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目前高校期刊編輯人員狀況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期刊編輯;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1)03-0049-02
期刊的質量取決于編輯的素質,而編輯的素質來至于編輯各個方面的綜合體現,而目前高校期刊編輯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因為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高校編輯部留不住高級人才,無形之中對期刊的辦刊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一、目前高效期刊編輯現狀
(一)人員組成結構不合理
目前高校編輯部處于老齡化趨勢,缺少新生力量,平均編輯年齡都在40歲左右,35歲以下的青年編輯少之又少。編輯部內部缺少活力和創造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讓人覺得整天死氣沉沉,從現有編輯身上無法體現出朝氣蓬勃的氣象。
(二)學歷分布不合理
和高校其他系列相比,目前高校編輯學歷普遍偏低,據調查統計分析,各高校編輯部的編輯學歷分布基本屬于大專50%,本科44%,碩士5%,博士1%,高層次人才沒人愿意來編輯部工作。
(三)受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各高校編輯部基本都被劃分為服務范疇,在大部分領導的意識里認為編輯部就是個安置富余人員的地方,其他部門沒人要的人員都可以放置在編輯部上班,其結果造就了編輯部人員結構混雜,人浮于事的現狀長期存在,導致編輯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四)崗位設置存在不合理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經實行崗位制,各編輯部崗位設置基本都在劃分類別中屬于教學、科研以外的其他系列,在個人條件相同的條件下,編輯人員的崗位待遇比教師、管理等系列低一個等級待遇,編輯部沒有高級崗位設置,很多編輯因為崗位設置問題導致無法晉升職稱,導致編輯人員工作缺少積極性。
(五)編輯工作沒有目標性
目前大部分編輯在自己的崗位上沒有明確的年度工作目標,如組織約選優秀稿件的數量、論文審稿周期、編校差錯率、刊載論文被國際、國內權威二次文獻摘引或者轉載的數量等等,沒有切實可行的年度業績量化方案,所以編輯工作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被動進行,無法出現質的飛躍,從而無法使期刊上一個臺階。
目前高校編輯部各個方面存在的種種現象對編輯人員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大部分編輯人員對目前的崗位設置和待遇感到不滿意,待遇低下,使編輯人員無心專注于本職工作,在一定程度對期刊的質量也造成一定影響,更別說辦出優秀期刊、精品期刊了。針對以上存在問題,特提出如下幾點建議性措施。
二、改變目前高校編輯現狀的應對措施
(一)重視期刊的作用、加強領導意識
高校雜志社首先要意識到期刊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只看到期刊的經濟效益而看不到期刊的社會效益,期刊作為科技知識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傳播的載體,在科技知識傳播與推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學校雜志社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政策措施上向期刊適當的做以傾斜,加大對期刊的扶持力度,給期刊提供一個能良好循環的運行支點,使期刊能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二)崗位設置合理化
對于期刊的崗位設置,建議應和教學、科研同等待遇,而不是處于低人一等的狀況,增加編輯部高級崗位設置數量,這樣,各編輯部編輯人員才能提高工作熱情,而不是覺得干這個工作沒前途,編輯部目前沒有相應的高級崗位設置,編輯職稱一直處于“靜止”狀態,既不利于提高編輯人員的工作熱情,也不利于期刊的持續發展,因此高校期刊雜志社應在期刊崗位設置這塊進行適度調整,使其崗位設置合理化,高級、中級、初級崗位設置比例達到3:6:1的結構。
(三)針對期刊采取優惠政策、吸引高級編輯人才
對于各高校期刊編輯現狀,提高編輯人員待遇,使編輯人員覺得做這個工作有前途,參照學校教學、科研系列的狀況,針對編輯部現狀,對于編輯部各不同崗位和教學、科研系列實行同等待遇,并對期刊的辦刊情況進行不同的獎勵措施,把期刊獲得的相應獎勵與科研成果進行相應的同等待遇,只有這樣,才能吸引高學歷的人才來編輯部工作,才能使編輯部人員結構年輕化、學歷合理化。只有留住了高學歷、高素質的編輯人員,才能使期刊辦刊質量不斷得到提高,才能出現更多的優秀期刊、精品期刊。
(四)實行有效的激勵機制
只有實行了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調動編輯工作的積極性。建立合理科學的考核與激勵制度,設計動態的考評指標,對編輯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量化考核,并對編輯實行動態管理,并對考核結果進行獎懲。
(五)給編輯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作為高校管理層在條件許可的范圍內,為廣大編輯人員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為編輯實現個人價值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才能充分調動編輯人員的積極性,提升編輯的責任感和凝聚力,增強其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的發揮出編輯人員的工作潛力。
總之,針對目前高校編輯現狀,應從各個方面實行相應的公平原則和激勵機制,才能充分調動編輯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才能使高校期刊這個宣傳窗口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才能辦出更多的優秀期刊和精品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