我們看到,不僅有野外用的大型拋雪機,還有人行步道用的小型掃雪車;不僅有功能單一的小型掃雪車,還有多功能大型推雪車,形成系列,成龍配套。據介紹,他們在高速路清雪作業時,幾臺多功能大型掃雪車成梯形排列,一線平推作業,裝在車頭的特種推雪鏟將路面較厚積雪推拋至路邊,裝在車身中部的刮雪鏟再將路面薄層積雪刮一遍,設在車尾的融雪劑撒布機撒布適量融雪劑,這樣一臺多功能掃雪車就同時完成了推、刮、撒三項組合作業,多臺組成梯形的掃雪車輛經過之處積雪基本清除,具備較好的道路通行條件。蒙特利爾市重視科技創新和工藝改進的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第四,明確標準是方向。蒙特利爾市的清雪工作也分輕重緩急,最優先清理的道路是高速路和城市主干道,其次是高速路輔路、公交路線和有坡路段,最后是其他街道。高速路和主干道的清雪工作一般在雪停后2—4小時完成,高速路輔路和公交路線在雪停后4—8小時完成,其他道路最遲不能超過雪停后24小時完成。
具體實施過程中,對每個步驟、每個地區參加作業的人員、機械、車輛和行駛距離、所用時間等都作了詳細明確的規定,為各地區開展清雪作業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依據。如在對T—54地段實施作業時:
第一步布撒融雪劑的車輛使用標準:人行道12臺、車行道11臺。
第二步清雪作業標準:人工,班組長1名、員工9名;清雪設備,人行道履帶車3臺、鏟雪撒鹽車2臺、刮雪車2臺、裝載鏟車1臺、帶鏟式裝卸車1臺。
第三步裝載作業標準:人工,班組長1名、員工28名;裝運設備,鏟車1臺、刮雪車2臺、揚雪車1臺、大卡車10臺、拖車3臺、小卡車2臺、履帶車2臺。
第四步消納作業標準:人工,監督1名、交通指揮員3名;消納設備,鏟車2臺;消納場地,fullum下水道傾倒口;替代場地,圣-米歇爾采石場。
結合北京的實際,學習借鑒蒙特利爾市的成功經驗,應在清雪時機的把握、清雪等級的界定、人員機械的投入、清雪標準的制定、融雪劑的布撒時機和數量等方面,加強自身條件研究,制定切實可行標準,使北京的掃雪鏟冰工作逐步朝著規范化、標準化、可持續的方向健康發展。
(執筆人:堵錫忠)
(責任編輯:黃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