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時評”迅速崛起,但是對于時評的定義這一本源問題,學界和業(yè)界卻有著許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試從“時評”的歷史角度分析時評的產生過程,從而對時評下一定義。
關鍵詞:時評;歷史;定義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1)03-0125-01
自1998年11月《中國青年報》推出“冰點時評”專欄,“時評”這類文體在紙質媒體上迅速崛起,研究時評也逐漸成為學界的熱點。但是對于時評的定義,這一首先應該解決的本源問題,現(xiàn)在的學界尚無定論。中國大學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員馬少華認為,“時評,其實就是最狹義的新聞評論,它與‘新聞評論’的概念沒什么不同?!薄赌戏街苣犯呒壘庉嬠沉疑浇o“時評”的定義是:“‘時評’是‘時事評論’與‘時政評論’的略稱。”“它包括‘新聞評論’,或者說‘新聞評論’是它的‘子集’?!薄缎戮﹫蟆返脑u論員、時評版編輯艾君則認為,“時評是對新聞的評論,歸根結底,時評是新聞的一種,它和消息、通訊、特寫、圖片報道等一樣,是‘新聞’大家庭中的一員?!币陨狭信e的各位都是在學界或者業(yè)界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他們對時評的定義卻有很大不同。馬少華認為時評等同于新聞評論,鄢烈山認為新聞評論是時評的一種,艾君則認為時評屬于“新聞”的范疇。筆者認為,對于新聞時評的認識,最終目的是將其與報紙媒體上刊載的其他評論類文體區(qū)別開來,從而適應當下報紙媒體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滿足受眾的需求。所以,筆者試圖從歷史的角度,淺析時評的產生過程,在此基礎上對“時評”的定義做一概述。
一、“時評”來源于近代早期報刊的“論說文”
“時評”既然屬于新聞類文體,就應當從有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新聞業(yè)產生之后去尋找時評的源頭。中國在近代報刊出現(xiàn)后,出現(xiàn)了許多有名的評論家,但他們的文章大多是對時政進行寬泛‘‘論說”的政論文,并無具體的針對對象,很少涉及時事。如《變法通議》、《少年中國說》等等,單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們是政論文。如果將當時發(fā)表在新聞性報刊上的此類政論文列入“時評”的范疇,筆者認為是不可取的。雖然二者都是發(fā)表在新聞性報刊上,而且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議論文的基本行文格式進行寫作,但是,時評以新聞為前提,新聞是其不可缺少的部分?!霸u論文章的高低,關鍵在于你掌握的信息量,因為世界上的‘道理’是很少的,不過那么些條而已?!毙侣勗跁r評中作為前提是必然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但是就是在這樣的“論說”盛行的時代,一些真正現(xiàn)代形態(tài)的新聞評論開始零星出現(xiàn)了。
二、論說文向時評的過渡:夾敘夾議的文體出現(xiàn)
早期的新聞媒體,無論中西,都沒有報道與評論嚴格區(qū)分的規(guī)律和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和規(guī)律是在以后逐漸建立的。而在早期,則往往是夾敘夾議。梁啟超1898年主編的《清議報》自第26期起創(chuàng)設了“國聞短評”專欄,經常發(fā)表的都是一事一議,針對性強的小短文,專門發(fā)表對當前時局或某些熱點問題的見解、評論。華中科技大學的吳廷俊教授就認為:“‘國聞短評’的寫法是新聞與評論緊密結合,對報刊政論文重突破,為后來風行于各報的‘時評’的起源。”但是這種夾敘夾議的文體更類似于‘‘雜文”文體。仔細比較之下,就能發(fā)現(xiàn)雜文與時評的諸多不同:時評時效性強,雜文時效性弱;時評偏重于對事實的判斷,更加客觀,雜文則更多地注入了作者的個人感情,主觀色彩濃厚;時評語言更加平時樸素,雜文會追求辭藻華美,偏重語言的美感;等等。所以這時出現(xiàn)的夾敘夾議的文體也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時評”。
三、“時評”欄目的出現(xiàn)與“時評”成為一種文體
戈公振先生和陳一士先生將“時評”欄目作為《時報》首創(chuàng),筆者認為原因有三:一是時評作為一種文體在《時報》時期比較普遍;二是《時報》的‘‘時評”欄目在當時影響很大;三是《時報》的“時評”欄目所刊發(fā)的時評已經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新聞評論類文體。所以,筆者認為:時評作為一種文體,在《時報》時期真正出現(xiàn)。從以上論述來看,新聞評論這一新聞類文體在中國現(xiàn)代意義上的新聞事業(yè)產生之初就萌芽了,伴隨著新聞事業(yè)的實踐發(fā)展而發(fā)展,雖然早期報刊的評論類文體還有較多的文學文體的色彩,但是畢竟在此基礎上時評生根發(fā)芽,逐漸成為成熟的、單獨的新聞類文體。所以,從這一角度看,時評就是“新聞評論”眾多類型中的一種,是“新聞評論”的子集。在此基礎上,筆者試對時評下一定義:時評作為一種新聞評論類文體,是對時下發(fā)生的新聞事件所做的判斷和評論。時評以新聞事件為由頭,以議論為形式,以對事件的判斷和看法為核心,通過客觀的論述和分析以期達到一定的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