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最近關于互聯網的八點論綱,在產業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八點論綱的核心是開放、分享。可以說,開放、分享不光是馬化騰個人認識,也不光是騰訊一家公司的戰略轉型方向,它是整個中國互聯網經過長期實踐,特別是經過一年來的風風雨雨,形成的一種共識。
搞互聯網平臺要有開放心態。
過去,蘋果心態不夠開放,從硬件,到操作系統,到應用軟件,都封閉在自己手里。結果是輸給了微軟和英特爾。
微軟打開操作系統上的API,以開放心態歡迎各路諸候競相開發應用,分享WINDOWS這個平臺;英特爾提供CPU與上下游廠商開放合作,推動PC成為兼容機(山寨機的前身)。
蘋果封閉的結果,使技術和品味出眾的MAC,僅僅成為美術家的小眾寵兒。進入互聯網時代,蘋果吸取教訓,心態比過去開放多了,開放了API和開發工具,由此吸引了三四十萬狂熱的開發者,與蘋果實現共贏。
當前,比蘋果心態更加開放的谷歌,更進一步,將源代碼都開放了。歐洲眾多移動設備商的智能手機,紛紛采用谷歌開放操作系統,這使蘋果倍感業績上的壓力。
而在谷歌背后,Facebook的心態更加開放,借助人與人之間分享禮品的力量,造成了人氣力壓谷歌的勢頭。在Facebook身后,還有LBs2.0的SNS新秀們……成群結伍,將開放、分享的理念,傳向四面八方。
開放心態不僅利人而且利己。
在自然界中,花兒從開放分享中,既給人帶來好處,又給自己帶來好處。花兒開放,讓蜜蜂采蜜,既喂飽了蜂,又讓蜂兒幫助自己完成了授粉。我前些日子偶然看到一部片子。講森林中一種不常見的花,將小蟲子誘到自己的花蕊中,讓它在里邊打滑,出不來,然后將它封閉里花里邊。正驚異這花為何如此惡毒,卻見花兒晚上通過自己的死亡,有意開一個口子放小蟲子出去,原來是讓小蟲子吃飽后,帶著她的花粉,出去幫她傳宗接代。
我在想,如果那朵花真的堅持封閉,會怎樣?無非是把小蟲子憋死在里邊,自己也得不到任何好處。花是如此,互聯網又何嘗不是這樣。馬云12月23日說的好: “帶著仇恨的競爭一定失敗”。
不用說互聯網平臺可以包容不同的商家提供增值服務,平臺與增值服務商本來就不是競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即使是競爭關系,也可通過遵守開放的規則,在平和的心態下,進行公平競賽,不必傷了和氣。
開放心態同時又是潮流使然。
以往有過先開放,后來心態失衡,想用封閉之道打擊開放者,結果死得很慘的,例如SCO。SCO原來是開放陣營的主將,叛變開放源代碼運動后,受指使攻擊IBM。當時Linux開發者論壇曾說:“由于開放源代碼軟件威脅到某些商業軟件公司利益,類似SCO挑戰Linux的案例可能會被對開放源代碼軟件懷有刻骨仇恨的公司惡意利用來擊潰開放源代碼軟件。”但結果是,開放潮流得道多助,SCO身敗名裂。連支持SCO的微軟最后都不得不開放部分源代碼。
今天,云計算提供著平臺開放的技術驅動力,PaaS潮流所向,不開放心態也不行。因為你不開放平臺,別人會把平臺免費了,通過服務收費,讓你的平臺顆粒無收。這就不是覺悟高低,而是生死存亡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