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智勇小說集》囊括了作者從1976年7月至2006年8月跨度30年的中短篇小說50篇,大約26萬多。蘊含其中的隆隆“雷”聲,是“于無聲處聽驚雷”的“雷”,而非“雷人雷語”的“雷”。適當接觸這樣的“雷”,能夠震動物欲銹蝕的心靈,能夠滋潤精神干涸的心田,能夠豐滿充實自己的人生。
關鍵詞:雷智勇;《雷智勇小說集》;雷聲;隆隆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1)02-0075-02
雷智勇同志是陜西省富平縣人,1983年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隨即入伍到武警部隊工作,現在是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武警工程學院學報主編、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他的小說集《雷智勇小說集》,由作家出版社于2008年5月出版,我在2008年11月20日就榮幸拿到。之后,就一直放在我辦公桌的抽屜邊,時不時地就拿出來翻看幾頁。現在基本上看完了,個別篇章已經看過幾次。
有熟人叫推薦小說作為電視劇題材,我就多次提及。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制作者聯系過幾次,至今卻還沒有找上門來。雖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可是與其找人毛遂自薦不如等人找來商洽好。我想,那制片者遲早會來找我的,屆時我一定會給他們推薦這本《雷智勇小說集》。當然了,如果條件允許,我還想親自改編呢!為什么呢?因為《雷智勇小說集》確實有很多值得人們細細品味的人生理趣,有不少值得欣賞的動人故事,有許多值得留戀的美麗青春……
一、展現一個軍人豐富的人生情懷
《雷智勇小說集》,囊括了作者從1976年7月完稿的短篇小說《“歇后”老漢小傳》至2006年8月的短篇小說《緊急更正》,收入跨度30年的中短篇小說50篇,分列于“軍旅生涯篇”、“社會世相篇”、“校園生活篇”和“田園風情篇”之中。其中,“軍旅生涯篇”11個短片、1個中篇,“社會世相篇”17個短片,“校園生活篇”3個短片、1個中篇,“田園風情篇”10個短片、1個中篇。總計字數,大約26萬多。
筆者從1993年起,就與雷智勇先生在一個大院子里共事,后來干脆就調動到一起工作。我們雖然工作在院校,但是基本上不能與地方普通院校相比,沒有地方院校教職員工那樣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我們不僅要求坐班工作,而且有很多公差勤務、值班開會,還有科研學術和教學工作,業余時間已經很少了。我就時常感到疲憊。
可是,在相同的工作和相同的管理制度下,雷智勇同志還曾兼任全國高教期刊研究會理事、陜西省高校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西北軍校報刊編輯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在這種情況下,他卻常常在大家不經意間就發表一篇論文,或者是出版一本著作。此刻大致想想,包括這本小說集,他先后就出版了《最新標點知識及運用》、《神奇的標點符號》、《標點符號規范使用手冊》、《名人學習法概論》、《軍校學報編輯學論稿》等專著及合著大概有8部,各種論文有幾十篇。
他哪來的這么大的精力呢?雷智勇的小說里涌動的那些情感的浪花,就是生動的注釋。我們都聽到過這樣的話:文學是人學;現實中需要內斂,小說中不妨張揚;即便是真人真事,以小說的名義發表那也是文學創作,讀者就不能認為那是真的某人某事。這么美妙的文學體裁,正好用來承載雷智勇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他在現實生活中做事低調,與人為善,和藹可親。小說中那些主人公敢作敢為的、勇敢的、多情的、機智的言行,不僅有作者個人的影子,而且也有作者“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的寄托。
二、升華個個情節曲折動人的故事
《雷智勇小說集》的50個故事,包含了很多情節曲折動人的內容。除了《殊死大追捕》、《情溢登記表》和《血染桃花鎮》這3個中篇小說外,其他的都是短篇小說,個別還可當成微型小說,所以非常適合忙里偷閑時閱讀。比如“軍旅生涯篇”的《秘訣》,原載于《新聞與成才》1994年第5期,不足千字,塑造了一個報道員投機取巧拼湊“新聞”的“投稿秘訣”,批駁色彩鮮明,發人深省!
再比如說,軍人的帽子。世人沒有不知道軍人帽子特征的,但是《指導員的故事》里的第一個小故事《帽子問題》,一般人肯定想不到是啥問題。作者以小小說的筆法,指出帽子對于軍人的重要意義,藝術地表達了這樣幾個很有震撼力的看法:“帽子壓在眉骨上的,叫做晦氣”、“帽子戴在額頭上的,是傲氣”、“帽子歪戴的,是邪氣”、“只有規規矩矩地戴正了軍帽,那才叫正氣”。我相信,只要看過此文的人,戴好帽子就會成為潛移默化的一種素養。
《飄香的花手帕》刊載于《小小說月報》1994年第7期,講述一個武警中尉乘公交車時勇斗調戲女售票員的兩個持刀流氓的故事,在英雄救美的老主題中翻出了新花樣。我記得,作者曾經還以此篇為書名,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說集。
《情溢登記表》是作者1983年大學畢業之際的作品,很有時代特色。大學生以及學生情侶,面臨分配時的種種舉動和想法,生動真實。小說最后,主人公在畢業登記表上寫下:“黨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現在好像不真實,其實當時就是這樣,而且現在也還大有人在。至于《殊死大追捕》和《血染桃花鎮》,情節曲折,線索編織縝密,一些往往出乎意料的情況,仔細想來又在情理之中。它們如果拍成影視劇,比如說電視連續劇,收視率肯定非常高。從農村男女老少,到大學生,到武警干部戰士,《雷智勇小說集》給我們塑造了各種各樣的主人公。通過這些人物和故事,正如趙熙在本書序言中所說,雷智勇小說展示了和平年代軍人形象和戰斗精神素養,展示出“火熱的生活情懷和赤子之愛”、“對人生美好生活的希冀”;同時,也表現出作者“一種對生活的深切感受”、“一種對人生信仰和信念的執著追求”。
三、永葆革命同志之間純潔的友誼
我也是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的,與雷智勇同志是名副其實的校友、系友。2001年之后,在一個編輯部工作,成為名副其實的同事了。隨后,他一直是編輯部主任兼主編,是我的行政與業務領導、頂頭上司。不過,大多數情況下,他都扮演著大哥哥的角色,一般很少顯示領導的威嚴與權力。雷智勇多才多藝,除了工作與業余文學寫作,他的象棋、秦腔二胡等也拿手。在他主任沒有卸任前,我們曾經在忙完工作后,一切在辦公室里下棋、打撲克、開玩笑,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拿到這本小說集,看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協名譽主席陳忠實題寫的書名《雷智勇小說集》,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周明的題詞“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陜西書畫院秘書長、陜西山水畫研究會常務理事、陜西書畫報主編王安泉的題詞“鐵馬冰河入夢境,錦繡樂章涌筆端”,以及原陜西省作協黨組書記、省作協副主席趙熙做序言《如歌的行板——雷智勇小說故事的審美韻味》,不禁更加令人敬佩起雷智勇同志了。
雷智勇不僅在編輯出版方面貢獻突出,在語言文學與編輯出版科研教學方面也獨樹一幟,是主編、教授和研究生導師,而且還與這么多文藝界名人保持著聯系。可是,他與我這樣的無名小卒仍然能融洽相處,沒有絲毫顯擺的架子。如果不是從這本書上看到,我們一點都不知道他還有這樣一些名聲如雷貫耳的知名文友!
《雷智勇小說集》蘊含的“雷”,是“于無聲處聽驚雷”的“雷”,而非“雷人雷語”的“雷”。適當接觸這樣的“雷”,能夠震動物欲銹蝕的心靈,能夠滋潤精神干涸的心田,能夠豐滿充實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