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人說過“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其實,面對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課,當我們課后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那如何提高數學課的45分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時常關注的問題,在此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1.高效率的數學課堂呼喚高素質的數學教師
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首先有必要努力提高廣大數學老師的自身教學素質。這在本質上要求數學老師需要加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以及“職業情意”等方面能力培養:
第一,數學教學精益求精能力的培養。
第二,數學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特別應當防止數學教學思維的片面性與簡單化導致形式主義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泛濫。
第三,指導學生數學學習策略運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數學方法的掌握,克服解題的盲目性,透過不同現象抓住其本質,訓練創造性解題能力,提高數學素質。
第四,整合各種教學關系能力的培養。就教學對象而言,要能處理好面向全體與面向個體的關系,在面向全體的理念指導下努力面向每一個學生個體;就教學目標而言,要能處理好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與數學情感態度價值觀四方面目標整體上的全面性、均衡性與具體課堂中的選擇性、側重性的關系;就教學方式而言,要能注意處理好接受學習與建構學習的關系,針對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別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就教學過程展開而言,要能處理好數學課堂教學目標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努力使數學課堂教學在尊重數學教學文本的基礎上超越和創新數學教學文本;就教學結果而言,要能關注學生的學會與會學的關系。
第五,增強效率意識的培養。由于缺少必要的效率意識,常常導致許多不合理的教學現象。改變這些不合理的教學現象,急需從數學教學的內容設計、數學教學的語言表述、數學教學的進度安排、數學課程的資源運用、師生互動的有效形式等維度強化效率意識。
2.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
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教學中一旦觸及學習的情感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毕到y論告訴我們,有興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鮮事物,形成開放系統,這樣就能抗拒外界干擾,提高接受效率。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者成功的內驅力。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路人,合作者,應該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愿意主動探究、積極思考,做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習效率一定會大大的提高。
(1)引人入勝的開局
開局是一堂課的序幕,設計開局的基本思路可歸結為八個字:承上啟下,導情引思。
(2)充實飽滿的中堅
現行《教學大綱》中,對一般的課堂教學過程明確地指出“堅持啟發式,提倡討論式,反對注入式”,這是由“要結合知識教學、技能訓練充分培養學生能力”的要求,引出現代教育理論中的“要把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作認識事物的過程來進行教學”的觀點而決定的,充實飽滿的中堅,關鍵是落實三個“點”。即突出重點、排除難點、抓住關鍵知識點。
(3)留有余味的結局
一個高明的設計,常把最重要、最有趣的東西放在“末場”,越是臨近“終場”,學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節吸引,結局的形式有多種,常見的有以下幾類:總結式結局;呼應式結局;探究式結局;銜接式結局;開放式結局。
3.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強化參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天職不是孜孜不倦地“釣魚”,而是循循善誘地“授漁”,因為學生一旦掌握“垂釣”之道,便會觸類旁通,受益終生。
(1)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思維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做的過程讓給學生,避免一切由教師包辦代替,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獨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登上課堂教學的舞臺,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教學舞臺的主角。
(2)保證師生間的和諧交流
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間雙向交流、互動的過程,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輔,師生之間是互相合作的關系。當學生提出意想不到的想法時,教師要積極評價;當學生對教師提出疑問時,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解釋和鼓勵;當學生一時思路堵塞時,教師要適時耐心點撥。這樣,學生在知識的探索中,才會感到安全,愉悅。這種平等是內在的、師生共同感受到的平等,使課堂教學形成一種強烈的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形成教與學相互推動的合力,以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3)開展小組間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以學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為形式,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探究形式。課堂討論,是學生合作學習的一種主要形式。其關鍵是創設良好的探討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展課堂討論之前,一定要先激發學生的興趣,消除學生心中的疑慮,形成“暢所欲言,言無不盡”的氛圍。在整個探討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對于一些困惑不解的問題以及新知識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教師不要急于作講解、回答,要針對疑惑的實質給以必要的“點撥”,給學生一片思維的時空,小組內學生合作議論,集思廣益,互相探究,取長補短。對積極發言的學生,有獨到見解的給予肯定、鼓勵。這樣才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課堂討論才能真正發揮其功效,課堂教學效率才能極大地提高。
此外,還需要做到的一點就是要明確課堂紀律,嚴格管理。良好的課堂紀律是順利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學期的第一節課,教師首先要明確課堂紀律要求。其次,教師要處理好各種突發事件。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學生情緒高漲的情況,在這一時刻教師要能馬上調節學生情緒,把他們帶回課堂,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學生心領神會,使課堂紀律管理能做到緊縮有度,收放自如。只有這樣,課堂紀律才能真正為提高課堂效率保駕護航。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課堂教學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凡在教學中能符合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都能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這就需要每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邗江區頭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