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麥與拉脫維亞同屬歐洲,面積不大,都是全年供熱。在歐洲,供熱管路一般有四條,兩條供熱,兩條供應生活熱水。兩國雖然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但都把集中供熱作為本國的主要供熱方式。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確定什么樣的供熱方式,也是歷經曲折。2000年以前,丹麥還一直在更新能源策略,直到2002年,丹麥議會才確定了熱電聯產的策略。丹麥政府確定發展集中供熱的理由有三條:一是保護環境,只有集中供熱才能降低炭排放;二是能為整個社會降低成本;三是供應安全穩定。他們把集中供熱的公司比作銀行,供熱公司獲取能源,然后把能源傳到各地。有了供熱公司,熱能的管理、使用更加方便、高效。確定了這個戰略后,丹麥計劃要建更長的供熱管線,遍布丹麥各地,這樣燃料也可多元化,許多工業余熱都可回收利用。
采取多種措施達到節能指標
能源不能白白浪費在丹麥已成為每個人的共識,并且付諸了具體的行動。丹麥的熱電廠每年都有2%的節能指標。其中的一個叫韋伯熱電廠的董事會每年都要為達到這個目標討論多次,絞盡腦汁。盡管遇到的困難很大,但董事會都會下決心克服。他們采取多種措施,比如對電廠運營管路的保溫實行更高的要求,力爭把熱量傳輸的損失降到最低;采購任何零部件,都把能耗作為重點考慮的問題;還有增加供回水溫差,比如室外溫度零下12攝氏度,電廠提供的熱水供應溫度是75-120攝氏度,而把回水調節到僅為40-50攝氏度,溫差30攝氏度,讓熱交換更加充分。還包括在用戶端使用節能設備,廠家為用戶提供節能咨詢服務等等。
節能的手段還有就是減少管線泄漏。丹麥通過兩種方式判斷管線是否有泄漏的現象。一是每隔兩三年通過測量散熱率,判斷管線是否泄漏。還有一種是通過補水量判斷。經過多年改進,韋伯熱電廠現在每天補水只有15噸,而20年前,1天補水需要200噸。
熱力站向小型化發展 溫度控制更加準確
拉脫維亞首都的里加熱力公司現在正逐漸把熱力站向小型化方向發展。他們經過測算,大的熱力站成本較高,調節不便。于是他們把過去185個大的熱力站取消,換成3000多個小型熱力站。熱力站設在地下室。地下室熱力站歸房屋產權者所有,授權給熱力公司管轄。供熱設備買什么,怎么買,必須由熱力公司全權決定。由于小型熱力站都是自動運行,所以還減少了運行人員。過去大熱力站不能保證用戶生活熱水水溫43攝氏度的要求。換成小站后就達到了目標。而且每個用戶都可根據所需自己調節。對于保溫差的老建筑,需要調得高一些,小型熱力站也能實現,其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使用可再生能源占有一定比例
集中供熱最理想的目標是通過使用可再生燃料,達到節能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可再生燃料包括:風能、木材、沼氣、廢木料等。政府都十分支持使用可再生資源,鼓勵措施之一是允許發出的電并入電網出售,二是供熱廠購買電價十分便宜。丹麥確定了綠色能源的概念,把風能作為主要發展策略,預計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總體結構的30%。丹麥政府實行的優惠措施是綠色能源發電都可并入電網。預計5年后,取消燒油,增加天然氣和風能的供應。木材的使用在兩個國家也占有相當比重。據測算,廢木屑的熱值為2500大卡,低于其他燃料碳排放值。里加熱力公司共有5個供熱廠,其中一個廠采用的燃料有煤、油和家具廠的邊角料。作為獎勵措施,供熱公司可以以十分低廉的價格買電。據悉,木屑在丹麥供熱能源結構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丹麥還把木材從種植到使用進行合理規劃,種植一片,砍伐一片,循環往復,達到用之不竭。
熱計量、財務結算和應對危機
丹麥實行分戶計量,供熱費透明,熱費包括固定的和可變的。固定的成本按面積均攤,用戶不住也要交固定的費用。熱表是供熱公司租給用戶使用,供熱公司負責管理維護。熱表的年租金為532克朗,約合人民幣600多元,最貴的達到1700克朗,其中還不算25%的稅。如果當年有更換熱力管線、檢修等變化時,每平方米的熱費價格也會隨之變動。為了不讓用戶月支出超額,用戶最多可分5次交清熱費,年底公司給用戶寄送總賬單,提醒用戶交費。里加的熱計量是每棟樓安裝熱表,并不是每戶,所以熱費是每戶公攤,有的用戶覺得不公平,經常發生打官司的現象。解決的方式是,住戶面積大的,再裝熱表作為收費依據。現在公司委托其他部門收取,省去了這些麻煩。
供熱公司也在不斷改革。里加原有許多個熱力公司,從1996年開始,大小熱力公司歸到一個熱力公司。政府是股東,擁有49%的股份。里加供熱公司過去有員工2500名,現在不足千人,其中的三分之二是熱源售后服務、維修人員。里加每年的10月1日開始供暖,供熱公司把9月30日作為財務結算日,這樣作的目的是賬目結算方便、清晰。在公司的收入中,85.6%來自供熱,2.8%來自維修服務,10%靠賣電。公司熱源的來源一是買電廠的熱,二是靠自己擁有的鍋爐房對外供熱。
在丹麥,新用戶入熱力管網需交入網費,費用8000克朗,一次交清。如果沒有主管線,需交1.4萬克朗引入主管線,再加8000克朗引入家。家中的供熱設備需住戶自己付款購買。
丹麥應對供熱危機的能力比較強。對于供熱遇到突發事件影響正常供熱時,備用供熱廠可提供支持,即使全部癱瘓,備用供熱也能滿足用熱需求。
(責任編輯:黃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