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運用媒體,激發學生審美情趣,體會濃濃的父子深情;
2.能整合文本與媒體信息,形成新信息;
3.學會感恩父母,珍惜親情。
【教學重點】體會濃濃的父子深情
【教學難點】運用媒體,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學會珍惜至愛親情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走進親情
導入:
提到中國現代文學,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提到朱自清先生,不能不提到《背影》這篇散文。《背影》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性散文,自1925年發表以來影響教育了幾代人。可以說,《背影》是感人至深能夠讓我們終生受益的一篇美文。讓我們帶著一顆感動的心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1.搶答題: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兩個詞是什么?一共出現幾次?
誰的背影,誰的眼淚?
2.思考探究:
父親的背影和兒子的眼淚分別是在怎樣的情形出現,有什么作用?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1)解讀父親的背影
惦記背影(開篇點題)──刻畫背影(追憶往事)──惜別背影(追憶往事)──再現背影(結尾深化)
女生齊讀寫背影的文字。
(2)解讀兒子的眼淚:
A.見父親 睹家境 想祖母──悲哀之淚──悲哀的淚眼中見一個堅強的父親。
B.望父買橘,艱難背影──感動之淚
C.父子離別,惜別背影──惆悵之淚
D.含淚讀信,再現背影──思念之淚
男生齊讀四次流淚的句子。
(3)父親的背影和兒子的眼淚有什么聯系?
A.見父親 睹家境 想祖母──悲哀之淚──悲哀的淚眼中見一個堅強的父親。
B.望父買橘,艱難背影──感動之淚──感動的淚眼中見一個惜子如命的父親。
C.父子離別,惜別背影──惆悵之淚──依戀的淚眼中見一個偉大的父親。
D.含淚讀信,再現背影──思念之淚──思念的淚眼中見一個慈祥的父親。
(4)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二、精讀美文品味親情
播放電視散文《背影》:“望父買橘”,朗讀自己最感動的地方,寫評注,注意抓住關鍵字詞關鍵句品析文章透露的內涵。
美點探究:
1.年齡:老年
2.體態:肥胖
3.走路姿態:蹣跚、慢慢
4.衣著: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5.動作:探、攀、縮、微傾
6.心態:心里很輕松似的
7.父親的語言:“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進去吧,里邊沒人”,看得出父親對“我”很關心,很體貼。語言更是簡潔樸實,流露真情,極平凡的日常絮語,包含著多少憐惜、體貼和依依不舍。
8.獨特的角度:
作者所以選取“背影”這種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父親的面貌,基于表現內容的需要,體現著高明的藝術構思:
①可以表現父親在特定環境下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郁,用“背影”來表現,最能體現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②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寫父親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現,結合文章內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內涵。
③藝術視角的創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隨人后,開拓了藝術表現的新領域,給人以生動、新穎的感受。
三、質疑探究感悟親情
你想知道網絡一些專家和大眾的看法嗎?
喻旭初:這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名篇;
薛冰:《背影》不是宣傳交通規則的;
丁帆:人性的美好是永恒的經典;
黃燁:一篇好文章勝過千萬大道理;
葉兆言:《背影》不完美,但不能刪;
課改:學者建議刪除語文名篇,教材專家不同意;
廣州各高校學生一致反對將《背影》從課本刪除……
人無完人,父親是普通而又平凡的人,犯錯誤是難免的,即使犯了錯誤,那也是因為愛兒心切呀,我想這個美麗的錯誤不會影響他在我們心中的美好形象,也正因為這種錯誤,才使這父愛變得更偉大更感人。
《背影》,如此感人的經典散文,這感人的力量從何而來,讓我們深入探究文本,得到寫作的啟示。
課文鏈接:補充兩則關于《背影》的資料。
朱自清談《背影》:
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章只是寫實。”
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朱自清父親讀《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至揚州東關街仁豐里一所簡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書本,不敢怠慢,一口氣奔上二樓父親臥室,讓他老人家先睹為快。父親已行動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鏡,一字一句誦讀著兒子的文章《背影》,只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1.寫法探究:
這篇文章有一種感人的力量,請問這種力量從何而來?──真、細、實。
“真”即是真情實感;事情的真實。情感的真摯。
“細”即是描繪細致;觀察的仔細。細致入微的細節──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實”即是樸實無華。客觀寫實的白描。樸實無華的語言。樸實的語言中飽含著感情。
“新”即是角度新穎——父親的背影。
2.寫作啟示
(1)寫人記事,應該選取最動情的一件事,寫最動情的一件事要突出最動情的瞬間。
(2)文章遣詞造句,無需去追求華麗的辭藻,真情的自然流露最感人。
(3)細微之處見真情,細節成就精彩。
(4)選材構思角度要新穎獨特,給人耳目一新。
小結:有一句話,值得你銘記一生: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那現在就讓我們帶著一顆感動、感激、感恩的心來齊讀這一崇高而又偉大的背影。(學生深情朗讀第六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真情告白
同學們,父愛如山,父親是一座山,偉大而堅強。嚴酷的現實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負擔壓彎了脊背,他從無怨言,默默地用點點血汗,以透支的生命為兒女們開出一條成功之路。作為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父母的人,你感受到了嗎?請你敞開心扉,來說親情,贊親情,訴親情。(三種方式任選其一)