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聯通通過引進蘋果;Phone手機,迅速樹立起了在中國3G市場的品牌影響力。然而,iPhone之于中國聯通畢竟是把雙刃劍,在發展3G業務上,中國聯通難免被扣上“依賴_Phone”的帽子。
受黃牛黨搶購倒賣iPhone4的影響,聯通近日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從2010年12月1日起,用戶購買聯通iPhone4合約機必須簽訂新的協議,并承諾在協議期內不能機卡分離。否則,“中國聯通有權取消對客戶的終端補貼,用戶號碼將被停機、iPhone終端將被鎖定,同時客戶還需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用戶使用了除聯通外的其他網絡,手中價值不菲的iPhone4將變成一塊廢鐵。此消息一出,引來一片爭議。有業內人士認為,聯通iPhone4新政涉嫌綁架用戶和利用壟斷地位強制消費者購買聯通搭售商品。
據了解,聯通新政并非只針對iPhone 4。其實,自2010年12月1日起,凡購買中國聯通iPhone合約計劃(iPhone3Gs 8GB、iPhone4 16GB和iPhone4 32GB)的用戶,都需簽訂《中國聯通客戶3G iPhone合約計劃業務協議》。協議約定的3G iPhone合約計劃為移動通信服務與通信終端綁定產品,只有綁定使用所購買的通信服務、USIM卡、用戶號碼以及iPhone終端(即機卡不分離)的情況下,用戶方可享受中國聯通提供的終端補貼優惠政策。
合約爭議
2010年4月,工信部曾發布《移動電話機定制管理規定》,其中第一章第十一條明確指出,“定制話機不得鎖定網絡,應允許消費者選擇其他電信運營企業提供的同制式網絡服務,并能實現基本的通信功能”。業界針對“聯通新政策違反工信部規定”的質疑聲不斷。
事實上,就在聯通宣布新合約計劃后不久,工信部電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在2010年12月2日表示,工信部已就此聽取了相關運營企業的情況匯報,并請中國消費者協會就此事提出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意見、建議。工信部已要求中國聯通切實尊重和保護電信用戶合法權益,完善服務協議,提高服務質量。該負責人透露,中國聯通已經承諾,在維護電信市場健康發展、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將通過不斷努力,使廣大用戶得到更多的權益保護,更好地提升服務。
另一種反對觀點則認為,聯通這次行動是“買手機送話費”,對于購買了聯通這款手機的用戶來說,手機的所有權屬于用戶,并非屬于聯通,那么即使用戶違反了協議,聯通也只可以依法行使權利,而聯通權利的設定和行使不得違反法律。聯通要鎖定違反協議用戶的手機,就是破壞了手機功能的行為,而破壞手機功能的行為屬于侵權行為,侵權行為法律不允許設定。因此,協議即使約定聯通可以鎖機,也是違法的,聯通將來對違反協議的用戶如果真的“鎖機”就是侵權,所以,聯通新協議要對“機卡分離”用戶手機“鎖定”處理,當然違法。更有網友質疑,聯通要對“機卡分離”的用戶鎖機,說明聯通定制的這款手機上被聯通和廠家設置了可以遠程控制手機的病毒,這種行為也是違法的。
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聯通iPhone4新政并不涉嫌壟斷,也不是在綁架消費者,而恰恰是購買聯通合約計劃的消費者需要承擔自己的信用義務。電信專家付亮指出,聯通新協議不存在壟斷問題,因為蘋果iPhone從進入中國開始,就既有裸機銷售,也有合約機銷售。合約機由于手機和業務捆綁,向用戶讓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用戶根據合約低價獲得了合約手機,同樣應該根據履行合約應盡的義務。付亮表示,聯通新協議執行過程中,如果能在簽署合約前,做到向用戶明示可能存在的風險,不存在違約,也很難算做霸王條款。
飛象網CEO項立剛認為:“對消費者而言,iPhone有合約機可選,同時有裸機可買,消費者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在海外很多地方,電信運營商鎖卡的方式很普遍。”他指出,美國對于壟斷是最敏感的,而蘋果iPhone在美國只選擇一家運營商合作,也要求鎖卡。在跟他持同樣觀點的網友看來,聯通的失誤在于沒有從一開始就實行這種做法。事實上,很多電信運營商都像這樣綁定和限制用戶,否則怎叫合約機?
iPhone依賴癥
聯通的做法一方面可能侵犯了用戶利益并且違反了相關規定,另一方面也體現出聯通對iPhone的過度依賴。
中國聯通通過引進蘋果iPhone手機,迅速樹立起了在中國3G市場的品牌影響力。然而,iPhone之于中國聯通畢竟是把雙刃劍,在發展3G業務上,中國聯通難免被扣上“依賴iPhone”的帽子。分析稱,iPhone可拉動聯通3G的普及,但過分依賴iPhone,也會使得聯通3G命懸于一款手機上,這就會使其受制于蘋果公司。一旦iPhone營銷效果不好,其3G手機整體業務將受限。事實上iPhone已經過多地透支了聯通3G終端的營銷資源。
iPhone這個聯通在3G高端市場的主打產品,其上市以來銷量一直不如人意。歐洲本地化搜索網站Nelso.com的分析師杰克-德紐特(Jack Deneut)表示,蘋果iPhone、iPod Touch和iPad等iOS在中國市場滲透率則僅為0.05%,與世界其它各國iOS設備滲透率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如:這些設備在美國的滲透率為3.45%,此現象表明蘋果營銷策略在某種程度上的失效,至少可以說明蘋果在針對中國市場制定的營銷策略未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隨著Android操作系統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持續升溫,iPhone的增長空間進一步受限。
2010年五一期間,聯通公司針對iPhone做了一次比較大的價格調整:三個不同版本的iPhone產品包均價下調約1000元人民幣。“自聯通iPhone上市以來,銷量一直未達到預期,是這次降價的主要原因,iPhone銷售不理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價格定位過高。”聯通一位內部人士曾指出:“降價已經晚了點,目前國內的iPhone市場已經被水貨充斥的差不多了。”
目前已有多種跡象表明,蘋果和聯通的合作前景不容樂觀。
iPad在國內發布時,并未獨家選擇聯通渠道銷售,業內就有傳出蘋果與聯通合作出現裂痕的傳言,雖然最后兩家都低調處理此事,但還是不難看出蘋果某些態度。同樣,面對中國巨大市場,蘋果也加緊了布局,在2010年9月份,蘋果在北京和上海在開兩家蘋果直營店,并且稱將會加大建店力度。
事實上此次蘋果系列產品在國內的發售頗有值得玩味的地方,早前傳言版本是同iPhone3Gs一樣,由聯通代理國內行貨版iPad的發售,聯通也為此開始銷售適用于iPad的USIM卡;但2010年9月L3日晚間,蘋果公司突然在其官方網站宣布,將于17日在國內銷售WiFi版的iPad,而聯通3G版的iPad則在同期傳出短期內不會上市的消息。
有觀點認為,蘋果此舉繞過聯通,除了沿襲這家公司對運營商一貫的強勢之外,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為對聯通iPhone的銷售業績并不滿意。目前聯通距離去年10月定下的“一年內銷售200萬部iPhone”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
此外,作為蘋果iPhone唯一的國內經銷商,中國聯通與蘋果公司簽訂的為期一年的排他性銷售協議將在明年年初到期。消息稱2011年年初中國電信將推CDMA版iPhone4,而中移動也從未停止與蘋果合作的腳步,從2009年至今,中移動一直在做種種努力,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曾親自與喬布斯會晤,為與蘋果合作密鼓緊敲。
聯通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方面的風險,從近段時間與聯想、三星合作推深度定制手機來看,聯通也在嘗試通過與其他國際品牌的傾斜,來弱化蘋果的強勢。此外,聯通日前還表示,其自主研發的智能Uphone終端將要規模上市。業界有擔憂指出,中國聯通iPhone與UPhone雙品牌出擊,如何才能做到不厚此薄彼,它們在網上商店上是否會形成同門兄弟的內耗競爭?
中國聯通雖然握有全球最成熟的3G制式,但要想吸引更多用戶,除了有好產品外,還需從改善用戶體驗、降低通信資費上下功夫。擺脫“iPhone依賴”的最好途徑是強化自身的運營商地位,而不是淪為iPhone的渠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