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英語教學中往往存在教師用足了勁卻收效甚微的普遍現象,這時我們常會抱怨學生腦子笨,態度差。究其原因,學不得法才是癥結所在。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和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導致教學失敗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的目標不能只盯在眼前學生“學會”,而是要放眼他們將來“會學”。本文就學法指導方面做一點探究。
【關鍵詞】預習 聽課 復習 記憶 課外學習
一、預習方法指導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課前預習就是尋“疑”。每課書學習之前,學生根據預習要求,借助于工具書、生詞表,有的放矢地研讀對話或短文,初步了解將要學習的基本內容,記錄預習中的疑難詞組、句型等問題,產生了求知的欲望。學生的這種欲望在課堂學習中就會變成被動接受為主動求知。
例如:在教學Lesson 43,part 1(Book 2)時,學生通過預習:
A. Is watching TV too much good or bad for your health?
B. I think it's bad…
學生找到自己的疑難點:①動詞短語為什么都寫成doing sth.而不用do sth.或be doing sth.形式?②be good for與be good at的用法區別在哪里?通過預習,在教學的具體呈現過程中學生遇到reading in bed,eating too much,doing eye exercise等類似的語言現象經教師稍加點撥就迎刃而解了。同時經過學習,學生不僅能正確區分be good for與be good at用法,還能準確運用be good for和be good at詞組造句。
新課內容經過預習,學生學起來輕松。更大的收益是長期堅持下去,有助于學生養成勤動手查資料、勤動腦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培養其自學能力。
二、聽課方法指導
所謂“聽課”并不只是意味著在課堂上守紀律、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而是能使學生充分調動一切感官,養成眼、耳、口、手并用的聽課習慣。
例如學習Lesson30,part3(Book 2)時,這課共12個生詞,其中有8個要求“四會”、3個要求“三會”、1個要求“二會”在教學中分4個步驟進行,培養學生的聽課方法:
①在Presentation過程中,要求學生眼觀教師的手勢,耳聽教師的表達:body,my face,my right ear,my left eye,my nose,my mouth,my left arm,my right hand,my legs and my feet。
②在Drill過程中,首先利用實物a doll,師生共同說出它身體的各個部位,做到無一人不動眼、不動口,然后請幾位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身體各部位,其他學生當“裁判”。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僅了解詞義及英語的讀法已不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欲,于是抓住時機,根據某一表演者所說的順序,將單詞的寫法快速寫在黑板上,又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記憶。
③在Practice過程中,組織全班做游戲,兩人一組互相監督,交替進行Listen and Touch,如果不能快速準確地摸到對方用英語所說的部位就扣1分。游戲結束后給高分者以適當的獎勵。
④在Consolidation過程中,要求學生根據簡筆畫用英語寫出身體各部位的名稱。這樣就使學生的聽課中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有效地培養了他們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
三、復習方法指導
英語學習要戰勝“遺忘”,就不能忽視強化學習,即復習。科學的復習方法既鞏固了知識又增強了學生英語的興趣及信心。把鞏固所授知識的方法分為當堂復習和自習復習兩種。
(1)當堂鞏固,默記復習。每節課作業是考查學生對當堂所學知識具體運用的能力。學生做作業前,先要求他們將本節所學的詞匯、句型等要點在腦中回憶、復習一遍,然后再獨立作業。
(2)自習鞏固,讀寫復習。利用早自習時間及時將前一天所學知識進行復習是必要的。學生可以根據學習內容,確定不同的復習方式。如復習課文寫提要,運用日常用語進行對話,或模仿練習搞默寫。總之,讀寫緊密相連,讓學生獨立支配時間,更大地發揮早自習的作用,更好地達到復習的目的。
四、記憶方法指導
人們常說:“是藝好學,一竅難得。”我們應該幫助學生找到記憶的竅門。許多學生感到單詞難記,為此,介紹三種指導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
(1)聯想法(根據構詞聯想、關系詞聯想、拼讀規則聯想忘記憶)如:
①care-careful-carefully;rain-rainy;Happy-happily;fair-unfair
②body-bead,eyes,nose,mouth,arms,hands,feet
③all-wall-small-call-tall-ball
(2)區別法(根據異詞近義詞區別、同詞異用區別、反義對比區別加強記憶)如:
①listen-hear bring-take see-look
read-watch look for-find
borrow-lend speak-say-tell-talk
②look for-look at-look over-look the
same look like-look after-look up-lookout of
③ask-answer good-bad fat-thin
up-down after-before;slowly-quickly
(3)歸類法(根據同義歸類、同音歸類或變化規律歸類進行記憶)如:
①have a good time-enjoy oneself
must-have to;be in-be at home
no longer-nor…any longer
at last-in the end get dressed-put on do well in-be good at
②by-buy;two-too;know-no
knew-new;meat-meet
father-farther who's-whose
son-sun;right-write
③keep-kept sleep-slept feel-felt
think-thought;buy-bought
bring-brought
這只是就單詞而言,其實各類知識都有記憶的訣竅,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觀察、思索的習慣,找到記憶的規律。
五、課外學習方法指導
學好英語僅靠課堂45分鐘是不夠的,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應相輔相承,因此不能忽略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學習的習慣——多學、多讀、多寫。
(1)活學活用,多說。例如學習了Unit19“A Weather Report”,要求學生Talk about the city's weather report for the next twenty-four hours.再如學習了Unit12“Which is your favorite?”要求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所喜愛的food,season,month,something,somebody……課內學的課外用,經過努力,現在部分學生已養成了用學過的英語交談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瑣事的習慣,具有了一定的聽、說能力。
(2)拓寬視野,多讀。囿于課內,學生可接觸的英語知識太狹窄,課外有更廣闊的天地,應指導學生閱讀適宜的英語讀物,養成他們在課外多讀的好習慣。多讀可以使他們吸收豐富的詞匯、語法,了解英語特有的表達法、習慣用語、思維習慣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及歐美等國風土人情。
(3)勤于練筆,多寫。學英語的目的是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如學了Book2,要求學生用英語寫日記、寫明信片,指導學生利用一切可寫的機會,鍛煉寫作能力。
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加強指導,學生自會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學能力。正如教育家葉圣陶所說的那樣“嘗謂教師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在達到不復需教,而學生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
(作者單位:貴州省鎮遠縣第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