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生態文明思想

2011-01-01 00:00:00黃娟黃丹
鄱陽湖學刊 2011年4期

[摘要]中國共產黨的生態文明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與實踐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本文從歷史的角度,主要采用文獻、歷史、比較、系統等分析方法,分別對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和國家歷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生態文明思想進行了系統梳理、總結、概括和提煉。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

[中圖分類號]B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848(2011)04-0005-13

[作者簡介]黃娟(1963—)女,上海人,博士,中國地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與應用研究;(湖北武漢430074)黃丹(1977—)女,吉林白城人,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與應用研究。(北京102600)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BKS045)、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0〕015)、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建設基地中國地質大學資源環境經濟研究中心開放基金項目(2011A0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Title: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uthors: HUANG Juan HUANG Dan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hine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aper straightens up and summarizes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s of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with documental, historic, comparative and systematic methods respectively.

生態文明是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文明,生態文明思想就是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看法與觀點。新中國成立以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和國家歷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為指導,結合不同時期國內外形勢,不斷探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梳理和探究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生態文明思想,對推進我國生態文明理論和實踐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毛澤東是新中國的開國領袖,他在領導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過程中,開始注意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提出過一些生態文明的觀點和主張。這些思想集中代表了我們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對生態文明的認識水平,是毛澤東思想在生態文明領域的生動體現。

勤儉節約觀。自然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毛澤東指出:“天上的空氣,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寶藏,都是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重要因素”(1999第7卷:34),“工廠沒有原料就不可能進行加工?!保?999第8卷:294)據此,毛澤東提出了勤儉節約觀。一要節約生產,“在生產和基本建設方面,必須節約原材料,適當降低成本和造價,厲行節約。”(1999第7卷:160)他視節約為社會主義建設重要戰略方針,“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保?999第8卷:240)二要節儉消費,老百姓要“學會過日子。包括農村、城市,要留有余地,富日子當窮日子過,增產節約?!保?999第8卷:81)“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展開愛國增產節約運動,使這個運動成為真正的全體人民運動。”三要綜合利用,“綜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綜合利用就“和打麻將一樣,上家的廢物,就是下家的原料!要想多有贏牌的機會,就得吃上家的廢牌!”(哲夫,2004:8)四要反對浪費,他將浪費與貪污并列,“浪費和貪污在性質上雖有若干不同,但浪費的損失大于貪污,其結果又常與侵吞、盜竊和騙取國家財物或收受他人賄賂的行為相接近。故嚴懲浪費,必須與嚴懲貪污同時進行?!保?999第6卷:208-209)

植樹造林觀。生態保護和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毛澤東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和林業建設,發出了“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偉大號召。他提出:“森林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資源,又是農業生產的一種保障。積極發展和保護森林,對于促進我國工、農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等,2003b:78)因此,他要求:“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保?999第6卷:509)他認為,植樹造林可以美化生產生活環境,“今后庭園里要多種樹木,多種果樹,還可以種點糧食、蔬萊、油料作物。北京市的中山公園和香山要逐步改種些果樹和油料作物。這樣,既好看,又實惠,對子孫后代有好處?!保愌?,1999:10)“一切能夠植樹造林的地方都要努力植樹造林,逐步綠化我們的國家,美化我國人民勞動、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2003b:77)針對大躍進對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的破壞,他提出:“要使我們祖國的河山全部綠化起來,要達到園林化,到處都很美麗,自然面貌要改變過來?!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等,2003b:51)在其思想指導下,195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在全國大規模植樹造林的指示》,開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獨具特色的植樹造林運動。

水利建設觀。早在江西瑞金期間,毛澤東就提出了“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著名論斷。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又提出“興修水利是保證農業增產的大事”(1999第6卷:451),將水利建設視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水利建設運動和根治水旱災害的偉大歷程。面對淮河水患問題,他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并為治理淮河作出了許多重要指示;面對黃河水患嚴重的局面,他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叮囑,主張在黃河上中游建設大型水利工程;面對多災多難的海河,他作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批示,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根治海河工程;面對長江水災問題,他提出興修三峽工程的設想;面對南澇北旱問題,他發出南水北調的先聲。為加強和做好水利建設,毛澤東提出了一些原則:國家規劃要有水利方面的規劃、國家財政預算要有水利建設方面的預算;水利建設既要靠中央也要靠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聯合治水;水利建設要有“全國一盤棋”的整體思想,國家要有流域規劃,也要有小型水利規劃等等。毛澤東提出:“同流域規劃相結合,大量地興修小型水利,保證在七年內基本上消滅普通的水災旱災。”(1999第6卷:509)毛澤東的水利建設思想,有力促進了我國水利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為改革開放以后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人口控制觀。結合土地資源認識人口問題,是毛澤東人口觀的一大特點。人多地少是毛澤東對中國國情的基本看法。他先后說過:“土地是少數民族多,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我們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實際上是漢族‘人口眾多’,少數民族‘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資源很可能是少數民族‘物博’?!保?999第7卷:33)“中國的情況是:由于人口眾多、已耕的土地不足(全國平均每人只有三畝田地,南方各省很多地方每人只有一畝田或只有幾分田),……以致廣大農民的生活仍然有困難。”(1999第6卷:429)他非常贊賞一些國家的地廣人稀,曾對委內瑞拉代表團說:“你們是七百萬人口住在九十一萬二千平方公里土地上,所以你們國家的前途是大有可為的。你們事業的環境是很好的,人口、國土比例是很好的,有發展余地。”(曹前發,2010)由于人口無限制膨脹會帶來土地、糧食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因此,毛澤東指出:“我們這個國家有這么多的人,這是世界上各國都沒有的。要提倡節育,要有計劃地生育?!袊鶅|人口,增加十倍是多少?六十億,那時候就快要接近滅亡了?!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03a:970)控制人口、計劃生育是毛澤東人口觀的主基調,為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確立和實施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礎。

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了一個全新時代,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開始關心生態文明建設相關問題,提出了若干生態文明思想。這些思想集中代表了我們黨和國家第二代領導集體在改革開放初期對生態文明的認識水平,是鄧小平理論在生態文明領域的生動體現。

資源合理利用觀。鄧小平說過,“我們有豐富的資源”,開發出來就是了不起的力量(1994第2卷:232),但他也多次談到我國可耕地少、能源缺乏,“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國現代化建設必須考慮的特點(1993第3卷:105);“我們基礎工業薄弱,缺少電和原材料?!保?993第3卷:312)針對我國能源問題,他說:“能源不夠,不僅是‘六五’期間的問題,也是今后相當長時間的問題。火電上不去,要在水電上打主意。水電大項目上去了,能頂事?!保?993第3卷:17)“核電站我們還是要發展,油氣田開發、鐵路公路建設、自然保護等,都很重要。”(1993第3卷:363)在強調開發資源的同時,鄧小平也很重視資源合理使用,提出過不少主張:杜絕各種浪費,提高產品質量是最大的節約(1994第2卷:30);“無論是在生產建設以前,生產建設過程中間,還是在生產建設得到了產品之后,都不允許有絲毫的大手大腳?!保?994第2卷:261)提高洗煤比重,要搞坑口發電,搞煤的綜合利用;提高煤炭和石油的價格,促使使用單位節約;對浪費電力和原材料的企業,要堅決關一批,行動要堅決(曾培炎,1997:288)。這些思想對我國合理開發、節約利用資源起到了積極作用。

自然環境保護觀。鄧小平認為,洪澇災害與森林、林業破壞緊密相關,因此,必須加強植樹造林和林業建設,這是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舉措。鄧小平繼承毛澤東的植樹造林思想,大力倡導植樹造林運動,在其提議下,1981年第五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規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鄧小平還就植樹造林作過多次重要批示或題詞:“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造福后代?!比窳x務植樹運動“這件事,要堅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實。為了保證實效,應有切實可行的檢查和獎懲制度?!薄爸矘湓炝?,綠化祖國,是建設社會主義、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事業,要堅持二十年,堅持一百年,堅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遠干下去?!保▏噎h境保護總局等,2001:39)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成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抓手,產生了較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在鄧小平的關心和指導下,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于1983年召開,環境保護被確立為我國一項基本國策。1990年,他還以戰略性眼光指出,“自然環境保護很重要”(曾培炎,1997:288),我們要重視自然環境保護問題。

計劃生育政策觀。生態文明的本質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生態文明必須處理好人口與資源環境關系。鄧小平認為,人口多、農民多是中國國情的最大特點之一。同時,他又認為,我國“人口多,耕地少”,人口多造成人均資源不足,影響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實現。因此,他提出必須控制人口、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問題是個戰略問題,要很好控制”,“我們要大力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1999:55、68)。人口數量又與人口素質相關,鄧小平要求大辦教育,提高人口素質,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在其人口思想指引下,黨的十二大正式確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自從全面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全國少生了四億多人,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1991年,鄧小平還為我國第一份探討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建設之間關系的政策指導性學術期刊——《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親筆題寫刊名,特別提出要注意解決發展中面臨的人口多、資源少、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對我國人口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推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是鄧小平時期建設生態文明的最主要抓手。

環境經濟價值觀。認識和處理生態與經濟關系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鄧小平認為自然環境具有經濟價值,保護自然環境有利于經濟發展。一是種草種樹可以帶來經濟好處。面對西北地區的黃土高原,鄧小平說:“我們計劃在那個地方先種草后種樹,把黃土高原變成草原和牧區,就會給人們帶來好處,人們就會富裕起來,生態環境也會發生很好的變化?!保▏噎h境保護總局等,2001:33)二是優美的自然風光促進旅游業發展。鄧小平提出:“要保護風景區。桂林那樣好的山水,被一個工廠在那里嚴重污染,要把它關掉”;“北京要搞好環境,種草種樹,綠化街道,管好園林”(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等,2001:19);四川峨眉山風景區造林注意色彩的完美,山林就像人的穿著一樣,不僅有衣衫,還要有裙子,鞋子,林子下面作茶,四季常綠,還有經濟效益等(孟紅,2004)。三是良好的生產環境可以提高企業效益。鄧小平主張,企業要積極學習國外環保經驗,在企業生產中“講美學,講心理學,講綠化”,以影響人的情緒,使人感到舒適,從而提高生產水平。此外,他還提出了農業發展要因地制宜等重要主張。根據對經濟與生態辯證關系的認識,鄧小平提出了“加快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思想。

環境法制建設觀。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是鄧小平的重要思想,鄧小平非常重視通過法制建設來建設生態文明。鄧小平指出,我們“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廠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勞動法、外國人投資法等等,經過一定的民主程序討論通過,并且加強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994第2卷:146-147)在其關注下,我國先后制定、頒布、實施了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水法等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法律。1979年,我國頒布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綜合性環?;痉ā吨腥A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標志著我國環境保護開始走上法制軌道。截止1991年,我國制定并頒布了12部資源環境法律,20多件行政法規,20多件部門規章,累計頒布地方法規127件,地方規章733件以及大量的規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環境保護的法規體系,為強化環境管理奠定了法律基礎(張坤民,2005:15)。鄧小平也最早提出控制人口應該立法的思想,為我國計劃生育工作依法管理指明了方向(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1999:71)。生態法制建設使保護、利用、開發和管理人口資源環境有法可依。

環境科技依靠觀??萍际巧鷳B文明建設的強有力支撐,建設生態文明必須緊緊依靠科學技術。鄧小平高度肯定科技現代化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沒有現代科學技術,就不可能建設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沒有科學技術的高速度發展,也就不可能有國民經濟的高速度發展。”(1994第2卷:86)他多次指出,“中國要發展,離開科學不行”,“實現人類的希望離不開科學。”(1993第3卷:183)面對資源環境問題,他也主張依靠科學技術,“解決農村能源、保護生態環境等等,都要靠科學?!保▏噎h境保護總局等,2001:34)在談到與生態息息相關的農業產業時,他說:“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學??茖W技術的發展和作用是無窮無盡的?!保?993第3卷:17)“將來農業問題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要靠尖端技術?!保?993第3卷:275)在他看來,“最終可能是科學解決問題??茖W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視科學?!保?993第3卷:313)這就是說,解決資源環境問題、建設生態文明最終要靠科學技術。這些思想使鄧小平科技思想具有了生態色彩,也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科技含量。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江澤民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始終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其一系列重要思想,成為其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特色。這些思想集中代表了我們黨和國家第三代領導集體對生態文明的認識水平,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生態文明領域的重要體現。

可持續發展觀。什么是可持續發展?江澤民指出:“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要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02:279)他提出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并將其確立為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奮斗目標,“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006第3卷:544)這是因為,一是順應國際社會發展潮流,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2006第1卷:532),發展既看經濟增長指標,也看資源環境指標,逐漸成為國際社會共識。二是吸取歷史經驗教訓,“世界發展中一個嚴重的教訓,就是許多經濟發達國家走了一條嚴重浪費資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結果造成了對世界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嚴重損害。我們決不能走這樣的路子?!保?006第1卷:533)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人類總結歷史得出的深刻結論和正確選擇。三是根據我國基本國情,“我國是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2006卷2:26)解決我國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人口資源環境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始終堅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保▏噎h境保護總局等,2001:627)一要控制人口,“資源破壞、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等,都與人口基數大、增長快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計劃生育工作抓得不好,人口增長控制不住,造成資源過度的開發,生態環境就難以得到有效保護,環境質量就難以提高”。(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等,2001:452)既然人口是關鍵,那就必須控制人口。二要節約資源,“我國耕地、水和礦產等重要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較低”(2006第1卷:463),必須采取“資源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006第2卷:26)“堅持節水、節地、節能、節材、節糧以及節約其他各種資源”(2006第1卷:533)。三要保護環境,“環境保護工作,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2006第3卷:465),我們要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強對環境污染的治理,植樹種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態環境?!保?006第2卷:26)搞好生態保護和建設。由于“人口、資源、環境三方面的工作,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系的系統工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等,2001:551)因此,自1991年起,中央每年在“兩會”期間都召開座談會,專門部署這方面工作,由開始的中央計劃生育工作座談會,到中央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工作座談會,再到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

生態與經濟協調觀。對發展與環境的關系問題,江澤民明確提出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思想。江澤民認為,傳統經濟增長是造成資源環境壓力的根源,“那種以盲目擴大投資規模、亂鋪攤子為基礎的經濟增長,其增長速度越快,資源浪費就越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就越嚴重,發展的持續能力就越低?!保?006第1卷:533)他將資源環境上升到生產力高度,“破壞資源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資源資源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資源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2:282),必須“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006第3卷:462)由于走傳統工業化道路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做法,我們必須“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2006第3卷:545)為協調生態與經濟關系,他先后提出“建立節耗、節能、節水、節地的資源節約型經濟”(2001:21-22),“根據我國國情,選擇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循環經濟之路,可持續發展才能得到實現”①等重要主張。

生態科技進步觀。鄧小平強調環境保護依靠科技,江澤民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科教興國戰略必須緊密結合。一方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緊密結合科教興國戰略。他說:“全球面臨的資源、環境、生態、人口等重大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保?001:2)“要依靠科技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耕地,保護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保?006第2卷:119)這是因為,科技進步可以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和手段,加深人類對自然規律的理解,開拓可供利用的新的自然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提供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有效手段,促進提高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必須緊密結合可持續發展戰略。他要求,“在調整人和自然關系的若干重大領域,特別是人口控制、環境保護、資源能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扎實的成果?!保?001:21-22)“十分重視解決環境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減災防災、人口控制、人民健康等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問題,為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作出貢獻,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保?006第1卷:431)“重點推廣對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礎工業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并努力促進節能降耗、提高產品質量、減少環境污染?!保?001:9)在其思想指導下,2002年科技部發布《可持續發展科技綱要》,將可持續發展科技列入科技進步與創新的重點領域。

生態意識教育觀。江澤民非常重視可持續發展宣傳教育工作,他認為這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前提,“我們要加強宣傳教育,讓全體人民都明白可持續發展的道理,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等,2001:232)他為我們指明了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要通過教育、宣傳和其他方面的工作,使這兩項基本國策(指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等,2001:452)“一定要向群眾充分講清楚,實行計劃生育、合理利用資源和搞好環境保護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群眾利益。要廣泛普及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科學知識,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人口資源環境意識,提高他們支持人口環境資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加強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法制宣傳教育,普及有關法律知識,使企事業單位和廣大群眾自覺守法。全社會都嚴格依法辦事,是做好人口、資源、環境工作的重要保證?!保?006第3卷:468)這些論述告訴我們,通過開展科學知識、基本國策、法律知識等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可持續發展意識,形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其思想指導下,1996年國家環??偩值炔块T聯合頒布《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1996-2010年)》,2001年又具體頒布了《2001-2005年全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綱要》。經過多年探索,我國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教育體系。

“三大國策”堅持觀。鄧小平時期確立了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兩大基本國策,江澤民多次強調必須長期堅持這兩大基本國策。他說:“控制人口增長,保護生態環境是全黨全國人民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保?006第1卷:533)“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都很重要,都關系到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都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保▏噎h境保護總局等,2001:451)“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保?006第2卷:26)不僅如此,江澤民還創新了兩大基本國策,將其發展為三大基本國策。1999年,他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之前不包括資源,參考前文)指出:“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根據我國國情和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而確定的基本國策?!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02:281)2002年,他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再次明確:“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2006第3卷:546)。三大基本國策思想使我國國策理論更趨完善,有力推進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生態以法治理觀。依法治國是江澤民為我國確立的基本治國方略,其生態文明思想也充分體現了生態法治特色。江澤民明確提出:“人口資源環境工作要切實納入依法治理的軌道。這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方面?!保?006第3卷:468)在鄧小平生態法制建設基礎上,江澤民提出要不斷完善環保法律體系,而且要加強環保執法、環保司法等工作。他在1997年中央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工作座談會指出:“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為加強環保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武器?!薄碍h保執法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需要繼續加強,提高執法效果。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環境保護實行統一的監督管理。司法部門要加強環保司法工作,依法堅決打擊破壞環境的犯罪行為?!保▏噎h境保護總局等,2001:456)可見,鄧小平強調生態法制建設,江澤民更強調人口資源環境依法治理。隨著可持續發展工作有了基本法律依據,江澤民在強調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同時,特別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知法、懂法,努力做遵守法律法規的模范,同時要支持和督促有關部門嚴格執法,絕不能知法犯法,干擾甚至阻撓有關部門依法行政。有關職能部門要秉公執法,決不允許徇私枉法。”(2006第3卷:468)

生態國際合作觀。隨著國際社會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合作的日益密切,江澤民及時作出了開展國際生態合作的重大決策。關于合作的必要性,他指出:“人類共同生存的地球和共同擁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保護地球,需要各國共同行動。”關于合作的重要原則,他提出:“發達國家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曾經對全球環境造成的那些歷史影響,因而有責任承擔更多的義務,發揮自己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優勢,積極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環境問題。發展中國家在推進經濟發展中要努力加強環境保護,并在全球行動中發揮力所能及的作用?!保▏噎h境保護總局等,2001:597)關于中國的基本態度,他說:“我們愿為保護全球環境作出積極貢獻,但是不能承諾與我國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義務。……我們堅決反對某些發達國家搞所謂‘環境外交’,借環境問題干涉別國內政。我們擴大開放、引進外資,需要抓好環境保護工作,改善投資環境,同時也要注意防止國外有些人把污染嚴重的項目甚至‘洋垃圾’往我國轉移。”(2006第1卷:534-535)他要求對外開放中,“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又不過分依賴國外資源”,“擴大資源領域的對外交流又防止珍稀資源流失”,“既不斷促進貿易發展又確保環境安全”等(2006第3卷:463)。在其思想指引下,我國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快速發展,有力推進了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十六大以來,胡錦濤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對生態文明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首次在黨代會的政治報告中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新理念,并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些思想集中代表了十六大以來黨的領導集體對生態文明的認識水平,是科學發展觀在生態文明領域的生動體現。

生態文明戰略觀。這是胡錦濤對生態文明建設地位的認識。十七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共同構成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體系;而且還滲透到經濟建設目標和總目標中,在“降低消耗、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兩番”。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15-16)。十七大以來,胡錦濤進一步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更好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多次重要講話中談到“五大建設”,標志著現代化建設布局由“四位一體”演進為“五位一體”,足見生態文明戰略地位的重要。這是因為,生態環境惡化“已經成為廣大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和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敏感問題?!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11:463)建設生態文明,是緩解我國經濟增長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根本出路,是順應國際社會綠色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重要體現,是加快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方面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人與自然和諧觀。這是胡錦濤對生態文明本質的認識,是其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人與自然關系上,胡錦濤提出:“要牢固樹立人與自然相和諧的觀念。……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要倍加愛護和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規律。對自然界不能只講索取不講投入,只講利用不講建設。”(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5:853)這標志著“征服自然”的傳統自然觀轉向“建設自然”的現代自然觀。關于什么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胡錦濤進一步指出,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6:706)。其中,生產發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前提,生活富裕是生產發展和生態良好的動因,生態良好是生產發展和生活富裕的基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是堅持以生產發展為核心,以生活富裕為歸宿,以生態良好為基礎。胡錦濤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將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視為“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大關系”之一(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13)。他還指出: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和諧,往往會影響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6:715),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整體和諧的社會。在胡錦濤看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就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兩型社會”建設觀。這是胡錦濤對生態文明建設任務的認識,是他對前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思想的升華。胡錦濤指出:“我們必須把推進現代化與建設生態文明有機結合起來,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78)“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都將“兩型社會”建設作為重要任務。他還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從當前和今后我國的發展趨勢看,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必須著力抓好的戰略任務?!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09:109)建設生態文明等同于建設“兩型社會”,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是生態文明建設重要任務。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要以節約使用能源資源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6:1099)。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16,19)。當前,節能減排是“兩型社會”建設核心。建設生態文明就是以節能減排為核心,以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重點,采取多種措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反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只有上升到“兩型社會”建設高度,以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理論指導才能取得成功。

生態以人為本觀。這是胡錦濤對生態文明建設目的的科學認識。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建設生態文明是胡錦濤堅持以人為本作出的一項科學決策。以人為本有很多方面,不同時期側重點不同。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生態環境的惡化,使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提出了緊迫需要,生態需求成為一項基本需求,生態權益成為一項基本權益。生態文明的復雜性和滲透性,又使生態物質、生態文化、生態民主、生態民生需求成為當今物質、文化、政治、社會需求的新形態?!拔覀兺七M發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79),建設生態文明正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根本體現。胡錦濤提出,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人口資源環境工作,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他說:“人口資源環境工作,都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一定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著眼于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著眼于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著眼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素質,切實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5:852-853)。這就是說,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堅持“三個著眼于”,當前要著力解決好水污染、空氣污染、土壤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問題,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有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綠色經濟發展觀。這是胡錦濤對生態文明建設途徑的認識。江澤民提出了生態經濟協調發展思想,胡錦濤指出了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經濟實現形式。“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就是要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16)。循環經濟是一種善待地球的經濟發展形式,“我國經濟增長在很多程度上是靠物質資源的高消耗來實現的,這種狀況不改變,經濟社會發展是難以為繼的。因此,我們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06:70)他還明確提出:“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6:823)。在其思想指導下,2005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為我國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了指導性意見;“十一五”規劃將發展循環經濟明確為建設“兩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十七大報告關于建設生態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要“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09:16);“十二五”規劃更是將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建設“兩型社會”的重要內容。近幾年,胡錦濤先后提出過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等新型經濟,為探索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作出了許多努力。

綠色消費生活觀。這是胡錦濤對生態文明建設引擎的認識。消費,特別是高消費、一次性消費與非循環消費等傳統消費模式,是造成資源大量消耗和環境嚴重污染的重要因素。擴大消費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17-18),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內涵。但消費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費主義的日益流行,勤儉節約的不合時宜,無疑將加劇我國的資源環境壓力。面對擴大消費與生態壓力的矛盾,既要發揮消費引領作用,又要轉變傳統消費模式,正確的選擇就是綠色消費生活方式。這也是現代社會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近年來正在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消費生活潮流。順應綠色發展趨勢、結合中國基本國情,胡錦濤積極倡導全社會形成健康文明消費模式,“要提高全民族的節約意識,在全社會倡導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倡導綠色消費等現代消費方式,提高消費質量和效益?!保?007)建設生態文明就應該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模式,“推動全社會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1:464)。在今天消費拉動生產的大背景下,綠色消費生活將引領綠色生產和綠色發展,這將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引擎。

生態文明教育觀。這是胡錦濤對生態文明建設前提的認識。人類的生產生活行為受自身的思想觀念支配,建設生態文明必須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在2005年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胡錦濤首次使用“生態文明教育”術語,在談到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時明確提出“在全社會大力進行生態文明教育”,告訴我們生態文明教育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措施。此前,胡錦濤就要求開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宣傳,“在全社會大力宣傳節約資源的重大意義,促進全民牢固樹立節約資源的觀念,培育人人節約資源的社會風尚,堅決遏制浪費資源、破壞資源的現象。”“要大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重要性,增強全民族的環境保護意識,營造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建設環境的良好風氣。”(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6:70-71)他還就宣傳教育內容作過指示,那就是“加強基本國情、基本國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人口意識、資源意識、節約意識、環保意識”(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6:826)。十七大報告將人口意識,以及節約資源、環境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等意識統稱為生態文明觀念,要求通過生態文明宣傳教育,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16),從而為生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這些思想對我國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工作起著重要指導作用。

生態科技創新觀。這是胡錦濤對生態文明建設動力的認識。胡錦濤提出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科技思想,要求將創新型國家戰略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將科技自主創新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成為其科技思想的重要特色。一方面,建設生態文明必須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創新成為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資源、生態環境、自然災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問題的重要途徑,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11:745-746)因此,“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離不開科技進步和創新,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堅定不移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來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09:114-115)另一方面,科技創新必須面向生態文明建設,“要大力研發和推廣使用先進避孕節育藥具和技術、先進能源技術、環境保護技術和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技術,切實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態環境?!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05:826)“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19)??萍紕撔路沼谏鷳B文明,就是將生態科技作為科技創新的重點和方向。

生態制度完善觀。這是胡錦濤對生態文明建設政治保障的認識。一要完善評價體系,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保證。胡錦濤提出了綠色GDP評價體系,“研究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方法,探索將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經濟發展水平的評價體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5:853)。他還提出了干部綠色考核評價體系,“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40),將資源環境等指標納入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中。二要完善體制機制。如果沒有體制機制安排,建設生態文明必將落空。因此,胡錦濤要求,“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形成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14,19)。三要完善法律政策體系,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工具。胡錦濤提出:“完善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薄巴晟品从呈袌龉┣箨P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實行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保ㄖ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2009:19-20)在這些思想指導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體系、體制機制、法律政策體系日趨完善。

生態和諧合作觀。這是胡錦濤對生態文明建設條件的認識。將生態文明與和諧世界相結合,是胡錦濤和諧世界理論的重要特色。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1006),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業已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78)。因此,國際社會需要加強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36),成為和諧世界的五個重要維度之一。參與生態交流合作,可以維護我國資源環境安全,樹立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成為更加具有親和力的國家,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外部環境。目前,“各國尤其是主要大國”“紛紛把發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綠色經濟等作為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重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國際經濟科技制高點已經成為世界發展大趨勢”(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1:744)。在此背景下,“我們應該大力推動國際新興產業合作,尤其是節能減排、環保、新能源等領域合作,積極培育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1:23)要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搶占制高點,實現中華民族的跨越式發展,我們必須積極參與全球合作,最終構建一個以生態和諧為基礎的和諧世界。

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集體的共同追求,由于不同時期國內外形勢不同,他們對現代化及其生態文明的認識也不盡相同。梳理和探究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和國家歷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生態文明思想,不難發現,我們黨對生態文明的探索和認識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中國化在不同階段的成果,這些思想共同構成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

從生態不是問題到一般問題再到嚴重問題,從生態問題是單純問題到環境與發展問題再到人與自然關系問題,從生態沒有價值到經濟價值再到人的價值,從生態文明建設沒有地位到配角地位再到主角之一,從生態文明建設就事論事到經濟措施再到系統推進,表明我們黨對生態文明的認識越來越成熟,生態文明建設地位越來越重要,生態文明建設目的越來越明確,生態文明建設內容越來越豐富,生態文明建設措施越來越系統。當然,建設生態文明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場牽涉眾多領域的全方位變革,對生態文明的認識需要與時俱進:生態文明在現代化建設布局中的地位即“五位一體”新布局有待明確;生態文明建設滲透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經濟生態化、政治生態化、文化生態化、社會生態化、教育生態化、科技生態化、法治生態化、外交生態化等有待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生態文明的關系也有待進一步認識和提高……總之,生態文明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生態文明真理永無止境,生態文明理論創新永無止境。

[參考文獻]

曹前發.2010.建國后毛澤東人口思想述論[J].毛澤東思想研究,(6).

陳炎.1999.三代領導人對我國生態經濟理論的貢獻[J].綠色大世界,(5).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1999.鄧小平人口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1.新時期環境保護重要文獻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胡錦濤.2007.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更突出的戰略位置[J].中國科技產業,(1).

江澤民.2001.論科學技術[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江澤民.2002.在全球環境基金第二屆成員國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10-17.

江澤民文選.2006(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0.毛澤東早期文稿[M].長沙:湖南出版社.

毛澤東.1999.毛澤東文集(第6,7,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孟紅.2004.鄧小平的植樹情結[J].文史月刊,(12).

王東.2001.中華騰飛論——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領導集體的理論創新[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坤民.2005.關于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與行動[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曾培炎.1997.學習鄧小平經濟理論二十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等.

哲夫.2004.淮河生態報告[M].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家林業局.2003.毛澤東論林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2.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3a.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上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3b.毛澤東論林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5.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6.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8.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9.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1.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責任編輯:王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午夜| 67194亚洲无码| h视频在线播放| 黄色成年视频|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黄色在线网|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国内精品91| 国产成人综合网|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区|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免费|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夜夜拍夜夜爽|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在线国产你懂的|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67194亚洲无码|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曰AV在线无码| 熟妇无码人妻|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欧美性色综合网| h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色在线|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欧美国产中文| 亚洲天堂高清| 亚洲天堂首页|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人与鲁专区|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高清国产| 99爱在线|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日日拍夜夜操| 欧美色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 日韩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日韩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