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師生之間、師生與語文之間一次次的心靈交融,這種了然于心的交融,如迦葉的拈花一笑,讓語文課堂的魅力延伸到師生的人生與生命。作為一個教授少數民族學生語文的教師,我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做了一些嘗試,把語文課堂教學與我州各少數民族學生成長的心理特征、風俗特點、地域特征等生活實際相聯系,把課程資源合理地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營造輕松平和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愛自己腳下這片美麗神奇的土地,體會漢語的獨特魅力,提高上語文課的興趣。
【關鍵詞】少數民族學生 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張愛玲,這個曠世奇女,以她穿透世俗的敏銳與了然,給她筆下蒼涼的紅男綠女俗世紅塵,也給她自己與人世中一切渴望真情的人們,一個輕咂細品、唇齒留香、恬淡唯美的童話。
我以為“噢,你也在這里?”應該是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師生之間、師生與語文之間一次次的心靈交融,這種了然于心的交融,如迦葉的拈花一笑,讓語文課堂的魅力延伸到師生的人生與生命。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語文課堂教學這樣的實效性,不僅能提高他們對人生與生命的理性思索,還能讓他們愛上漢語,有利于各民族的團結與融合。為此,針對我州少數民族學生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我做了如下嘗試:
首先,針對西雙版納各少數民族學生成長的風俗特點與地域特征,把語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體會漢語的獨特魅力,愛自己腳下這片美麗神奇的土地,進而愛漢語,提高上語文課的興趣,有益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下面是我上課時的兩個片段節選:
片段一:在講廣告詞時,我讓學生抓住西雙版納特征,為家鄉寫廣告詞。
學生們質疑:“高考又不會專門考西雙版納!”
我則有意把西雙版納與麗江做對比:“麗江的旅游業起步比我們晚,但他們為什么在世界的知名度會比我們西雙版納高?”
“不知道。”學生回答得很干脆,然后專注的看著我。
“因為麗江崇山峻嶺中的瀘沽湖畔原始母系社會女兒國——摩梭族部落,走出一個摩梭女孩兒楊二車娜姆,1997年寫《走出女兒國》的自傳小說,讓世界認識了無比神秘的摩梭女孩兒楊二車娜姆;認識了神秘無比的摩梭族。世人不僅把探詢的目光投向這個被稱做人類早期社會形態活化石的摩梭族,也把探詢的腳步邁向這個當今世界惟一的母系王國。世人都想品味楊二車娜姆筆下摩梭族世世代代居住在瀘沽湖邊,藍天、白云、綠水,樸素、平靜而真實的維系著母系氏族的傳統生活;都想親睹楊二車娜姆筆下‘我很幸運我是在瀘沽湖出生長大的女孩子,那個白長裙,一穿,個個都像仙女一樣的’的摩梭女孩那清純圣潔的容顏。”
“老師,我們有全球聞名的楊麗萍!”“還有受到周總理接見的刀美蘭!”學生們不服氣的大叫。
“是的,楊二車娜姆在舞蹈上取得的成就,可能遠不及楊麗萍和刀美蘭,可楊二車娜姆用文字詮釋的摩梭族部落比她用舞蹈演繹的摩梭族部落更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給人以無盡的想象遐思,這就是語言文字,尤其是漢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所在。我們傣家,我們西雙版納的十三個世居少數民族,每一個少數民族本身就是一幅風格獨特綺麗的畫卷,遺憾的是,我們目前沒有像楊二車娜姆那樣的傣家、瑤家、布朗、基諾、拉祜……女孩或者說男孩,用文字搭起一座西雙版納與世界的橋梁。”
學生們若有所思,繼而一個學生小聲嘟喃:“我們連漢語拼音都不會……”
“楊二車娜姆原來也不會。”我笑答。
“一切皆有可能!”學生齊答。
后來,學生們認真的寫好廣告詞交上來。
片段二:一堂作文課,讓學生練習寫景——寫一段你最喜歡的西雙版納冬天的景色,要注意情景交融。
學生寫得干巴巴的,有的甚至寫雪(版納從來就沒有下過雪)。聽完幾個學生的寫景片段,我把昆明官渡一中(官渡古鎮·云秀書院)李敏老師來西雙版納授課時寫的有關西雙版納景色的幾段文字,投影在黑板上:
版納之晨
靜靜的版納
從藍悠悠的相思中醒來
是誰將你的渴望濡濕
水質的雙頰
顫動太陽的花潮
一只窈窕翩躚的南國青鳥
在我的心情上跳來跳去
青蔥歲月,如花情懷
版納帶給浮躁世界的是一種沉靜之美,這里沒有流年似水的哀嘆,沒有生命易逝的感傷。朝霞一如既往的絢麗,花朵一如既往的芬芳,古老的傣家山寨帶著沉淀后的從容與淡定,靜靜的詮釋著生命的真諦。在傣家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我們相信,在亙古的山水間,生命永遠延續,也永遠美麗。
版納情結
隆冬的氣息,順著云貴高原的海拔,隨心而至,一座灑滿漂亮女人和民俗情結的城市,是多么絢爛地站在長風中……
水溫、氣流、綠化、市場、黑客,舞動和歌唱,將西雙版納這座城市蔓延至后工業時代,輕輕吹響樹葉,剪下一片鳥聲。
學生讀完后我問:“為什么生于斯長于斯的我們,對滋養我們的這塊土地缺乏這樣的深情?”
沉默。
“是我們沒有發現美的眼睛,還是我們的心原本冷漠?”
“不是。”有學生小聲辯解。
“都不是。我們這塊土地上的各民族都淳樸善良,熱情好客。是我們缺乏一只生花的妙筆,是我們缺乏一些把心中對這塊土地的千種柔情描述出來的美麗的方塊字。”
“是的。”學生釋然而笑。
“西雙版納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有著其他地方無法具有的自然區位優勢和風俗特點,但版納以外的世界對版納的印象僅限于一年四季綠的景色和傣家人的孔雀舞,對于以旅游作為全州龍頭產業的西雙版納來說,需要我們每一個西雙版納人學好語文,為我們的父輩,為我們自己,為我們所代表的各少數民族,為我們腳下的這塊熱土,用優美的文字向世界展示我們版納的神奇。”
學生們表情凝重。
語文教師與學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對教學而言,師生關系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它不僅是一種教與學的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只有讓少數民族學生看到學好語文對現實生活切切實實的益處,才能激發他們學語文的激情,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其次,針對西雙版納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特征,營造輕松平和的課堂教學環境。
新課程理念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以為對于我們教學對象是少數民族學生的老師來說,更為重要的是維護或者呵護學生們敏感脆弱的心靈。
我校少數民族學生占各班級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而且絕大多數來自閉塞的山寨,他們樸實善良,純真可愛,但長期閉塞落后的生活環境限制了他們的思維,致使他們在學習方法上缺乏靈活性,所以盡管勤奮刻苦,成績提高得卻很慢。加上貧困的家境與城市里斑斕物質生活的巨大反差,時時撕咬著他們敏感脆弱的自尊,老師一句無意的話,一個無意的舉動乃至眼神,都會成為刺傷他們心靈的利器。所以大部分學生上課時怕答錯“出丑”,干脆讓自己變成悶嘴葫蘆,這樣的課堂教學必然是失敗的,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絲毫沒有體現,很容易走上傳統的滿堂灌。
為改變這種課堂現象,營造輕松平和的課堂教學環境,我在課下加強與學生情感溝通,了解他們的生活家庭學習狀況。鼓勵他們提高自信,消除自卑。在課堂上,給每個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平臺,如每節課給學生三分鐘的演講時間,很多學生最初站在講臺上,面紅耳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但一個學期以后,除個別學生外,大多數學生自信心大增,課堂氣氛因此也逐漸活躍。如在講語言運用的得體時,我設計了下面這則小幽默:
招聘服務生的老板,面對前來應聘的三人說:推門進屋,突然看見女顧客洗澡怎么辦?
甲說:“對不起,小姐。”
乙說:“對不起,小姐,并把門關上。”
丙說:“對不起,先生,并把門關上。”
設置情境為:六年后,我們班某某同學在西雙版納開了一個五星級大酒店,成為董事長某某同學親自招聘酒店員工,面對前來應聘的我們班的王二、張三、李四三人說:“推門進屋,突然看見女顧客洗澡怎么辦?”
被點到名的這四位學生先是一楞,繼而笑。聽完問題的學生們大笑,催著這三位學生回答。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回答五花八門,當我把甲乙丙的答案打在黑板上,學生們樂得前合后仰。我讓學生自己分析三個答案的優劣,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甲只為自己的失禮致歉,沒有彌補自己的過失;乙即為自己的失禮致歉,也彌補了自己的過失,但沒有照顧到女顧客的心理感受;丙最聰明,三個方面都兼顧了,是真正的紳士,雖然是謊言,但這樣的謊言是美麗的。”我笑著說:“說話得體重不重要?”“重要!”學生響亮回答。“對,說話得體不僅可以化解尷尬,讓你獲得你想要的工作,說不定還會贏得這位美女顧客的芳心。”學生笑倒:“老師,萬一是個丑女呢?” ……
在課堂上適時插入一些這樣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小幽默,能起到調節課堂氣氛的極好效果。
另外,老師應努力讓自己具有親和力,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會主動積極回答問題。
第三,針對西雙版納各少數民族學生語文學習的個體差異,借助多媒體來創設情境,拓展學生視野,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紅樓夢》的藝術成就,歷來為名家們稱頌,但對我們西雙版納各少數民族的學生來說,卻是艱澀乏味,難以卒讀的。學生剛上高一,我推薦他們的課外讀物中就有《紅樓夢》,到第六冊有一個單元輯選的都是《紅樓夢》中的章節,第一堂課上下來,我個人感覺良好,喜滋滋地與學生交流感受,學生說:“你怎么講,我們就怎么記,反正也看不懂。”一做調查,心中暗道:“慚愧!”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不喜歡讀《紅樓夢》,原因是好多語言文字無法理解;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學生認為還行,但并不是因為被《紅樓夢》的藝術魅力所吸引,而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原因是好多語言文字只能猜個大概,讀起來太費力了。我感覺良好是因為我用自己對文本的解讀,來取代了學生個體對文本的解讀,因而又一不小心地掉進了自己導演的獨角戲,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從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主要問題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上,《紅樓夢》半文半白的文字,對我們西雙版納各少數民族學生來說,的確艱澀。西雙版納僅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就跨越了幾個社會形態,從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直接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接受漢文化的影響不過短短的幾十年,漢語對他們就相當于學一門外語。有的傣族學生對我說:“老師,英語還更好學。”后來我才發現傣語的一些語法習慣與英語相似,比如,剛學漢語的傣族邀請你到他家玩會說:“來玩我家。”而漢語的語序應為:“來我家玩。”還有幾篇《紅樓夢》該怎么上,思索良久,我決定給學生先看相關電視連續劇,看完相關電視連續劇后,學生再讀課文,這樣做了以后再來上課,學生們就活躍多了,尤其是對薛寶釵圓滑世故的理解。后期的一些教學實踐也證明,把課程資源合理地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進行教學,能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