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科在高考中占據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物理學科成績的好壞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考理綜成績的好壞。在高考中理綜有理化生三門科目,時間一共有150分鐘,也就是說物理平均下來就50分鐘,但在這50分鐘的時間里要完成7個選擇題,一大一小兩道實驗題,3個計算題,這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很難完成的,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是最后才做物理,這樣的話高三這一年的備考就顯得尤其重要。為此我校物理組關于高考備考的問題多次進行探討,認為主要是從三個方面準備,一是平時的基本教學中的一些安排,二是時間上的安排,三是考試前的心理輔導。
一、復習的策略及措施
結合2010高考的成功經驗,我們認為2011高考復習中應注重基礎知識,重視物理過程分析,提高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復習時應做到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吃透大綱 重視基礎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依據,考試大綱中對考察的知識范圍、各種能力、試卷題型和難易程度的控制等均作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吃透考試大綱才能掌握考試的知識范圍、知識考查的深淺程度。
怎么樣才能做到在50分鐘的時間里既快、準確度又高的完成物理試卷的答題?平時的教學與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求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類,大的方面從牛頓力學、能量問題,電磁學,動量守恒,熱學,原子物理這個角度去歸納總結;小的方面要做到充分理解各個概念和每個公式里面的字母所表示的物理意義。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多做這方面的練習,拿到一題首先要思考一下要用到什么樣的知識,會涉及到什么樣的知識,在復習的時候要做到一些經常用的知識怎么用,一般情況下怎么考。比如說受力分析幾乎只要是力學和能量問題都會涉及到,那么怎么樣才能做到每次分析時都正確,就要從力的性質去分析,對每個性質的力都要熟悉,方向和大小的理解要做到得心應手。概念的理解同樣也很重要,在復習時就要歸納比如說運動,首先是幾個基本的概念,速度,加速度,位移,時間,做什么樣的運動是由什么來決定,怎么分析運動的問題,動能中的合力做功的問題,應該怎么去求合力做功等等,這些每次都用的知識要特別的熟悉。
對于一些經常會用錯的知識要準備一個錯題筆記記錄下來,花一點時間多看看,多注意下為什么會錯,是不知道這個知識還是不會應用,要針對性的處理好。
2.適度訓練 歸納提高
物理學習中用到的各種物理方法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能適用于整個物理的研究和學習的方法,問題是物理思想方法,如假說法、控制變量法、類比法、等效法等。對于各個具體問題,又有適用于這一問題的基本方法,如解決力學問題的基本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進行運動情況分析和受力情況分析,選用規律列出方程,解方程等。
我們學生一要理解和掌握這些基本方法,二是要能熟練運用這些方法。要能達到這一目的,一是教師的講解要到位,二是學生的訓練要到位,多做題,不是傻做,而是大海里撈“針”。例如一小球從高處落到直立的彈簧上,在小球將彈簧壓到最低點前小球的運動情況這一問題。受力分析到位,重力不變,彈力增大,但是和運動相連的是合力,所以合力的變化是分析運動情況的關鍵點。由此才能得出運動情況是先加速運動,后減速運動,學生要掌握這些,應不停地應用和練習。物理題的每種類型都有典型代表的題。例如完全非彈性碰撞的題型一般是子彈打木塊,不然就改成打沙袋什么的,換湯不換藥。可這種題很重要,考試常有。費點力氣搞清楚它,再多做幾道相似的題,把解題思路記住,就行了。熟不一定能生巧,關鍵是做題后得歸納總結記憶。有些常見題的答案應該背下來;如“在高坡上滾下一球,球沿光滑斜坡進入豎直圓環,恰好通過最高點,求坡高。”答案是5/2R(R為圓環半徑)。又如:“水平釋放單擺,求擺錘通過最低點時繩對它的拉力。”答案是3mg。這些一般是在選擇填空中出現,并不要求過程,記住答案隨手填上就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去攻克難題。另外,學習得注重實效。有的同學為了應付老師家長“做”了大量的習題,可最后全沒記住,與其這樣白費時間倒不如少做點,哪怕只做一道就會一道記住一道,考試就能拿到一道題的分數。否則就算劃拉成千上萬道題也是海市蜃樓里的泉水,不能真正解渴。學生要加強訓練,但受時間限制不可能無限加碼,如何才能讓學生盡快掌握呢?鑒于此,我們的共識是讓老師走進題海,讓學生跳出題海,老師們進行大量的歸納總結,學生們有效接受老師經驗,就能做到訓練少而達到好的效果。
二、復習時間安排
第一輪復習:以章節為單元進行單元復習訓練,時間大約從高三上學期到高三下學期的前一段時間,即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初(含暑假補課一個月),大約為6個月,分為章節和幾個專題來復習
1.目標:把整個高中物理知識網絡化、系統化,融合、疏理,形成知識體系。規范學生解題步驟,提高學生解題能力。注重培養學生解題過程分析的能力。
2.措施:通過單元基礎知識的復習,讓學生弄清基本概念、規律和知識脈絡。具體實施方案:
(1)立足課本,面向全體學生,著眼基礎,循序漸進。全面、系統、完整地復習所有必考的知識點,重視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及其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等基礎知識的復習,要做到重點突出、覆蓋面廣。
(2)認真學習和研讀考綱,仔細研究近幾年來課改地區的高考題,準確把握知識標高,控制好教學的難度和坡度。
(3)鉆研教材,狠抓常規教學,要落實好備、教、批、輔、改、考、評等各個教學環節,做到精選、精練、精講、精評。
(4)加強方法教學和規范教學,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我探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使之能夠靈活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夠進行實驗設計,提高實驗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加強集體備課和集體研究,利用校本教研活動積極參加說課、聽課和評課,互幫互學,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共同提高,以研促教。
(6)要關注各地高考信息,隨時了解最新動態,適當調整教學計劃。
(7)加強督查的力度,狠抓教學的過程管理,課內課外的訓練要充足扎實,要定期督促,單元測驗、講評和訂正要嚴格把關,落實到位,提高教學的績效。
第二輪復習:按知識塊進行小綜合訓練,時間為第二年3月初到5月中旬,復習的重點是在各知識塊內進行基本要領及其相關知識內容的分析與理解和綜合運用,因此,在這一階段要求同學們能正確辨析各知識塊內的基本概念及相互關系,總結小范圍內綜合問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安排為:力和運動→動量和能量→光學、原子物理學→電場、磁場、電磁感應→交流電、恒定電流及電學實驗專題。每個單元知識復習時間大約為一周時間。
第三輪復習:沖刺階段復習。時間為2011年5月中旬到6月初,在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進一步總結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分析和解決綜合、復雜問題的能力。同時,隨著高考的日益接近,應當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卸下心理包袱作為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